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東歐當倒爺 第239章 鐵飯碗也會生銹
馮北倉那邊的項目進展速度還是挺讓人滿意的。
五月上旬,他從米帝國主義那邊飛回來,依照楊寧的支招,只在帝都稍作了半日停留,便前往了他的老家,廬徽省省會。
省里的領導肯定是想都不要想,市一級的領導也沒可能見得到,區里面,雖然存在可能性,但難度也擺在了面前。
不過,他老家所在鎮子上的領導,卻是想見隨時都能見得到。
馮北倉的打算原本是通過鎮領導疏通到省會市的某個區,可沒想到,他把意思說明白了之后,居然遭到了鎮領導的截胡。
“還去什么市里啊?就在咱們鎮上開展不行么?咱們鎮的電風扇廠早已經經營不下去了,你把它接過來,現成的廠房,現成的工人,多好。”
電風扇雖然不能歸納為電子制品,但其廠房設計,卻與vcd的生產相差不多。
而且,原先工廠留下來的三十幾個工人,雖然沒有電子制品生產的經驗,但用在vcd外殼組裝上,一個個卻都是熟手。
考察過后,甚是滿意的馮北倉當即便拍了板。
經過將近倆月的緊張籌備,現如今,生產線已經組建完畢,第一批產品也下了線,合格率還算不錯,達到了百分之八十多。
至此,算是完成了楊總所指示的各項布局,接下來,就應該是造勢了。
兩個禮拜前,馮北倉便在帝都設立了他在米國所注冊公司的駐帝都代表處,并把他在米國結識的一個純米國佬邀約來了帝都。
既然打著外資企業的旗號,那么,怎么著也應該弄張老外的臉來充當下門面。
能請得到這么一位米國佬,馮北倉非常得意,一度認為這是上帝對他的眷顧。
無他。
只因為這個米國佬前兩年曾經在帝都工作過,不單能說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對華國文化也頗為了解,在該怎么造勢的方面上,給馮北倉提出了不少很有意義的建議。
這一天,那米國佬于造勢方面又有了新的想法,在電話中和馮北倉探討了一個多小時。
這種隔著一個電話線的溝通顯然不如面對面來的清楚,馮北倉決定第二天飛回帝都,跟米國佬開個會,把造勢工作的各個環節全都敲定下來。
剛訂完票,便接到了楊寧打來的電話。
“楊總您這是在莫思柯還是帝都?”
“在帝都啊,剛巧我明天要飛回帝都,您要是有時間的話,我想當面向您做個匯報。”
“啥?您已經到帝都機場了?好吧,那我就在廠里等著您的大駕光臨,好的,我聽從您的安排,不退機票,明天和您一同返回帝都。”
楊寧在電話中叮囑了馮北倉,不讓他前往機場去接機,這種事要是擱在了以前,身為理工直男癌晚期患者的馮北倉還真就會老老實實地呆在廠子里。
但如今,馮北倉也是出過國門見過大世面的人了,再經過項目布局階段的錘煉,于待人接物方面,好歹也是有所提高。
掛上了楊寧的電話,馮北倉立刻叫來廠里的司機,開上了廠里唯一一輛面包車,直奔機場。
走了一半,馮北倉才隱隱感覺到不太對勁。
楊總給他打電話時,說的分明是剛到機場,候機,登機,飛行,估計沒有個三小時以上的時間,楊總肯定是趕不到這邊。
猴急個逑呢?
調頭回去,又他么心疼油錢。
只好繼續前行,剛好可以利用在機場耐心等待的時間,好好總結一下自己這兩個月以來的工作,也方便給楊總做個清晰細致的工作匯報。
等了三個半小時,終于看到了楊總的身影。
馮北倉急忙迎上前去,顧不上握手,先把楊寧手中的行李箱接過來再說。
簡單兩句寒暄之后,馮北倉便迫不及待地匯報起了他的工作。
楊總呆在莫思柯的時候,他還能隔三差五地打個電話過去,可上個月差不多一整個月,楊總都不在莫思柯,馮北倉確實積攢了好多事情需要跟楊總匯報商討。
廠房的改造,生產設備的引進,技術工人的招聘以及培訓,包括第一批產品的生產下線,馮北倉一項一項,逐條向楊寧做了細致匯報。
對楊寧來說,他并不需要了解的那么詳細,擺不平的問題,盡可以跟他請教或是商討,已經搞定的事情,只需要簡單告訴他一個結果也就足夠。
但,馮北倉的積極性如此之高,楊寧又不忍往他身上潑冷水,只好耐著性子做出一副傾聽的姿態。
反正從機場到他的廠子有著一個多小時的路程,閑著也是閑著。
“等下,你剛才說,首批下線的產品合格率超過了百分之八十?”
馮北倉點頭稱是,眉宇間稍顯驕傲。
“太棒了!
說實話,這個結果超出我的預料好多,我原以為能有個一半就相當不錯了。”
廬徽省的經濟水平相對落后,哪怕是省會城市,跟東南部沿海省份的各個地級城市相比,都無法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若是跟帝都魔都或是特區市相比,那更是一個不入流。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但凡有點文化水平學習能力稍強的人,都會奔著帝都魔都或是特區市這樣的一線城市。
同樣的待遇標準,在廬徽省省會設廠招人,肯定比不過帝都魔都或是特區市。
所以,楊寧之前給馮北倉支的那一招,有把握招到人,但沒把握招到足夠多的優秀技術工人。
因而,若是給馮北倉第一批下線產品合格率做個預估,百分之五十已經是楊寧能夠做出來的上限。
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超過了百分之八十!
這個臉,打得楊寧是相當的舒坦。
得到了楊寧的肯定,馮北倉更是興奮。
“還是您那一招起到的奇效呢!
我并沒有在帝都魔都還有特區市打招聘廣告,所有的技術工人全部來自本市或是省內周邊城市。
他們中,有好多都是原先單位的技術骨干,在得知了咱們給出的待遇標準后,毅然決然地扔掉了原先的鐵飯碗。”
楊寧淡然一笑。
這個社會,永遠不缺乏有遠見的人。
鐵飯碗雖然牢穩,但也有生銹的麻煩。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