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恰是楊寧這幾天思考最多的一個焦點性問題。
倒不是因為黃老大的案例,而是被地球上那位哞哞哞總的傳奇故事而引發。
地球上的后世人,對這位創造了一個前肯定無古人后很難有來者的經典商業成功案例的傳奇人物,多數會給予一個生不逢時的評價。
但在楊寧看來,哞哞哞總的生不逢時更是因為自己的心態出現了問題而產生。
“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
兩千大幾百年前,被譽為“法家先驅”“圣人之師”“華夏文明保護者”“華夏第一相“的管先生就已經給社會四種石民排好了次序。
雖然進入到了改革開放的年代,并且把市場經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商民的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一躍而排在了四石民的第二位,但卻怎么也不可能超越了士。
華國如此,西方諸多發達國家亦如此。
所以,身為一名商民,最好還是夾著尾巴悶聲掙錢。
要低調,要順應大趨勢,萬萬不可逆勢而為,更不能做起想改變趨勢的百日黃粱夢。
在巴蜀省,楊寧正是因為感覺到一條尾巴就要夾不住了,所以才趕緊開溜。
今個被這邊請,明個被那邊邀,省城給他頒發了一個榮譽市民的稱號,下面各地市便紛紛效仿。
榮譽這種玩意,沒有的時候求知若渴,但有多了,反而會成為負擔。
就跟喝酒一樣,小酌怡情,大喝傷肝,酗酒找死。
干脆全都甩給黃老大,他好面子,領導欲又賊強,既然好這一口,那就讓他一次性吃個飽。
倆身價加一塊即將達到兩個億的富豪哥們就近尋了家錄像廳,爽爽的看了個片子,然后再去泡了個澡,晚上六點差幾分回到了學校,叫上了407宿舍的其他六位兄弟,還是中午的那家小酒館,八個人一晚上嗨掉了六瓶二鍋頭。
啤酒另算。
第二天,楊寧安排妥當了公司事務,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一個人去到了火車站。
買票,回家。
得趕緊安慰安慰那已是惶惶不可終日的老爸以及一旦背著人估計就會抹把眼淚的老媽。
火車票一如既往的緊張。
尤其是這種臨時行程,座位票根本不用考慮,楊寧拿出了大長腿小姐姐給他的購買臥鋪車票的資格證明,準備詢問一下臥鋪車票是否有剩,結果,這邊還沒來及開口,窗口內的售票員倒是先征求起了楊寧的意見。
“座位硬臥都沒了,還剩了幾張軟臥車票,可以嗎?”
楊寧不由愣住。
好像,似乎…
我還沒亮出自己的購票資格證明吧。
但見窗口外楊寧一臉困惑的樣子,售票員接著解釋道:
“你沒看新聞報道么?鐵路局已經取消購買臥鋪票資格規定了,就是上個月的事。”
楊寧掏錢的同時,狠狠地拍了下腦門。
就算他上個月還在老大哥國奔波沒能看到國內這條新聞,那么,在一來一回巴蜀省的時候,也應該覺察出來問題才是。
黃老大有沒有資格證明,他是怎么買到臥鋪車票的呢?而且,一買還是整個團隊的臥鋪車票。
買好了票,楊寧繼續做自我檢討。
還是定力城府不夠深啊!
腦子里只想著這單飛機生意了,居然失去了對別的事情的觀察力。
這可不成!
但凡是個江湖高手,哪怕是面對強大敵人生死攸關之時,也必須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趁著等火車的空檔,楊寧趕緊在火車站附近找了家書店,買了套金先生著作的《笑傲江湖》。
練不成葵花寶典,那也得好好學學獨孤九劍。
晚上九點多鐘。
楊寧下了火車,在火車站叫了輛出租車,直奔4813廠宿舍區而去。
可能是因為楊寧操著一口的普通話,偶爾說兩句家鄉話也是很不地道,那出租車出了火車站廣場,便帶著楊寧繞起了路。
楊寧苦笑著掏出了兩張大團結,輕輕的放在了的哥面前。
“師傅,咱就別繞路了,多少就這些,行不?”
說實話,不繞路也就是五塊錢的車費,再怎么繞也繞不出個四倍來。只是沖著錢,那的哥本應該愉快接受才是,可牽扯到了面子問題,那的哥卻黑下一張臉。
“你他么說誰繞路了?你他么認不認得路?”
楊寧淡然一笑,應道:
“我也是彭州人,哥們,拜托咱別丟彭州爺們的臉,成不?”
這句話,可算是惹到那的哥了。
開出租車的,也分三六九等。
能在火車站廣場那邊趴活的,一個個可都不簡單,拍拍胸脯,敢驕傲地嚷上一句,哥們我可是道上混的。
那位的哥正是如此。
“你他么敢說你是彭州人?你他么不是要去4813廠么?那我問你,認識楊寧楊大俠不?瑪德,跟你說明白了,楊寧楊大俠那可是我大哥!”
楊寧當場愣住。
4813廠宿舍還有第二個楊寧么?
顯然沒有。
那么,他又是怎么認下的這位開出租車的小弟呢?
嘆口氣,楊寧搖了搖頭。
“對不起啊,大哥,兄弟我有眼不識泰山,是我不認識路,您隨便開。”
那的哥這才順了氣,收起了那兩張大團結,并在前一個路口轉了彎,走上了正確方向的道路。
后排座上,楊寧扶著額頭不禁哀嘆。
奶奶個腿的,這都過了五個月,那件破事咋還沒消停下去呢?看這架勢,還大有一副愈演愈烈的趨勢呢。
人怕出名豬怕壯,尤其是這名還不是什么好名。
走了正道,車程迅速縮短,僅用了五分鐘,出租車便駛到了4813廠宿舍區門口。
是可以開進去的,而且,從大門口到家還有幾百米的距離。
但那的哥已經把錢賺到了手,說什么也不肯再往里面開。
楊寧無奈,只得下了車,拿上了行李,幾百米的一條路,就像是做賊一般,生怕被桑二蛋等人所發現。
好在那路燈亮的少滅的多,偶爾有一幫大老爺們聚在路燈下甩牌頂拖鞋,也都是聚精會神沒注意到沿著路邊偷偷摸摸走過去的楊寧。
終于到了家。
三聲敲門之后,楊寧叫到:
“媽,我是寧兒呀!”
屋內頓時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