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69章 榮三約見

  范鴻齡,香江十大超級“打工皇帝”之一,中信榮家在香江的第一投資干將。

  1987年,他加入中信香江,參與了中信的國泰航空、港龍航空、嘉華銀行、東區海底隧道、澳門電訊、亞洲衛星公司等一系列的收購業務,并于1990年開始擔任中信泰富的董事,兼常務副總。

  他對金融投資領域頗有見解,深通企業并購,深受榮氏重用。

  羅范淑芬很多問題,都會征詢范鴻齡的意見。

  因此,在論壇開始后不久,她悄悄退出講堂,給范鴻齡撥通電話。

  范鴻齡正在紅磡體育場陪老板榮三打室內棒球,接妹妹電話時,榮三就在旁邊。

  榮三摘下頭盔,接過隨從遞過來的毛巾,抹了抹兩鬢白發上的汗珠,隨口問道,“誰的電話?”

  “舍妹的。”范鴻齡笑笑說道。

  聽說是羅范淑芬的電話,榮三便沒打算再問,不過,范鴻齡接下來的話,引起他的注意。

  “家妹說那位小股神打算向教育署申報,在香江各家高校設立校園創業孵化基金,鼓勵學生創業。”說到這,范鴻齡感慨的點點頭,“名不虛傳啊,這條路子真的不錯。”

  “小股神?是那位?”榮三關注的重心顯然不在這個項目,而是這個人。

  “嗯。”范鴻齡點點頭,“就是那位。”

  顯然,兩人都很默契的知道那位是哪位。

  榮三擦臉的動作停頓了會,將毛巾遞給隨從,抬手說道,“亨利,再給令妹去個電話,讓她幫我約一下那位小股神。就說…中午我在灣仔福臨門請他吃飯,問問有沒有時間。”

  對于李承其人,榮三早兩年前就聽說過。

  不過,當時的李承并不顯眼,兩人之間從無交集,因此還真沒見過。

  今年,這位小股神如同火山爆發般崛起,不僅爆出他在華爾街有自己的證券公司,他在東南亞金融風暴中的表現,更是堪稱神跡。

  此后,在金融投資、實體創業等領域四處出擊,眼花繚亂讓人目不暇接,最近更是組織了外人想都不敢想的泛富基金。

  這就值得榮三對他進行深入研究。

  榮三是榮家直系后人,八十年代能從國務院一次性借款九個億,前后借了三次超過二十億的主。他想要調查一人,太簡單不過。

  很快,越來越多有關李承的詳細資料,遞呈到他的辦公桌上。

  越研究越讓榮三震撼,我去,什么時間冒出這么個怪物?

  因此,他很想和這位外界稱之為“小股神”的年輕人見一面,可一直沒有合適機會。今天聽說范鴻齡的妹妹和對方一道出席活動,便動了約見的心思。

  李承坐在前排,拿著小本本做筆記,臺上發言的是劉以鬯(音暢)劉老。

  在大陸,劉以鬯名氣并不高,文學圈外的人知之甚少,但在香江,他是可以和金庸并舉的人物,他的《酒徒》《寺內》《對倒》等小說,都是干凈利落的作品。他寫小說不拘章法,充滿實驗性質,但也因此不容易被普通讀者接受。劉以鬯真正被一些圈外人知道,源于電影《花樣年華》,這部電影就是改編于他的小說《對倒》。

  劉以鬯一直從事于報業傳媒行業,主編過《國民公報》《掃蕩報》《和平日報》《香江時報》《星島周報》《西點》《益世報》《聯邦周報》《香江文學》等報刊雜志多達二十多種。

  因此,港人稱呼他“一代報宗”。

  老爺子僅比師傅年輕一歲,也已經八十高壽,可依然聲音洪亮,耳清目明。他今天的演講的主題時《新漢學推廣與漢文學發展的趨勢》。

  劉老將漢學分為漢儒的漢學、宋明的漢學、清代樸學的漢學,國外研究中國古代的漢學,以及當代港臺及東南亞地區的漢學五大篇章。

  老爺子從港澳回歸開始詳談,主講他對未來中華大一統后漢學發展觀點與預測。有些觀點還是很有預見性的,譬如大中華文學的興起終將成為主流這一觀點。

  李承聽得很入迷。

  等老爺子二十分鐘講完,他起身準備去找老爺子請教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對正統漢學的看法,孰料,旁邊有人拽拽他的衣袖。

  是羅范淑芬,不知她什么時間和別人換位子坐到自己旁邊。

  “羅夫人,有事?”李承低聲問道。

  羅范淑芬打了個手勢,彎腰起身,示意李承跟上。

  走出大講堂,李承還以為對方要找他探討大學生創業事宜呢,結果羅范淑芬告訴他,榮三約見!

  榮三是哪位,李承當然知道。

  他是榮大佬的獨子,因為上面有兩個姐姐,下面兩個妹妹,他行三,就有小名“榮三”。

  如果單論財力,榮三大概也就和大劉屬于同一水平線,算是一流豪門中堅。

  但是別忘了,這可是香江回歸的起始階段,國內對香江的影響,正如日中天。

  有著強大國內背景的榮家,絕不是大劉所能比擬的,甚至可以說,連四叔、彤叔這種頂流,面對榮三時,都要保持應有的尊重!

  他在灣仔福臨門魚翅海鮮酒家請午宴?

  所為何來?

  見李承眼中狐疑不定,羅范淑芬笑笑解釋,“我哥哥范鴻齡剛才來電話,我和他講了兩句出席港大活動,無意中提到了你。湊巧,我哥哥正和拉里先生打球,拉里先生想要和李生認識。如果李生不方便…那我就去電話,推辭掉?”

  拉里是榮三的英文名,這點,李承是知道的。

  推辭掉?榮三讓教育署署長出面邀請自己,推辭合適嗎?

  李承笑著擺擺手,“我中午有空的,稍后我和老師說一聲,就過去。對了,羅夫人您一起嗎?”

  “我和威廉校長還要招待這么多客人,就不陪李生一起了。”羅范淑芬微微一笑。

  “多謝羅夫人傳話!改天再拜訪羅哥和夫人您。”

  羅范淑芬重新走入會場,李承則打電話叫來師傅的助理楚哥,讓他負責照看老師,隨后又進入會場和師傅說了一聲,才帶著吳偉,直奔灣仔福臨門酒樓。

  香江福臨門的創始人徐福全,最早在清朝官邸做主廚,后來被一代港往何東所招攬,成為何家的家廚。

  1948年,他脫離何府,自創“福記”到會服務公司。

  所謂到會服務就是富豪家聚會,為提高品格,外聘廚師到家做宴席——昨晚李承和泰勒招待陶蓉和黎琛婆媳,用的就是到會服務。

  這種服務,在香江依舊很盛行,與國外的爬梯公司有些類似。

  1953年,徐福全改“福記”為福臨門酒樓,改到會服務為坐商,很快,生意火得一塌糊涂。

  1977年,徐福全去世,灣仔總店交給第五子徐沛鈞管理,九龍店交給七子徐維均管理。菜肴水平有所下降,但依舊是香江富豪首選的酒樓。無數名人都在這里品嘗過頂級粵菜,譬如彤叔,就是這家酒店的常客,饒老也喜歡這家酒店的菜式。

  走進酒店,李承就被有眼力勁的伙計引上二樓包廂。

  包廂中,兩位中年人正在喝茶,見伙計帶人進來,都站起身來。

  榮三的相貌很好認,兩鬢斑白,挺富態的,走出茶桌,笑著向李承伸手,“李生這么早到了?哎呀,貴客啊!”

  “榮先生相召,怎么能不來早一些?”李承笑著頷首。

  與榮三握手時,感覺對方很有力道。

  年輕一些的就是范鴻齡,精瘦很干練,李承同樣與他握握手,“范生好!”

  “久仰李生大名,今天終于得見!”

  彼此客氣兩句后,三人重新落座,李承原以為對方可能會聊到泛富基金以及當前的金融之爭。因為就李承所知,昨天達成的二輪融資,中信榮三家也參與了,購買了兩股合計兩億美金。

  孰料,榮三為他斟茶時,第一句話就笑著問道,“李生,我聽說…令祖出自梧州李氏?”

  嗯?李承一怔。這話還不太好回答,因為這件事還沒落聽,祖父的名字還沒登錄梧州李氏族譜,不好直接說出自梧州李氏。

  李承遲疑了下,笑笑,用了個比較含糊的回復,“從血緣上講,應該是。”

  榮三放下茶壺后,揮動著手臂,頗有些豪氣,“哎呀,我就不明白了,國內某些機構就是瞻前顧后,一點都不爽利。像這種事情,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認?”

  這話怎么聽著都像為李承抱不平。

  畢竟第一次接觸,李承摸不透他這么說的用意,微笑不語。

  見李承不接話,榮三再度抬手指指北邊,“不就是那點小事嘛,過幾天我回京,幫你問問。”

  一見面就給好處?李承心底忽然有些好笑。

  因為,這件事,榮三插不插手已經不重要。

  協助趙家處理這件事的陶然,從京師傳回來的消息,祖父李沛偉錄譜一事,已經差不離了。最晚,會在明年三月份的雙會后定案。

  榮三在事情即將落聽時出面示好,有點“馬后炮”的意思。

  當然,也許對方并不清楚有關這件事的最新動向,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李承笑著客氣了一句,“那真要多謝榮生。不過,這件事我已經拜托民委的趙一河趙老幫忙梳理,你看…會不會?”

  求人幫忙,很忌諱一事多求的。

  榮三馬上擺擺手,“沒事的,我就是敲敲邊鼓,趙老那邊,李生該聯絡聯絡。”

  哎喲,他還上桿子要拿到這份人情?

  李承一時間心底警鈴大作,欲取先予,這可是商場常用戰術啊!

  對方今天約午餐,所圖甚大啊!

  對他的這種做法,李承還真沒什么辦法,總不能說,這件事不用你管…

  且談且看。

  地址是:','','top'(window.screen.height500)/2',left'(window.screen.width800)/2',width800,height500,toolbarno,resizableyes,scrollbarsnoreturnfalse"class"btn04"title"我要催更"value"我要催更"id"btn4gx"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色情小說,一經發現,立即刪除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本站所有書籍采集于互聯網,本站全自動蜘蛛爬行,無人工干預,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  如果你發現任何違法及損壞國家利益的內容,請發送郵件給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北京時間10:0018:00內刪除)

  版權保護刪除內容請聯系Email:dulaidw#foxmail(#替換成)

飛翔鳥中文    異國獵寶檔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