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37章 冤家路窄

  ;南饒北季這一稱呼不知道哪一年喊出來的,饒老從來不承認。與之相同,季老也不承認這種說法,他甚至連;國學大師的稱呼都不愿意背負。

  季老的弟子眾多,任遠、段晴、王邦維、葛維鈞、錢文忠、辛島靜志、李南、高鴻、劉波,最次的是錢文忠教授,碩士學位畢業。

  這個最次,是指學歷,而非能力和研究成果,莫要多想。

  季老的身體也不算好,自從九二年女兒去世,九四年老妻彭德華故去,九五年與兒子決裂,他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

  李承在朗潤園陪著老爺子擼貓擼了一上午,這只貓就是著名的;咪咪二世,小家伙雙眼異色,很是可愛,難怪能,被老先生寫進散文的知名寵物。

  長輩朋友,終究與同門叔伯還是有區別的。

  老先生更多的聊些和饒老交往中的舊事,對李承的學問,不算是很關心。

  不像昨天見面的田老,拐著彎的考較李承文學水準——田老與司徒雷登關系很近。

  當然,季老也提到一些自己做學問的經驗,譬如論文,強調一個;新字,沒有新見解,就不必寫文章。見解不論大小,唯新是圖。論文題目不怕小,就怕不新。

  這一點與饒師的要求很相似,饒老每每聽到李承提到一些新的觀點,都鼓勵他將其形成文章,不論觀點大小,只要新穎合理。

  學問,是一點點做出來的。

  此行國內,李承一共寫了六篇三千字左右的論文,等全程走完,會形成小集,再加上秦國九遷這篇題材更大的論文,差不多能出一本考古雜論,算是他第一本;著作——此前那篇香江教育固化的文章,只能算是非專業文章。

  下午有空,去哪兒?

  身在西邊,自然要考慮西邊古玩市場。

  去報國寺轉轉?亦或者去月壇郵市?

  報國寺,京城三大古玩圈之一,規模不算大,但若論歷史悠久,報國寺書市數第一。

  明代中后期,出生貧寒的進京趕考舉子,多在報國寺寄宿,因為報國寺每天早晨為住客免費供應素包子,可以省一頓飯錢。

  舉子聚集,這里自然也就形成文化之地,明末清初時,報國寺曾是京城最著名的書市。

  后來隨著琉璃廠書市的興起,報國寺書市才漸而衰落,但它長時間形成的文化基因留了下來,逐漸形成了以經營書籍、郵票、錢幣等為主的文化市場。

  九十年代,古董古玩興起,可琉璃廠越來越;森嚴,正式店面太多,沒了淘寶的樂趣,而潘家園又太雜,因此,很多知識分子,喜歡去報國寺逛逛。

  它本身就是一處文物建筑,去逛報國寺古玩市場還可以順便把報國寺參觀一下,不用花錢。

  古玩市場就開在報國寺院內,基本上是地攤,有少數十來間用簡易材料搭成的亭子間,規模自然不如潘家園,但總也有兩三百檔。

  此處沒有潘家園那么興旺的人氣,看得出來逛的基本上是本地人,環境也要好點,因為有大樹濃蔭、內院連廊,還有專題的錢幣、古籍、玉器等展館,觀賞性和淘寶的樂趣,二者兼得。

  月壇郵市所在月壇公園,同樣位于西城區。

  月壇郵市是絲國郵幣歷史上的傳奇,號稱;絲國第一郵市。八八年成立,趕上絲國第一波郵市上漲,那個人山人海的。九一年絲國開始實施統計學,月壇郵市每天平均入場人數達到兩萬,每天的交易流水,超過三百多萬!

  在此之前,月壇就一小破公園,郵市開了后,開始收門票,八八年五角,九一年一塊二,九二年一塊五,九三年兩塊五,九四年三塊,九六年五塊!

  九六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天的人流量能超過五萬人,一張門票收五塊,黑了心,月壇公園收門票收得手軟,更別說里面的郵幣交易了。

  因為交易量旺盛,月壇郵市在明年會搬遷到馬甸,恰好在搬遷后的半個月,九七年七月,絲國郵市開始史無前例的大滑坡,再也沒有見過這么旺的市場。

  所以,在老一輩的郵幣收藏家的心目中,月壇郵市,就是一個神話!

  它已經成為絲國郵幣市場的輝煌印記,同樣值得去看看。

  按路程來說,月壇公園在二環阜成門附近,更近,可是這大中午……郵市攤位全是露天的,只怕傍晚人更多些,還是先去報國寺,等太陽落下去點,再來月壇公園。

  吳偉開車,兩人直奔牛街,找家小館,牛肉餅,大盤雞,再來一盆辣乎乎的羊肉湯,爽氣!

  吃完飯,懶得開車,就停放在禮拜寺前廣場,反正報國寺就在二環路對面,過地下通道走個五十米即到,開車還得繞圈。

  李承背上挎包,吳偉背包稍微大一些,他的物品較多,兩人說笑著關車門離開。

  此時,從禮拜寺走出一群青袍白帽之人,當中兩位年歲六十左右的老者在談笑著,其他人跟在四周。應該是教民聚會,李承倆人都沒在意,從他們身邊走過。

  不料,這群人中有一位中年人,瞅見李承,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皺。

  他的表情被另一位年輕人看見,;秦叔,你認識這倆?

  這年輕人的一句話,引起正在說話的那位白眉老者主意,;阿東認識誰?

  ;干爹,記得我跟您說過,郴州和我賭肉的那人么?就他。那中年人朝李承方向抬抬下巴。

  ;哦?這位老者,就是秦玉集團的秦振芳。

  老先生是絲國赫赫有名的;和田王。

  那位中年人,就是在郴州與李承賭和田的秦東明,年輕時就因為看和田料看得很準,被秦振芳收為義子,又因為他在秦振芳兒輩中辨玉眼力第一,因此有;大王頭的外號。

  郴州賭玉,秦振芳是知道的。

  能和自己最出色的義子辨玉,打成平手,剛剛離開的年輕人,頓時引起;和田王的興趣。

  ;小伙子,說你呢,有空聊兩句。見李承倆人快要出廣場,秦振芳揚起手臂,喊道。

  吳偉警覺,馬上回頭,眼睛掃了掃,發現秦東明帶著白帽站在人群中,忙用胳膊肘碰碰李承,低聲道,;李少,有人喊你。郴州和你賭和田玉的那家伙,也在。

  李承回頭,身后十米遠站著七八個頭戴白帽的人,擁簇著兩位老者。

  其中一位老者燕窩很深高鼻,回民長老,而開口喊自己的那位,很特別的是,他的眉毛雪白且密,和自己賭玉的那位,站在他身旁。

  剛才沒注意,這會李承有印象——秦玉集團的秦振芳老爺子。

  見李承停下,那位白眉老者招招手,;小伙咋,來來來。

  秦振芳這是要替干兒子出頭?應該不至于吧,上次自己和秦東明可是打平,沒有踩他呀。也正因如此,李承倒不怎么怯場,微笑著走過去,和秦東明點點頭再問道,;老先生,有事?

  ;聽阿東說,小伙子,你的辨玉能力,闊以啊。秦振芳的白眉抖了抖,;叫什么?跟哪位老師學的?

  這口氣,完全一副長輩的模樣,同時也有點幫自己義子出氣的意思——在他看來,敢于和秦東明賭玉,就是看不起秦玉集團!

  當然,他有擺長輩的資格——辨玉水平高低,有一定天賦因素,但更多的還是靠多看多接觸。

  在他看來李承如此年輕就有不錯的辨玉水平,一定是家中經營和田玉,額,只要家中經營和田玉的,他都能影響到,擺點長輩的譜,你又能咋地?對方家中長輩聽說,那也只有高興的份。

  李承瞇瞇眼,一笑,;您是秦玉集團的秦老?

  這話更讓秦振芳確信,對方家中是經營玉器的,揣著手,滿意的笑笑,;就是我。小伙子,你家里人告訴你的?

  李承笑容中不自覺帶出一絲狡黠,;回秦老的話,我確實有位叔叔經營珠寶首飾,平時在他家倉庫閑逛,偶爾有幾位師傅指點。我的這位叔叔,您想必也聽說過。

  ;哦?令叔是哪位?

  ;香江金大福,鄭宇彤,我彤叔,您肯定聽過是不是?借勢這招,李承玩得挺溜,笑容很賊。

  秦振芳一口氣差點憋過去!

  秦玉集團很火沒錯,可和傳統珠寶大亨金大福,差距不是一星半點的。

  更重要的是,兩家交集不多,對方以黃金飾品和翡翠珠寶為主。秦家的和田玉,想要打開香江、南洋市場,還得人家幫忙!

  地址是:','','top'(window.screen.height500)/2',left'(window.screen.width800)/2',width800,height500,toolbarno,resizableyes,scrollbarsnoreturnfalse"class"btn04"title"我要催更"value"我要催更"id"btn4gx"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色情小說,一經發現,立即刪除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本站所有書籍采集于互聯網,本站全自動蜘蛛爬行,無人工干預,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  如果你發現任何違法及損壞國家利益的內容,請發送郵件給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北京時間10:0018:00內刪除)

  版權保護刪除內容請聯系Email:dulaidw#foxmail(#替換成)

飛翔鳥中文    異國獵寶檔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