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楊寧并不打算動用他們。
殺雞焉用宰牛刀。
更何況,瓦格號航母始終打著的只是民間商業旗號,一旦動用了莫思柯方面的力量,反倒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不打自招之嫌。
受上輩子一同事折在了某位病患手里的案例所啟發,楊寧早就為土爾其的那幫甘做米國佬馬前卒的政客設計好了一陰招。
只不過,這種陰招并不方便向大長腿老姐姐明說,也只能以利用莫思柯方面向土爾其施加壓力來做為掩飾策略。
能夠配合楊寧順利使出這一陰招的最佳拍檔,洛卡夫斯基自然是當仁不讓首當其沖。
于是,楊寧拿起了手機,打算跟洛卡夫斯基約上一個伊斯坦布爾見面的時間和地點。
但猶豫了下,卻放下了電話,轉身打開了筆記本電腦。
Email這種通訊方式,在楊寧看來毫無新意,效率極低。但對洛卡夫斯基來講,卻是極為新鮮時尚,正處于興趣正濃時期。
即便接通了電話,那貨也保管得借口說信號不好,聽不清楚,而讓楊寧給他改發電子郵件。
香江。
陸氏集團。
黃罡主持召開了他上任之后的第一場總裁辦公會。
會議主題只有一個:確定集團未來發展的主方向。
這一議題,他早就跟他的岳父,集團董事局主席陸遠征商討過,并統一了思想。
陸氏集團的根雖然生在香江這塊土地上,而香江雖然更為繁榮,但畢竟,香江地域狹小,市場總量有限,且競爭極為激烈。
單就地產業來說,以陸氏集團的實力根本無法同排在最前面的四大家族相抗衡,所能涉足的地產項目,不過是人家吃剩下來的殘羹冷炙。
集團的未來,理應放眼于大陸市場。
大陸的經濟水平較之香江雖然落后了許多,但其市場總量卻是香江無法比擬,而且,大陸的經濟發展勢頭相對迅猛,未來二十年一定是全球房地產業中風景最為靚麗的一塊市場。
陸遠征完全認同黃罡提出來的戰略思想。
再有三個月,香江就要回歸了,于這個時間點之前進入到大陸市場,同這個時間點之后再行進入,恐怕在性質上都會有所不同。
因而,陸遠征在表態完全支持黃罡的同時,亦向他提出了一個要求:盡快!
盡快完成進軍大陸市場的各項籌備工作,爭取在六月之前于對面的特區市扎下根來。
有了集團董事局主席的支持,黃罡在會上顯得意氣風發,自信滿滿,演講起他的施政綱領,更是抑揚頓挫,充滿激情。
“并不是因為我黃罡是個大陸人,就怎么怎么看好大陸市場,事實上,香江地產業四大家族在大陸早已展開布局。
如果我們不能夠迎頭趕上,那么,等待我們的結果,只能是同四大家族的差距越拉越遠。
相反,如果我們陸氏集團能以一種破釜沉舟的姿態,將集團重心轉移至大陸市場,那么,同一起跑線上,我們將迎來趕超四大家族的絕佳機會。”
陸氏集團的諸多高管當然能看清楚大陸市場的重要性,對集團進軍大陸市場的決定,他們并無反對意見。
但是,黃總裁所提出的要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心將集團重心轉移至大陸的戰略思想,卻等同于動了他們的奶酪。
將重心移至對面,那這邊的份量自然就會大幅縮減,除非是跟隨集團重心遷移入關,否則的話,他們這些高管在集團的重要性遲早都會邊緣化。
而對面,比起香江來,至少落后了二十年,追隨過去,生活上的諸多不便還都是小事,在那邊呆得久了,思想必然鈍化,影響到自己在香江的職業名聲那才是要命。
于是,黃總裁的施政演講將將結束,各種反對聲音便于四下里紛沓響起。
黃總裁面帶微笑,耐心傾聽。
并非虛心,也非示弱。
這些個反對聲音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而且,他也早已在他岳父那邊得到了尚方寶劍。
黃總裁之所以有此耐心傾聽姿態,不過是打算瞅準那個嗓門最高的倒霉蛋,祭出他老丈人賜予他的尚方寶劍,上演一出殺雞駭猴的好戲,以此而奠定他黃總裁在集團的權威。
機會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
僅過了十分鐘,這位倒霉蛋便進到了黃總裁的視線中。
集團下屬地產公司分管土地儲備的高級副總裁,梁津輝。
“我支持集團進軍大陸市場的決定,但我反對黃總裁提出的將集團重心轉移至大陸的發展策略!”
出于對總裁的尊重,集團高層于黃總裁在場時,理應使用國語或是英文,然而,梁津輝卻偏要操著一口本港白話。
“陸氏地產的根基在香江,暫停在香江的土地儲備就等同斷了陸氏地產的根基。請各位同仁深思,如果我們陸氏地產在大陸的市場開拓遭遇了挫折,回到香江后又因為暫停了土地儲備,而無法及時上馬新項目…
那么,我們會遇到怎樣的困境呢?”
同樣的問題,陸遠征也曾詢問過黃大總裁。
黃大總裁當時的回答非常堅定且非常簡捷,只是一句話十個字:
這種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理由有三。
首先,從大環境大趨勢下看,房地產產業在大陸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再過五年,房地產極有可能被大陸列為支柱型產業。
搶占有利地形,準備在這場行業盛宴中分得更大一塊蛋糕,尚且都感覺有些來不及,又談何受挫折戟的可能性呢?
其次,陸氏集團在香江跟跟那些頭部地產財團相比,各方面都處于下風,但轉移到了大陸,跟大陸那些地產公司對比,陸氏集團在資金、技術、管理以及政策等諸多方面,都擁有著較大優勢。
根本沒理由競爭不過人家。
再者,他黃大總裁來自于大陸,對那邊的各種操盤套路可謂是駕輕就熟,相比四大家族在大陸的布局涉入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陸氏集團則可以更速度、更jing準、更穩妥地適應了大陸那邊的商業環境和商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