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2章 悲催的芒果臺

  其實,上央視這個事兒,齊磊自己是沒什么能量的。

  不過,可以找老秦。

  不說是一句話的事兒,但是老秦那邊的話還是有分量的,能幫上忙。

  只不過,這事兒齊磊壓根就沒打算通過老秦。

  原因很簡單,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和老秦有著共同的愿景,那就不叫麻煩,而叫共事。

  倒也因為騙曉兒父媽回國,麻煩過一次老秦,但也只能算是雞毛蒜皮的舉手之勞。

  生意上的事兒,齊磊不打算借老秦太多的力。

  這是原則問題,用習慣了,性質就變了。

  所以,這事兒還真的就只能借北廣的關系去想辦法。

  當然,北廣肯定還是得看董大校長的。

  只不過,董北國很盼望王胖子拍的不好。

  也不是不好,就是很俗很低級,上不了央視臺面的那種。

  在董北國印象里,那個王胖子還是很擅長拍不好的。

  “看看成片,看看成片再說嘛!”

  打心眼兒里,老董是不希望節目上央視的。

  其實也上不去,你費那個勁干什么?

  對此,齊磊倒也沒遮遮掩掩的不讓看。

  而且,他也很理解董大校長的想法。

  要說王胖子、張國戎、梅姐想上央視的臺面,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對于三石這個制片公司來說,也有點重要。

  主要是意義不同。

  做為港島文藝工作者能登上央視屏幕,而且不是春晚那種露一個臉就沒影兒的長期綜藝節目,對未來在內地的發展是有莫大好處的。

  所以,從他們的角度來說,上央視比賺錢重要。

  而對北廣來說,卻真的沒啥吸引力。

  不客氣地講,央媽從臺長到實習記者,不說一半兒都和北廣有點關系,也差不多了吧?

  學校的導師教授,有也有相當一部分在央視兼著職呢。

  央視的主持人,有相當一部分不是在北廣掛教職,就是特邀教授。

  突發事件媒體應對研究中心,也是和央視合作辦的。

  這樣緊密的關系,真不需要一個自制的綜藝節目來出個彩兒什么的。

  所以,老董還是想給學校掙點錢。

  再說,也進不去央視。不是節目好壞的問題,這里面復雜著呢!

  況且,進去了又能怎么樣?藝人落下好處了,可是對北廣,對齊磊,對三石真的就是好事兒嗎?

  不見得。

  齊磊是不需要央視的舞臺來拔高身價的,北廣也不需要。

  而且,一家剛剛成立制作公司,第一個產品就賠本賺吆喝?這不合適,也不符合商業邏輯。

  老話講,做生意,第一筆買賣不管怎么說也得掙錢,否則后面越做越難。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只不過,這些話董北國早就和齊磊說過,只是齊磊沒當回事兒。

  許是人家生意做的太成功了,所以太自信唄!

  賊不走空,這回真有點奔著空去的意思了。

  “看看成片,你別拍出來的東西壓根兒就不符合央視的格調,那咱使人情也沒用!”

  齊磊一聽,“那就看唄!”

  于是,董北國,還有北廣的幾個副校長、廖凡義等人在電視樓,成了《向往的生活》的第一批審片觀眾。

  整整一個下午,眾人把三期,近4個小時的節目看完。

  然后,董北國這眉頭就化不開了。

  這到底能不能進央視呢?

  是的,做為一所傳媒大學的校長,董北國也算閱片無數了吧?

  可是這次,沒法下判斷了。

  其他幾個校長其實也是同樣的迷茫。

  簡單來說就是,節目效果很不錯,很娛樂化,很通俗。

  可是,正因為太娛樂化,太通俗了,與董北國之前的判斷一樣,王胖子果然沒讓他失望,這要的節目很難登上央視這個嚴肅媒體。

  可問題來了,最過分的就是,在這份純娛樂化、純玩梗活躍氣氛的情況下,節目還很特么的主旋律。

  董北國、廖凡義即便帶著有色眼鏡兒,帶著批判審視的刻板印象去看,最后也會不知不覺地被他們帶溝里去了。

  尤其是他們空手套白狼那段兒,在地方臺播出沒什么問題,可是如果上央視,就必須得上綱上線的去考慮了。

  用嚴肅媒體的思維就是:沒糧食,生活困難,那就通過勞動去改善生活,而不是通過欺騙,玩梗來不勞而獲。

  可是,最后誰也沒想到,節目組的效果處理是那樣的,由一個不恰當的情節,恰恰是引出主旋律主題的關鍵。

  使得后面的節目走向完全合理化,也根紅苗正的。

  這種將嚴肅問題娛樂化、大眾化、親民化的處理方式,在二十年后也許少見多怪了,官媒都賣萌呢!

  可是在這個年代,絕對是超前的,讓人耳目一新的。

  “見了鬼了!”

  最驚訝的還是廖凡義,他從齊磊開始有做節目的想法就旁觀到現在,認為這個節目最大的難題就是主旋律和大眾審美的不匹配。

  實在想不明白,他們是怎么統一到一起的呢?

  “王導居然還有這水平?”

  齊磊在旁邊回答,“他當然差點意思,雛鷹班的功勞!”

  廖凡義登時一滯,“雛鷹班?”這個答案又讓他有點驚喜。

  而齊磊也是自得的笑了,這才是雛鷹班該有的樣子啊!

  至于董北國那邊…很糾結。

  他發現,如果拋開娛樂化的問題,這節目也許可以在央視播。

  此時看著齊磊,“你真想上央視?”

  齊磊想了想,“最好是上央視,普及面比較廣,影響比較廣,掙的也比較多嘛!”

  “掙…”

  董大校長有點沒反應過來,“上央視還能掙著錢呢?咋掙?”

  就見齊磊翻了白眼,“董校,商業模式又不止買賣一種。”

  董北國還是沒懂,只聞齊磊繼續道,“央視的購片預算是卡的挺死,3000萬的初步預算,他們是絕對接受不了的,更別說加價購買了。”

  “不過…”干脆貼到董北國耳邊,嘀咕了一陣。

  其實是闡述了一種另類的商業模式。

  聽的董大校長眼珠子都突出來了,“你早說啊!”

  這會做買賣的和不會做買賣的,就是不一樣哈!

  聽了齊磊闡述的這種可能,董北國也算是徹底明白了,難怪他敢放那么大的投資。

  由衷贊許,“賊不走空,名不虛傳啊!那我就幫你聯系聯系。”

  得,一聽原來有錢賺,董北國叛變了,馬上換到了齊磊這個陣營,看得幾個副校長腦袋仁直疼。

  有個姓鄭的副校長搖了搖頭,“難…”

  鄭副校與央視那邊接觸比較多,北廣所有與央視合作的項目,以及技術交流都是他負責。

  所以,他對央視那邊的情況還比較了解的。

  “有三個原因。”

  “第一,別說是咱北廣占少數股的一個私營制作,那邊即便是國字頭的制片廠也卡的很嚴的,過一點誰都不行。”

  “第二,電影、電視劇尚且如此,更不要說綜藝了。”

  “央視所有的綜藝,都是自制節目。”

  “而且…”鄭校長推了推眼鏡,看向齊磊:“你可別覺得,芒果臺有《快樂大本營》就多了不起了。”

  “在國內,論做綜藝節目的水平和能力,最有實力的,其實還是央視!”

  這是實話,別看《快樂大本營》一直霸占國內綜藝節目收視榜的第一,可是,那是因為快樂大本營那種訪談加游戲形式的綜藝,央視不能做而已。

  嚴肅媒體嘛,國家電視臺條條框框比較多。

  可是,除了快樂大本營,你再看?如果這個年代有綜藝節目的收視榜單的話,你就會發現,往下數,一排都是央視的節目。

  人家才是做綜藝做的最好的媒體。

  什么《幸運52》《開心詞典》《正大綜藝》《實話實說》《藝術人生》《挑戰主持人》等等等等。

  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王牌節目,收視率都是榜上有名的。

  而且,從制作細節、節目流程,再到節目的整體性、主持人的素質,地方衛視是根本比不了的,甚至快樂大本營也比不了。

  更關鍵的是,央媽就是央媽,制作班底太強大了。

  隨便一個欄目的主持人,都是大紅大紫。隨便一個幕后編導,在這個年代就是國內頂尖的。

  你就說:

  《幸運52》的李永....

  《開心詞典的》的王小丫....

  《正大綜藝》的楊藍、趙中祥.....

  《藝術人生》的朱君....

  《挑戰主持人》的馬冬。

  哪個不是王炸?

  每一檔節目都有一個,甚至幾個壓軸的金牌主持,人家就不缺名人效應。

  所以,張國戎和梅姐的組合,在芒果臺眼里是塊寶,可是在央視眼里也就那么回事兒。

  兩個香港的明星,真不一定有自己臺里的主持人有號召力。

  自己的節目也足夠用了,為什么引進你的節目?

  “第三!”鄭副校長拋出第三個理由,“央視不像地方臺,調整一下節目表很容易,那里可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向往的生活》要是進去,那就得擠下來一個。擠誰下來?誰愿意下來?你又能動得了誰?”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再說了…”

  鄭副校沉吟著,終還是搖頭,“我覺得,央視也不好開這個口子。”

  “獨立制作的節目要是從《向往的生活》開始進了央視,那央視自制節目那邊,很多人都會人心惶惶的。”

  “說白了,你想在人家那播,什么價錢先不說,人家還不一定愿意播呢,牽扯的環節太多了。”

  “北廣的面子也沒想象中的那么大,頂多就是推薦一下,牽線搭橋。”

  “能對人家的決策造成多大影響,真不好說。”

  鄭副校長的話還是很忠懇的,并沒有像董大校長那樣一心只看錢。

  但是,從各方面分析來看,不太可能引進你的節目。

  其實這些,齊磊也都知道,也明白這事兒有難度。

  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十六歲的愣頭青了,深知不是你好就能賣得出去。央視那么大的一個電視臺,各方面的因素都要考慮,牽一發而動全身。

  只不過,齊磊仔細的分析了一下,他總覺得有希望。

  因為想起一個人來,一個在他和小撒主持一起上《今日說法》之后,敏銳的去查收視率的那個人。

  終道:“試試看吧,能送進去最好。送不進去,咱們再想別的辦法。”

  鄭副校長一聽,苦笑搖頭,該說的他都說了,可是年輕人還是太氣勝了。

  做著最后的努力,“踏踏實實找一個地方衛視播了就行了,效果也不一定比央視差,何必呢?”

  卻一直沒說話的廖凡義開口了,“我支持齊磊,最好送進央視!”

  “嗯!?”

  眾人愣住了,看向廖凡義。

  都沒想到,利害關系都說的這么明白了,他居然還支持齊磊撞這個南墻。

  齊磊也有點意外,沒想到廖凡義這么堅決。

  事后和廖凡義聊起這件事,才知道,廖凡義也覺得,這事兒沒有鄭副校長說的那么悲觀,央視有可能接手《向往的生活》。

  至于原因…

  董北國問起時,齊磊給了董大校長一個名字:鄒成斌。

  而廖凡義則是給董北國講了一段洞察模型時發生的推演案例。

  董北國聽完之后,琢磨了半天,“所以,你們認為鄒臺長會注意到洞察模型的那塊前黑板?”

  廖凡義,“他沒理由注意不到,他是看到洞察模型全部報告的。別人可能會裝傻保持現狀,但是我認為,鄒臺不會!他一定會重點注意到前黑板被四個實驗班搞休眠這件事。”

  只見董北國摸了把鼻子,“那什么…休眠效果是吧?”

  抬頭,“啥意思?講講。”

  好吧,對于老董這個理工男來說,當傳媒大學的校長簡直就是重新學一遍傳播學。

  早前,董大校長還有點不好意思,還遮遮掩掩,現在也習慣了,不懂就問唄!誰也不是超人,啥都明白。

  于是,廖凡義又給董北國科普了一遍休眠效果。

  什么權威媒體,在長時間處于高位權威性的時候,會突然被公眾所忽視,甚至抵觸。從而失去權威性、信息傳遞的效率等等。

  洞察模型里的前黑板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最后,廖凡義總結道:“鄒臺長是絕對不想看到,休眠效果出現在他的電視臺的。而引進《向往的生活》,其實就是避免休眠效果的最好治療手段”

  董北國皺眉,“你怎么確定的?”

  鄒成斌那個人,董北國還是了解一些的,城府很深,輕易不會暴露自己的想法。

  而且,就像鄭副校長說的,央視也要考慮大局的問題,《向往的生活》進央視牽扯太多,阻力很大,鄒成斌必然要考慮這些因素。

  也就是說,即便他有想法,也很有可能因為大局的關系,而放棄引進。

  “就因為他看到洞察模型的報告?”

  這時,齊磊解釋道,“不僅僅是因為看過報告。還有一個原因。”

  “什么?”

  齊磊:“上次我參加《今日說法》,他第一時間查的是收視率,事后還和小撒談過話。然后…”

  “然后,小撒就開始放飛自我了。”

  這個時空的撒主持,可以說是提前解鎖逗比屬性,開博客、改變主持風格,越來越走輕松親民的路線。

  之前,齊磊還以為是他和自己上了一期節目就打通任督二脈了。可是后來和撒主持熟了之后,兩人私底下聊天才知道,齊磊對他有一點影響,但有限。

  沒有臺長的授意,在這個年代,他也跳不起來。

  也是從小撒那,齊磊得知了一些信息。

  “是鄒成斌讓小撒可以適當的放開一點。”

  董北國明白了,沉吟著:“央視的臺長去關心收視率,還讓年輕主持人放開一點…有點意思了。”

  國字頭的電視臺,中國電視媒體的龍頭老大,在現場直播的情況下,突發狀況完全脫離臺本,最關心的絕對不可能是收視率,那東西對央視來說就是浮云。

  他應該關心的是公眾影響、輿情的偏離,以及來自上層的追責。

  可是…他關心的是收視率!

  那收視率又代表什么?絕不是收益。

  在央視,或者鄒臺長眼里,那代表的是普通民眾的接受程度,以及喜好。

  再加上小撒,說明鄒成斌確實在嘗試。

  “那這個事兒,可以操作一下!”

  這邊,廖凡義一看董校長松口了,建議道,“要不您打個電話和鄒臺溝通一下?興許這事兒就成了。”

  結果,此言一出,董北國和齊磊齊齊地白了廖凡義一眼。

  董北國更是揶揄,“你啊,踏踏實實做學問吧!場面上的事兒,還得歷練。”

  齊磊,“廖老師還是太年輕了嘛,可以理解。”

  說的廖凡義臉都綠了,你才十九,咱倆誰年輕?打什么啞謎呢?

  只聞董北國解釋道,“這電話打過去,那這事兒就黃了!”

  廖凡義:“????”

  董北國,“你別摻合了!”

  有點得意,“講傳播學你是大拿,這種事兒,你不懂。”

  廖凡義:“????”

  被董大校長裝到了。

  這事兒正如董北國和齊磊所說,不能直接找鄒成斌。

  盡管北廣和央視有合作關系,盡管董北國手里就有鄒成斌的手機號兒。

  可是,關系不是這么用的。

  董校長的策略是,直接走正規的渠道,聯系央視的采購與招商部門,用三石影視制作中心的名義,給央視發正式的商業函。

  邀請他們派人參加8月23號下午一點,在北廣小禮堂舉行的看片采購會。

  一同與會的,還有龍江衛視、芒果衛視等十幾家地方衛視。

  就是讓大伙兒一起看看我們做的東西怎么樣,誰相中了誰買。

  然后,央視采購部的工作人員就驚了。

  綜藝節目?還和地方臺一起?就很新鮮好吧?

  外采這么多年了,采購電影版權,動畫片版權,音樂版權,電視劇版權,記錄片版權,什么都采購過,可頭一回來個推銷綜藝的。

  我大央視綜藝頭牌節目那么多,還用采購你們的?還得和地方衛視一起搶購?太掉價了。

  采購部的都不想去參加了,換別的單位直接扔一邊,你誰啊?

  不過,只能說接手的這個外采并不白給,三石影視有北廣的背景,他們是知道的。

  而且,接函的幾個外采編輯有一半兒是北廣畢業的,母校的事兒,就不能草率了。

  反手報到部門領導那里,怎么處理,領導說了算吧。

  部門領導也是無語的笑了,想法和外采編輯差不多。也覺得有點搞笑,你送個什么不好?送個綜藝?

  可是,采購部門的領導也是北廣出來的,母校的事兒不能大意,不然老董那脾氣可不是好惹的。

  所以,部門領導也沒決定參加還是不參加,而是繼續上報,麻煩就甩到了分管采購招標的副臺長手里。

  到分管副臺長這一步,就沒那么多顧慮了,當下就拍了板兒。

  “派個閑人去幫忙站個臺吧!”

  副臺長的眼界,和外采編輯,以及部門領導還不一樣。他看來,北廣這明顯就是扯虎皮拉大旗唄!

  這種自制綜藝,主要的客戶還是地方衛視,北廣本意也應該是想賣給他們的,董北國不會傻到真讓央視接盤的,更不會不知道央視他們根本進不來。

  拉上央視參加看片會,自然比較有面子。

  “你看央視都來參加看片會了,也有意向要買。”

  最后成交價可能也會高一點。

  不就是去給抬抬價嗎?不算什么事兒。

  只不過,副臺長也知道,這個面子還不能給的太過分。本身獨立制作拉上央視就有點敏感,所以只派了個閑人去參會。

  而且,黨會例會的時候,分管副臺長還把這事兒提了一下。

  不是討論,而是打個招呼,也是傳遞信息。

  在坐的主要領導之中,也有北廣出來的,還有和董北國有私交的,意在通過他們的嘴讓董北國知道,我們這回是幫了忙的,那下次有事兒求到你們,可不能推脫。

  當然了,也是讓北廣掌握一個分寸,獨立綜藝這一塊兒的活以后就別拉上央視了。

  期間,其他領導還開玩笑的補充,“可得叮囑好去的人,別真采購回來,那我看就得把李永的《幸運52》刷下去騰地方了。”

  大家哄然一笑,心知肚明。

  《幸運52》現在是央視的王牌,擠掉誰也不會擠掉它啊!

  只是,誰也沒注意到,臺長鄒成斌聽說了這個事兒卻陷入了沉思。

  他沒參與眾人的調侃,只是冷眼旁觀,表面上看好像默認了大家的做法。

  臨散會之前,鄒成斌做總結,突然問了一嘴,“誰負責去北廣參會?”

  采購副臺長則是隨口一答,“外采的一個編輯,姓馬。”

  “哦。”鄒臺長了然。

  又沉吟了片刻,卻是笑著提了一句題外話,“我總覺得,這種獨立制作的綜藝未來可以會成為趨勢,也不知道這是瞎猜,還是直覺了。”

  眾人皺眉,什么都沒說。

  鄒臺則是一嘆,“要警惕啊!”

  這回有人繃不住了,接話道,“依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們在綜藝節目這塊兒,除了題材的限制,還是占據優勢的,暫時不用擔心。”

  采購副臺長也道,“其實,《向往的生活》要是質量過硬的話,引進來看一看效果,做一個嘗試也未嘗不可。”

  “只不過…”話鋒一轉,“實在是沒有時間段給它了啊!”

  看向分管綜藝頻道的領導,“老陳,要不,你那邊擠一點空間出來?按排一下?”

  陳副臺長一聽,“可以啊!不過,誰哪檔節目換下來,得鄒臺決定。”

  這是把皮球踢回了鄒成斌懷里,引進可以,你來決定換誰吧!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鄒成斌,表面上是等鄒成斌的決定,其實是看臺長的態度。

  對此,鄒臺長一笑,“難啊!算了,這個想法還是不成熟,以后再討論吧!”

  “這個節目…暫時就算了。”

  “這樣,到時讓參會小馬多和那邊聊一聊,取一取經。”

  “買不買的另說!如果北廣那邊要是愿意的話,把片源考一份回來,咱們也研究研究,學習學習嘛!”

  與會眾人聽罷,不但沒放松,反而眉頭皺的更緊了,卻是都不說話了。

  別看臺長的話說的輕描淡寫的,又好像尊重了大伙兒意見。可是,這里面有信息的啊!

  獨立制作取經干什么?是不是說,臺長有意讓央視也引進獨立制作?

  那引進獨立制作,必然還是要壓縮自制節目的生存空間。

  所以,誰也不好表態了。

  其實,一個《向往的生活》引進不引進的,沒人關心。主要還是態度,還有臺里未來的發展方向。

  臺長一看場面僵住,當下自嘲一笑,“也可能是我想多了,這種未來的趨勢還早,不過就當未雨綢繆嘛,先看看再說。”

  又把緊張情緒壓了下來。

  那就看一看唄!

  只是散會之后,采購副臺長回去想了很長時間,把采購部的主管叫了過來,聊了一會兒。

  好像是閑聊什么也沒說,可是采購主管聽完又感覺什么都說了。

  “北廣的忙咱們還是得幫的,老董撐起那么大個學校不容易!再說,小齊總也不算外人嘛!”

  “派過去的人要囑咐好,好好配合,爭取幫人家賣個好價錢,也算咱們盡到義務了。”

  “哦,對了!還有拷貝的事兒,也得上點心啊,臺長可是親自過問了。跟那邊說清楚,我們只是研究一下,絕對不會外泄。”

  采購主管心道:嚓!領導都特么不是好東西,真孫子!

  你就直說咱們不能買,也不能把拷貝拿回來不就得了?

  你都不打算買了,人家還給你拷貝干什么?真給你學習啊?

  這是把自己摘干凈了啊!

  可是吐槽歸吐槽,該辦的事兒還是得辦。

  回去之后,他又把參會的那個馬編輯叫到辦公室。

  “小馬啊,好好表現!剛到臺里就接受這么重要的任務,是領導對你給予厚望啊!”

  “樣片的事兒,和三石那邊好好說。人家愿意給,當然好。要是不給,也別強求。”

  “畢竟涉及到商業核心利益,人家不想給也是正常的。”

  馬編輯一聽,操!當領導的都特么不是好東西!意思就是,讓我別拿拷貝回來唄!

  還說的這么委婉?直說你不想背鍋不就完了??真孫子!

  可是,吐槽歸吐槽,事、還、得、辦!

  去轉一圈就回來唄,多大點事兒?

  只不過,就在馬編輯已經領會上意的同一時間,鄒成斌也在琢磨這個事兒。

  只不過,他沒琢磨什么拷貝,也沒琢磨什么引進不引進的,他在琢磨齊磊這個人。

  這兩天,鄒成斌把齊磊相關的新聞報道,還有他的那些發布會,和柳紀向上的節目,說的過的那些話都看了一遍。

  給齊磊做個一個非常到位的總結:

  這是一個攪局者!!每一件事,都在顛覆!

  細數下來:

  三石網吧加盟,顛覆了網吧行業。

  盤古系統,顛覆了微軟的統治地位。

  洞察模型,顛覆了傳統傳播學。

  《今日說法》,顛覆了法制節目。

  收購暢想,又顛覆了傳統企業家形象。

  現在,又來搞綜藝了。

  雖然鄒成斌還沒看過《向往的生活》樣片,可是他猜想,估計還能有點不一樣的東西。

  說直白點,這就是個善于掀桌子,或者說專業掀桌子的選手。

  按理來說,這樣的人活不長的。可是,這個小年輕偏偏每件事都讓他做成了,簡直就是個奇跡。

  總結完,鄒臺長看著電腦上齊磊那稚氣未脫的臉,不由苦笑。

  喃喃自語,“說你是莽張飛吧…你又好像運籌帷幄。”

  “可說你是諸葛亮…又一臉絡腮胡子,莽夫行事。”

  “那這次…”

  到了二十三號那天,準備去北廣參加看片會的那個姓馬的新編輯,一大早在臺門口就遇到了鄒臺長。

  有點露怯的問好,本想開溜,就是鄒成斌叫住他。

  “你就是新來的馬遠吧?”

  馬編輯嚇壞了,臺長居然認識他?

  鄒成斌一笑,“我記得你,北廣出來的,今天剛進臺。”

  “一會兒是不是要回北廣啊?正好,有個事兒請你幫忙。”

  馬遠,“臺長,您盡管吩咐。”

  你可別讓我一定把拷貝拿回來,那我可就慘了,聽誰的?

  卻是鄒成斌根本就沒提拷貝的事兒,“幫我給齊磊,還有董校長帶個話,就說…”

  鄒成斌沉吟了一下,“就說,我對他們洞察模型里的那個休眠效果很感興趣,也沒個機會一起探討一下。有時間來一趟,給咱臺里講講課。”

  馬遠長出了一口氣,點頭應是。只是有點糊涂,“臺長,什么是洞察模型啊?”

  鄒成斌笑了笑,“你就照我說的復述一下就好了。”

  說著,背起手來,優哉游哉的進了樓里。

  這一幕被采購副臺長看見了,眉頭緊皺。

  他也怕鄒臺長直接和馬編輯說拷貝的事兒。

  那玩意不能拿回來!拿回來就是個禍害!

  于是,副臺長溜溜達達的挪步過去,“小馬是吧?”

  馬遠差點沒哭出來,這是咋地了?又來了一個?

  點頭哈腰,“臺長早上好!在學校時,我聽過您講課。”

  副臺長一笑,“那個時候我就注意到你了,小伙子不錯!”

  “你這是要…”

  馬遠,“要去北廣參加看片會。”

  “哦,想起來了,是三石公司的那個綜藝。”

  “那你要重視起來了,據說節目做的很好啊!”

  “我看剛剛鄒臺和你一起進臺,他也囑咐你了吧?”

  馬遠一聽,都沒用副臺多套話,竹筒倒豆子,全招了。

  “鄒臺倒沒說采購的事兒,只是讓我給董校長,還有三石的負責人帶個話,說是一個什么模型?他很感興趣,有機會要交流一下。”

  副臺長一愣,“洞察模型?”

  馬遠,“對對!就是這個模型!”

  副臺,“沒提采購?”

  馬遠,“沒提!鄒臺好像不太關心這個事兒。”

  副臺長放心了,鄒臺做事還是比較有分寸的,知不可為,好事兒!

  “那沒事兒了!也幫我給董校長帶個話,歡迎他過來,講講這個洞察模型啊!”

  “還是很有幫助的。”

  洞察模型還是可以講的嘛!

  副臺長一走,馬遠長出了一口氣,眼瞅著部門主管從電梯里下來,心說,我走吧!要不還得車轱轆話!

  轉頭就開溜,奔北廣了。

  職場水太深,馬遠琢磨著,我怎么就沒考個研呢?參加個屁的工作啊!

  另一邊,就在馬遠糾結于職場的莫名其妙的同一時間,一眾接到邀請的地方衛視卻是沒那么糾結,算著時間,麻利的來京城參加看片會。

  至于不糾結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沒有一個是正經要購片的。

  比如龍江衛視,是來捧場的。

  齊磊是家鄉人,盡管三千萬制作費用不是龍江衛視可以承受得起的,龍江衛視不會引進,但支持還是要支持的。

  沒錢,就用實際行動支持唄!

  當然了,如果齊磊要是賣不出去的話,就是另外一個劇情了。

  龍江衛視也是很樂意去用一個“實惠”且“承受得起”的價格買過來播一播的。.

  家鄉人嘛,還是要支持的。(咳咳!!有點臉皮厚了。)

  這是等著撿漏呢!

  再比如,浙jiang、江SU、海東三家衛視。

  這三家在國內衛視之中也屬于第一梯隊,但沒有芒果臺的實力,也不會買。

  當然,更不會抱著撿漏的心態。

  這里多說一句,與二十年后可不一樣,那時的海東衛視沒什么存在感。

  可是,這個年代的海東衛視還是很有實力的,也舍得花錢搞制作、買版權。

  只是,他們沒打算買三石公司的《向往的生活》。

  這三家都是準備…偷師的!

  之前,他們和芒果臺一樣,都看到三石公司的招商書,對《向往的生活》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也都和芒果臺一樣,敏銳的發現,這種戶外真人秀也許有搞頭。

  只是,三石公司做的主題不太好,拉低了期待值。

  不過,這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好事兒。

  認為與其花三千萬買一個別人制作的東西,不如自己花點錢自制。

  在三臺電視臺看來,他們也不是沒能力,不是沒主持人。

  你能請張國戎和梅姐,那我也能請別的明星。

  況且,比張國戎和梅姐經濟實惠的明星多了去了,還能省錢。

  所以,他們來,就是看看三石公司到底怎么拍的。

  有樣學樣,抄唄!!

  在這個年代,綜藝節目流程還沒有注冊專利這一說兒。

  事實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國內的綜藝市場就是個“亂抄”的時代。

  不對!叫借鑒…

  先是,芒果臺‘借鑒’《美國偶像》搞了《超級男聲》《超級女聲》。

  然后,其它電視臺就開始了《我行我秀》、《加油,好男兒》、《紅樓夢中人》《絕對唱響》《聯盟歌會》《夢想奧運真男兒》等等一系列的選秀大潮。

  然后,江蘇把相親節目做火了,那各家就都推出自己的相親節目。

  諸如此類,多了去了。

  相互借鑒嘛!怎么能算抄呢?

  這三家的目的,就是來借鑒的!

  買是不可能買的,這輩子也不可能買。

  而芒果臺,本來是要和前面三家歸類到一塊兒的,也是借鑒。

飛翔鳥中文    重生之似水流年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