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17章 新春快樂17謝環之冤

  史書上有關謝環的記載不多,明代永樂年間入內廷供奉作畫,宣宗朝受朱瞻基喜愛而授予錦衣衛千戶、錦衣衛指揮一職。

  最為詳細的一筆記載,莫過于“謝環進讒,戴進被逐”。

  后世有關此事爭議極大。

  因為這一事件在此后,引發了杭州戴家與溫州謝家的百年世仇,雙方各有擁躉,罵戰不休。

  明朝學者郎瑛(1487~1566)在其《七修續稿》中記述較為詳盡:

  “宣宗召畫院天臺謝廷循(即謝環),品評戴進所進圖畫,初展《春》、《夏》。”

  “謝說:非臣所及。”

  “到《秋景》,謝忌妒心起,沉默不語。”

  “皇上問其何故?謝說:屈原當年遇昏主投江,今畫漁父,有不遜之意。皇上沒言語。”

  “再展《冬景》,謝說:七賢過關,是亂世啊!”

  “皇上勃然大怒,說:可斬!”

  “戴文進(即戴進)和他的徒弟夏芷在慶壽寺僧房飲酒,夏芷把僧人灌醉,竊其度牒,削師頭發,夜半出逃,歸隱杭州。”

  郎瑛說得有鼻子有眼,似乎謝環真的就十惡不赦嫉賢妒能,但同樣是明代官員,文學家、戲曲家李開先(1502~1568)在《中麓畫品》中的記載,差別很大。

  李開先是這樣記錄的:戴進獻畫,帝待招,天臺謝廷循不語,帝垂詢,謝曰:‘色沖,有違和’,帝不語,遂不喜進。

  這段話與郎瑛說的是一件事,但是性質完全不一樣,前者是讒言,后者是合理批評。

  綜合相關文獻資料,基本可以確定,戴進敬獻的《秋江獨釣圖》引發謝環批評的是畫中人物穿著,即紅衣釣叟。

  這還真不是謝環的鍋。

  在當時,紅衣、赤衣,這種顯貴的衣物,還真不是普通人能穿的,更別說一個秋風瑟瑟中的釣叟。謝環作為當時畫院的天臺(掌院),對這種明顯有違體制的事情,看到之后肯定要指出來的。

  至于戴進由此不被宣宗看中,這是謝環的原因嗎?

  好吧,扯遠了,再回到謝環身上。

  謝環作為宣宗朝的畫院掌院,其繪畫功底自然不弱,即便比不上后來的戴進,在明朝初年也是一時俊杰。

  謝環的畫,流傳下來的很少,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嘉靖三十六年,即1557年4月13日,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遭雷擊起火焚毀,史稱“丁巳之厄”。這三座大殿中,珍藏有眾多的唐宋元及明代早中期的字畫古籍,也被大火付之一炬,其中就有大量的謝環字畫。

  后世留下來的謝環字畫,最具代表性作品就是《杏園雅集》。

  李承記憶中,鎮江博物館有一幅鎮館之寶,謝環的《杏園雅集》手卷,四米長,繪制的是明正統二年內閣大臣楊士奇、楊榮、楊溥及畫家本人等十人在楊榮的杏園聚會之情景。

  另繪童子九人、仆人五人、共計二十四人,其中有畫家本人的自畫像;同時還描繪了杏園環境風貌、臨時設置的家具、游樂具、炊飲具等。

  圖卷后保留著當時雅集者手跡:楊士奇的《杏園雅集序》,楊士奇、楊榮、楊溥、王英、王直、周述、李時勉、錢習禮、陳循題詩各一首,楊榮的《杏園雅集序》保存完整,最后為翁方綱的考跋。

  那件作品,絕對是謝環的經典之作。

  很有意思的是,《杏園雅集》存世的,遠不止一卷。

  北羨大都會還珍藏著一幅《杏園雅集》卷,長達兩米四,卷后亦有冠冕一時之楊士奇、楊榮、楊溥所謂“三楊”等多人題記和序文,人物肖像和景物描繪精益求精,堪稱珍品。

  如果算上眼前這幅《杏園雅集·臨帖卷》,那就是第三幅了!

  一次聚會,謝環為什么要畫三幅作品?李承有所猜度,但還需要證據。

  這幅手卷橫約兩米八,不及鎮江本長度,但要比大都會本略長,縱約三十七厘米,為標準手卷尺寸,三幅一樣。

  他趴在畫作上,拿著放大鏡細細尋找一遍——畢竟已經五百多年,很多朱紅印鑒有點模糊,需要仔細辨認。這一幅,同樣有“三楊”題文,有明清之交的藏家孫承澤的“退谷逸叟”藏印,有清代藏家謝淞洲(清雍正乾隆間)的“滄湄”藏印,以及“過云樓主”顧文彬的藏印。

  絕對傳承有序。

  李承最終在一堆略顯雜亂的印文中,找到一枚不怎么起眼的圓章“澹庵”。

  他吁了口氣,找到為什么畫三幅的原因了!

  這三幅畫作,描繪的都是杏園雅集場景,在畫法上,運用了傳統的散點透視、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完全一致。其場景和人物,也很近似,甚至題跋序文,只有位置不同。

  鎮江本留有“吉安柱國”的藏印,楊士奇是吉安人,受封為左柱國,“吉安柱國”楊家后人自詡的稱號,所以,鎮江本當時為楊士奇所得。

  大都會本的騎縫處,留有“關西后裔”云印,是楊榮家族的稱謂,也就是說,大都會本當時為楊榮收藏。

  眼前這本,有“澹庵”圓章,澹庵是楊溥的字號,毫無疑問,這一幅為楊溥所藏。

  額,答案出來了。

  明代“三楊”都入內閣,是當時的顯赫權貴,謝環受命為他們作畫,畫的不錯,三楊都很喜歡,怎么辦?只有重新繪制一幅再一幅…

  三幅畫作,布局基本相同,但是,內容表現還是有些區別的。

  同一題材的繪畫用不同場景來表現,雖然都是雅集,但內容都在不停的變換。鎮江本為“鑒賞古玩”,大都會本為“觀畫”,眼前的這幅是“臨帖”。

  謝環為這三幅畫,也算煞費苦心!

  不知有沒有機會將這三幅《杏園雅集圖》匯集在一起展覽?李承忽然萌生這種想法,繼而搖頭感慨,自己貪心了!

  他的忽然搖頭,嚇了遲炳榮一跳,難不成這畫有問題?趕緊看看三叔,遲桂賢面無表情,遲炳榮面露苦笑,又扭頭問道,“李少爺,您這是…?”

  “哦,這幅手卷我很喜歡,榮哥,你再給個價吧!”李承對他笑笑沒解釋。

  有了這兩幅畫作,李承已經很滿足,這趟遲家之行,沒白來。

  就在遲炳榮要開口之際,屋外傳來一個有點熟悉的聲音,“老豆,我回來了!給你買酒買菜看你啦!”

  接著,有人進門,看著廳中幾人愣了愣神。

  李承扭頭看了眼,認識,賣房子賣家具的遲春生!

  他手中提著一只朔料袋,里面裝著點鹵菜,另一只手拎著酒瓶,還真是回來看他父親呢。

  只是,兒子看老父,還帶著禮物…怎么看都有點怪怪的。

  沒有父子間的親昵,透著一股“討好”的味道。

  李承忽然有種不好的感覺,只怕今天買藏品,會有波折!

  地址是:','','top'(window.screen.height500)/2',left'(window.screen.width800)/2',width800,height500,toolbarno,resizableyes,scrollbarsnoreturnfalse"class"btn04"title"我要催更"value"我要催更"id"btn4gx"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色情小說,一經發現,立即刪除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本站所有書籍采集于互聯網,本站全自動蜘蛛爬行,無人工干預,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  如果你發現任何違法及損壞國家利益的內容,請發送郵件給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北京時間10:0018:00內刪除)

  版權保護刪除內容請聯系Email:dulaidw#foxmail(#替換成)

飛翔鳥中文    異國獵寶檔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