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章 村口情報處

  曹路簡單打掃了下老屋,有些地方墻皮都脫落了,但好在主體結構還很牢固。

  舊是舊了點。

  但至少比宿舍要好很多,唯一不好的是,還沒有牽網線,暫時只能用手機流量。

  打掃完后。

  曹路花了半天時間,把宿舍里打包好的東西,搬到了老屋來。

  躺在小時候,曾睡過的床上,童年記憶就跟脫韁的野馬一般,不過曹路發現,自己的童年好像挺悲劇的。

  因為一直都被隔壁的劉雨鈴欺負,幫她搖花繩,跟她一起玩過家家,還有作業本一定要給她抄。

  “唉。”

  沒想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她都是已經嫁人當媽了。

  整理好房屋后,曹路剛打算離開,結果聽到了隔壁吵鬧的聲音,來到窗邊一看,發現劉大爺正在跟別人講電話。

  “我跟你講,就算有氣也得受著。”

  “這種事情,你忍忍就過了。”

  “天下烏鴉一般黑,有錢人都是這樣,你要是回到村里,咱們家臉往那里擱。”

  聽到這話后,曹路微微皺眉,大致猜到電話那頭是誰了。

  在昨天滅紅火蟻的田地上。

  曹路用一把鏟子挖開了灌了藥水的紅蟻窩,他發現滅蟻效果非常的好。

  紅蟻一家整整齊齊的。

  兵蟻、工蟻,雄蟻,蟻后都蜷縮成一團,無法動彈,就連下一代的螞蟻卵也全部殺死。

  事實證明,農村工作局發的這些免費藥物,還是挺有效的。

  只要村民愿意配合,大家合力滅殺紅火蟻,還是有很大概率能遏制這種入侵物種的。

  可紅火蟻好殺。

  人心難搞!

  就像讀書時,老師常說的:你們好好讀書,將來肯定能考上好大學。

  然而,不是所有學生都喜歡念書。

  農村也是一個理,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干活,總有渾水摸魚的人在。

  搞定紅火蟻后。

  接下來,就是翻地種菜了,可看著田里密密麻麻的一枝黃,曹路還真是頭大。

  一枝黃是出了名的惡性雜草,要消滅這種入侵植物,就一定要斬草除根,要是沒把根部消滅的話。

  不用多久,又給你全長出來。

  而想把田里的一枝黃連根鏟除的話,至少需要五六個村民,再連續弄個七八天,才有可能弄好。

  按照村里的工價,每人每天最少要150,一天的支出就要大幾百,七八天,也要大幾千。

  坐在田埂上的曹路思考了番,用人工的話,感覺有點劃不來,干脆叫鎮上的挖掘機來翻土,價格只有人工的一半不說,最重要的是效率高。

  伴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人工已經沒那么吃香了,很多村民都找不到活干,這也是村民越來越窮的原因之一。

  除了翻地外。

  曹路還在思考一件事情,那就是要不要趁這時候,把蔬菜大棚也給建設起來。

  畢竟四周都是密集的紅火蟻窩,沒有防護的蔬菜園,簡直就是紅火蟻的天堂。

  而紅火蟻最最最讓人討厭的是,它們跟蚜蟲和粉蚧是互利共生的關系,這些紅火蟻為了吃蚜蟲和粉蚧排泄的蜜露,會搬著它們到處跑。

  要是不用大棚隔離的話,種上去的菜,估計還沒來得及成熟,就已經被這些流氓集團給禍害光了。

  可建設大棚比翻地燒錢多了,本地市場價,一般的連棟大棚,每平在50元左右,一畝大棚的造價要三四萬這樣。

  由于剛剛承包完土地,如今曹路所有的資產加起來,包括系統給的備用金,一共也就五萬出頭。

  前期哪怕只搞兩畝大棚的話,那也得掏空曹路所有的資產,可曹路想完后,還是決定把大棚搞起來。

  大棚有很多好處,除了防止蟲害外,還能反季節種植,最重要的是,搭建大棚是有政策補貼的。

  在荔城這邊,只要個體經營戶的大棚規模達到20畝,大棚是按照標準建造的,連棟大棚每畝差不多可以補貼一萬元這樣,而智能溫室大棚,每畝補貼35萬。

  下定決心后。

  曹路撥了一個手機號碼,對方是他當村官時,認識的一個棚架商家,當初這個商家來村里推廣大棚時,剛好是曹路接待的他。

  那幾天,曹路帶著他走訪了不少村民,結果村里沒有一戶愿意搭建大棚的。

  電話接通后,那頭傳來非常客氣的聲音:“曹主任,怎么有空打我電話啊。”

  每次聽到這個稱呼,曹路都很不習慣,當初早就跟他說過,自己只是個主任助理,可這位劉總每次私下非得管自己叫主任,讓他也很是無奈。

  而這個圈子就是這樣,如何稱呼對方,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比如:副職一定要叫成正職。

  所以很多生意人,跟這個圈子的打交道,干脆全部往高了叫,畢竟叫高了,誰都不會生氣。

  可要是叫低了。

  生意指不定就吹了。

  曹路也懶得繼續糾正他,直接開門見山道:“劉總,是這樣的,我手里有些地,打算搭建大棚”

  對方一聽要搭大棚,立馬來了jing神,聊了一番后,連忙打包票道:

  “曹主任,這是咱們大竹村的第一單生意,價格肯定給你最低,材料也給您用最好的,只要您在我這里購買大棚,翻地的事,我來幫你解決。”

  曹路跟他聊了一通。

  沒想對方還附加服務,翻地的事,就這樣給解決了,當然劉總會這么客氣,是因為曹路有說,自己承包了一百畝地。

  這年頭,誰沒點小心機呢。

  雙方談妥的第三天。

  劉總就把搭建大棚的材料,全都運到曹路的田里去了,還叫了一輛挖土機過來幫忙翻地。

  而在大棚搭建的這一段時間,曹路也成為大竹村茶余飯后討論最多的人。

  炎炎夏日。

  村頭的一處涼亭,三個拿著蒲扇的中老年人聚在一起聊天。

  這座涼亭在村里被稱為村口情報處,村里每天發生的大小事,都會從這里傳開,而今天情報處的主題,全都是跟曹路有關。

  那位女兒嫁了個富二代的劉大爺,邊泡茶邊說道:“老曹應該給了他兒子不少錢吧,不然哪有錢承包這么多地,還搞起了大棚。”

  “一上來就整大棚,我看老曹把房子賣了,也不夠他這個兒子燒。”

  “一個大棚好幾萬,這得種多少年菜才能回本啊,這種大棚騙騙補貼還可以,賺錢是不可能的。”

  “唉,看著吧。”

  “來來來,我女婿剛給的牛欄坑肉桂,大家嘗一嘗。”劉大爺泡完茶后,感慨了聲:“小路這孩子挺好的,原本我打算把他介紹到我女婿公司去的,可這個孩子太軸了。”

  “還不是老曹給慣的。”

  “對了老劉,上次你不是說,把我兒子弄你女婿公司去當保安嗎,怎么沒聲音了。”

  “牛哥,真不是我不幫你,是你兒子文憑太低了,我女婿公司的保安,最差也是個大專生。”

  “什么時候保安也要文憑了。”

  “那是你沒見過好公司。”

飛翔鳥中文    我在農村搞開發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