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19章 京城置產

  一進房間,趙帆立即把帶來的年輕人往李承那兒推推,“這是我大哥家的孩子,趙昱。趙昱,叫老叔。你在京城這幾天,讓他跟著,有什么事,讓他跑跑腿。”

  趙昱看著李承又看看趙帆,臉漲得通紅,這聲叔叔不好叫啊,兩人年齡差不多呢!

  還是沒怎么見世面,應該剛入社會沒多長時間,否則的話,這點小尷尬算什么?

  這種尷尬他在香江經常碰到,李承擺擺手,又與趙昱伸手握握,笑道,“別聽你叔的,咱各論各的。今后幾天,辛苦你了。”

  “應該的。”能看得出來,趙昱松了口氣,那聲叔還是沒能喊出口。

  還是面嫩啊,趙帆很是替侄子著急,卻又不好當李承面教訓他,只得替他掩飾一句,“小昱今年剛從財經學院畢業,進保商利沒幾天,家中老祖宗很喜歡他,以后阿承你得多帶帶。”

  這句話透露一些信息。李承看了趙帆一眼,他隱隱點頭。

  這么說,趙帆和趙家老祖宗談過了?結果應該還不錯。

  這就是李承之前和他商議的事——爭取趙家第三輩人中的話語權一事。

  趙家老祖宗,自然是趙一河老先生,趙家的定海神針。趙老將看好的第四輩繼承人放在他身邊,既有讓他代為扶植培養的用意,同時也有肯定、幫襯趙帆的意思。

  難怪他今天見到李承,有點“得意忘形”。

  想通這一關節,李承笑著拍拍趙昱的肩膀,“第一次見面,這次要多謝你。”

  “以后到香江,我給你介紹一些公子哥們認識,只是…和他們交往時,這些人身上的驕嬌二氣可別學,多積攢些人脈,以后你無論從商還是從政,都能用得上。”

  趙帆對這位侄子介紹的很認真,李承自然也就不能用江湖的那套對他,說這話時自然帶出一絲長輩的味兒。

  “謝謝李叔。”這次,趙昱終于突破拘束,盡管有些靦腆,他還是順著李承的口氣喊叔了。他早就從自家小叔那聽說過,眼前這位和香江的李家、郭家,關系極親密。

  李承為兩人倒了杯茶,在他們對面坐下來,笑著問道,“趙哥,幫我找的小院子呢?我得趕緊趁這機會把手續辦了。”

  “不知你怎么想的,要那玩意?”作為從四合院長大的趙帆,提到這種低矮建筑,實在無愛。

  盡管李承一再解釋,這種典型的京派建筑未來會越來越走俏,趁著不貴,可以投資兩套,可他依然不為所動,不過,他還是很盡朋友之義,幫李承找來三套四合院的資料。

  趙昱從手提包中拿出一沓資料,放在李承面前。

  “這是…不像設計圖啊?”最上面的一張A4紙,明顯是手繪速寫簡圖,李承問道。

  “這是我找同學幫忙畫的圖示,不是很具體,但能看明白院子結構。”趙昱在旁邊微微頷首。

  李承拿起來看了眼,有種斜四十五度俯瞰的意思,宅門、南房、影壁、垂花門、抄手游廊、庭院、東西廂房、正房、東西耳房、后罩房,一家獨門獨院的三進四合院,圖例上顯示的清清楚楚。

  這不得不感謝他的心細,李承對他點點頭,“費心了。”

  這第一套院子,就讓李承有些著迷,拿著示例圖看了半晌,抬頭問道,“這院子哪兒?”

  “新街口南街,護國寺后街,那一片胡同只有這家結構最完整。我推薦李叔您買這,為什么呢?”

  許是趙帆有意讓自家侄兒在李承面前表現,坐在一旁干喝茶,見趙昱在李承面前逐漸放開,還賣起關子來,臉上露出笑容。

  李承果然應著他的話問道,“為什么?”

  趙昱手指在圖例上劃一圈,“老四合院最麻煩的是衛生間,李叔您買四合院,一定會改造的吧?”

  等李承點頭后,他繼續說道,“護國寺一帶正在改建下水道系統,咱可以一并連衛生設施全部建齊啰。另外,工程改造的擾民問題,也不需要咱出面,政府有規定呢。改造后的垃圾,也好處理,給政府工程隊一點錢,他們一并給拉走。”

  一口氣說出三條理由,李承已經有些心動,沒料到他在停頓之后,又說道:“最重要的是,這套四合院,暫且沒人住,沒有亂七八糟的搬遷問題。”

  “這么好的院子沒人住?不應該啊?”李承弄不明白,再度就著他的話發問。

  “這地兒,解放前屬于…反動派的資產,”怕說出什么禁忌,趙昱笑著用反動派代替。

  “反動派逃走國外,他的這片宅子被收歸國有,現在屬于西城區政府,產權很清晰。六七十年代曾經確實住過一段時間人家,是西北礦業公司的駐京辦。”

  “可后來呢…前些年搖滾不是很火么?像什么PUNK樂隊、新¥子、地下嬰兒、無聊軍隊這些地下樂隊,經常在花局胡同(即百花深處)搞活動,吵得西北礦業公司駐京辦搬到五礦大廈那。”

  “這不,房子就徹底空下來,現在規劃為西城區老年活動中心,平日也沒啥老人去。”

  “前些天,我叔讓我去西城尋摸四合院,我一哥們家就在西城,他給我介紹的這套院兒。他爹就是房管所的人,辦理這套院兒找我哥們,一找一個準,三五天就能搞定。”

  “所以,我特別給您推薦這套四合院。”

  還真是地道京城大院孩子,這個嘴皮子夠利索的,一口氣說出許多理由,不打重樣。

  “我會慎重考慮你的建議。”李承朝他笑笑,將這套四合院的資料翻看一遍。

  這套四合院整占地面積一千三百平米,標注售價,一平米三千八,總價四百九十七萬,外加契稅交易稅,差不多五百五十萬。

  我去,兩畝地的院子,這價格,真心挺合適!

  說實話,李承已經心動,可畢竟還有三套資料,怎么也得看完決定。

  第二套院子并非傳統四合院,而是大雜院。

  很多人對四合院與大雜院沒概念,其實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四合院是套式建筑,東西南北四面的房子圍在一起,形成一個方形,有門有廊四面有高墻圍攏,是統一的建筑,這才是四合院。

  大雜院更多的指許多相聚而居,你蓋一間房,我借你家一面墻蓋個相鄰的房子,他再借你家一角蓋房,形成的多棟燒火樓組成的混合院子,其建筑并非統一規劃,隨意性很強。

  從建筑學來說,兩者是有嚴格區別的,但是,人們將多戶居住的四合院也稱之為大雜院,慢慢的,二者界限就變得模糊。

  第二套的大雜院在東直門南小街,三棟屋,一面墻的結構,面積為八百平米,價格便宜,一百七十萬含契稅。嘖嘖,一平米才兩千塊!

  李承同樣有些心動,東直門內,妥妥的二環!

  東直門附近也在改造,這套宅院的產權在一家京城地產公司手上,搬遷工作已經完成,原住戶全部外遷到三環外八里莊。

  趙昱表示,如果看中這套,他可以去找京城的地產公司,從他們手中買過來。

  李承微笑著,未置可否。

  第三套院子在錢糧胡同34號院。

  趙昱再度主動介紹,“李叔,這套四合院其實也不錯,原主人那也是萬人敬仰的人物。”

  “哦?”一句話勾起李承的好奇,“原主人誰啊?”

  “您肯定知道,陳夢家先生的夫人,趙蘿蕤女士。”

  是他家啊?李承一愣。這對夫婦太有名,尤其是陳夢家先生。

  陳先生出生于牧師家庭,金陵人,教養學識非常好,新月詩派干將,著名的考古學家,明清家具收藏家。令人扼腕嘆息的是,他于1966年自縊,原因就不說了。

  趙蘿蕤女士也不簡單,父親是中國最早的宗教教育家,神學家、東吳大學文學院院長、燕大宗教學院院長趙紫宸先生。她本人是燕大、京大教授,著名翻譯家,當代歐美文學研究的先驅之一,堪稱一代才女。

  趙昱用“萬人敬仰”一詞,沒錯!

  “趙老為什么要賣這棟宅院?”李承拿著房屋的示意圖,問道。

  “這套宅院是陳夢家先生,1957年用《殷墟卜辭綜述》的稿費八千元買了一處住房,一共有十八間間,是他和趙蘿蕤女士此后的住宅。”

  “陳老去世后,趙蘿蕤女士睹物傷情,搬回京大宿舍居住,這房子一直空著。五年前,趙老有心周游歐美,將這套房子賣給公家,現在產權在東城區政府手中。”

  “您如果看中這套宅院,交易起來也很方便的。只是…畢竟陳老在這里自縊,所以…”

  無非是死過人的四合院么,兆頭不太好,李承明白他的意思,擺擺手。

  這套四合院面積同樣不小,差不多有一千五百平,U字形,沒有北房,只有一堵院墻立在那里。單價一千六,含契稅在內,總價二百六十萬。

  三取一?李承摸著下巴,有些拿不定主意。

  第一套宅院最符合他對四合院的要求,第二套的地理位置,升值空間要比股票快,第三套陳夢家先生的故居,很有人文情懷…

  還真是不好選擇。

  趙帆對自家侄兒的表現很滿意,笑瞇瞇的嘬著茶水,插了一句,“想那么多嘛意思?我要是有你這么有錢,直接三棟全包圓,省的做選擇題上腦經。”

  李承眨眨眼,這建議,可行!

  五百五,一百七,二百六,總計九百八十萬不到一千萬,這筆投資不到十年會翻出百倍的利。

  缺錢?不怕,眼目前不就有個“冤大頭”么?

  那件龍袍保養之后,趙帆所在的保商利,怎么也要給個三五十萬的價位吧?

  至于更大的冤大頭,已經來京城,正發愁怎么從東瀛調貨過來置換自己手中的古物呢,如同李承同意用現金支付,他只怕更樂意吧!

  富田雅孝,這次我京城置產,就靠你支援啦!

  李承嘴角翹起,笑容蕩漾,沖著趙帆豎起大拇指,“趙哥的主意不錯,阿昱,辛苦你,這三套院子我都要了!”

  “噗!”趙帆一口茶水噴出,連忙用袖子擋住,衣袖盡濕。我嘈!我就隨口一說,你還真的一氣買三套院子?你住得下么?

  趙昱也是一愣,一口氣買三套四合院,這該是多有愛啊!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下文學手機版閱讀網址:.bxwx123/

飛翔鳥中文    異國獵寶檔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