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24章 日友來訪

  銅鑼灣時代廣場二樓,京都金工會議室。

  桌面上擺放著那幅馬文濤所制的《秋山圖》,一位滿頭白發的老者,正拿著放大鏡,仔細端詳面前的這幅畫作。

  旁邊,宮本神秀站在那里,身體微微發抖;另一邊,賴尾光賀面色肅穆,等待結果的宣判。

  他倆的反應,不可謂不快!

  在宮本神秀說出,自己對那位蔡老板并無印象時,賴尾光賀的心,如同掉入冰窟窿。

  大意了啊!

  當時,他就懷疑這是一個“局”!

  宮本神秀本身也算黑市老手,當賴尾光賀說出自己的疑惑時,他便抽身往回跑。

  可是,等他們返回酒店時,服務生正在打掃房間——那位賣貨的年輕人,五分鐘之前已經退房!

  這下,宮本神秀徹底意識到,自己和賴尾光賀上當受騙!

  兩人立即報警,可是,港島警方磨磨蹭蹭的建檔并出警,足足耗費兩個多小時。

  而那七張無記名支票,在警方沒有正式建檔之前,是無法凍結的,更為可怕的是,美林銀行的無記名支票,是可以跨行轉賬的——這一切都是基于美林銀行在亞洲的巨大影響力。

  港島銀行那么多,去哪兒查?

  賴尾光賀以德川美術館的名義,向東瀛駐港島領事館求助,又因為交易數額不小,最終在新加坡興亞銀行查到轉賬記錄。

  結果如同所猜測的那樣,警方在下午四點鐘時,終于查到這七張支票的轉賬記錄,對方賬戶來自列支敦士登。這又讓接下來的想要通過賬戶查到嫌疑人的計劃落空——列支敦士登公國與瑞士一樣,實施銀行保密法,想要查找賬戶信息,近乎不可能!

  線索,就此中斷,而警方雖然承諾,查找那位賣貨者的信息,可這種承諾幾等于沒有!

  五百多萬人的都市,查一個騙子,哪有那么容易?即便查到那又怎樣?騙子也許早已經偷渡出境,逍遙法外!

  “高手!實在是高手!此人對關仝先生的模仿,抵達出神入化的地步!實在是高明的手法!做法也很聰明!”高野和明放下手中的放大鏡,似乎沒注意到身邊兩人的表情,一個勁地嘖嘖稱奇,感慨這位作偽者的神奇。

  感慨許久,他才回頭看看身邊的兩位,面容逐漸嚴肅,尤其是看向賴尾光賀,“賴尾君,近年來,你幾無進步,從今天開始,需謹慎反思!”

  高野和明不類一般東瀛人,他身材高大,頭發微卷,全白,且有一道高鼻梁,有著相當的混血特征——他的祖母來自日俄戰爭時的北方四島,俄籍。

  他的話,已經很嚴肅,近似訓斥。

  “哈伊!”賴尾光賀也已經六十歲,這一刻卻不得不低頭受訓。這起詐騙案,他有很大責任,實在是愧對德川美術館的名頭。

  在看向宮本神秀時,他語氣輕緩許多,“宮本君,這次讓你受損失,德川美術館會酌情考慮,給予你一定的補助。另外…”

  他思考片刻后繼續說道,“我會代表德川美術館,向港方施壓,盡早抓捕罪犯!你不用太憂心!”

  其實他很清楚,這些話不過是場面話而已。宮本神秀不是賴尾光賀,是為德川美術館提供服務的外圍人員,所以,不得不溫言安撫。

  宮本神秀此刻面如死灰,對高野大人的關懷,也不過僵硬地點點頭——這次受騙,抽干多年來的積蓄,正心如刀絞呢。

  三百萬美元的詐騙案,絕對算是大案,無孔不入的港島媒體,很快嗅到異味,當天晚上,有幾家媒體就聞著味找到京都金工,披露這起案件。

  《鏡報》動用警方線人,率先完整披露這起案件,晚上六點,加刊印制的晚報上,傻大黑粗的標題:“《秋山圖》再遭重案,日方人員損失兩千萬(港幣)!”

  贗品《秋山圖》詐騙案,結合兩年前的真品《秋山圖》機場偷天換日案,港島媒體集體興奮,一時間,各種曝光此起彼伏,石硤尾黑市《秋山圖》露面的消息也被記者挖出來。

  馬文濤離港,李承與設局者沒有直接聯系,他也是通過報紙了解到詳情。

  呵呵,還真沒想到,如此簡單的局,竟然還真被港島馬家的幾人給玩成功!

  這件事旋即被他拋在腦后,現在他需要準備饒老布置的作業——《論港島的當代基礎教育改革》。是的,題目又被擴大,李承自己也想要交付一篇像樣的論文作為學術基礎。

  港島的教育制度大致可以分為學前教育、九年免費教育、高中及預科課程、專上課程這四個階段。李承所關注的正是九年免費教育體系的改制問題,也正是這一階段,被眾多“精英人士”哄抬著,要求實施“快樂教育”。

  今天下午,李承沒去摩羅街,而是在圣保羅男女堅尼地道小學走訪。這是一家港島小學教育中綜合排名前列的學校,也是教統署(主管教育的機構)的優等示范學校。

  正在和教職員工聊天的李承,忽然接到老爺子的電話,讓他趕快回來。

  堅尼地道距離饒老住處不遠,等他趕回去時,饒老別墅院中,傳來一陣陣爽朗的笑聲。

  這是來客人了?

  “老師,我回來了!”李承進門對老師頷首,又對客人半鞠躬。

  他注意到,院子中,一張四方板桌,饒老坐在主位,另一邊則坐著一位身材頗為高大的白發老者,還有一位老者坐在下手。別墅中的菲傭,遠遠站在廊下等待召喚。

  “阿承,來來來!”老爺子對他招招手,示意李承上前,“這位是高野前輩,東瀛東大漢學研究方面的大家。”

  此人正是高野和明,他在任職德川美術館館長之前,曾在東大任教,與饒老有過多次接觸,倆人關系還不錯。李承連忙施禮,“見過高野前輩!”

  饒老又笑著將李承介紹給今天的客人,“高野桑,這位就是劣徒李承。天資雖然一般,但勝在踏實,就文史研究之道,也算入門。”

  老爺子對李承的評價,已經極高——“入門”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這讓高野和明及賴尾光賀落在李承身上的目光,驟然凝練。

  “高徒英光內斂,榮辱不驚,正是做學問的態度。”高野和明的粵語非常溜,話也說得漂亮,同時他舉舉茶杯,做恭賀狀飲了一口,“饒桑后繼有人,當賀之!”

  李承微笑著致謝,然后站在老師身邊,聽他們談話。

  他很快就明白過來,老爺子為啥讓自己回家——高野和明是東瀛泰斗級學者和藝術圈領袖人物之一,師傅讓自己回來參與會面,這是為自己在東瀛設人脈。

  只是讓他心底頗為尷尬的是——對方竟然是德川美術館的館長!

  呵呵,自己前幾天與馬文濤設局,坑的就是德川美術館的外圍人員!

  高野和明此行拜訪饒老,也有想要借助饒老力量,幫忙查詢贗品《秋山圖》的來源之意。

  在他看來,這幅贗品《秋山圖》應該出自大家手筆——沒有多年的藝術熏陶,絕做不出來如此精妙的贗品。

  他的猜測是對的,北大五馬的的宗族,絕對算得上書香門第,馬文濤從小接受家族的熏陶,對中華傳統文化認識非常深刻。

  只是,想要在香江尋找線索,無疑是緣木求魚。

  當得知陪坐的那位是德川美術館的專職鑒定師賴尾光賀時,李承心底顫了一下。不知為何,李承感覺對這位賴尾先生,有點熟悉…

  那是來自自己腦海中一直未曾激活的記憶片段。

  其實李承早已經有所猜度,自己腦海中的第三個記憶片段是來自東瀛人,只是他自己一直不愿承認而已。

  現在看來,這段記憶體,來自東瀛人無疑。

  極有可能是來自橋本家族的后人!

  李承有此論斷,依據有三:首先,橋本雅邦的事情,遠不是賈鄭亭、羅根乃至李承本人所能知曉的,只有他的直系親屬才有可能知道;其次,東瀛諸多地名、典故,還有如此嫻熟的日語,也不是出自自己身上所有——羅根會日語但絕對沒那么熟練;最后,李承對自己的韓語來源一直不是很明白,但他在搜羅相關資料后得知,橋本雅邦的后人中,有一位在戰爭期間,落戶高利半島。

  也就是說,自己腦海中最后的那一段記憶體,其本體是橋本雅邦流落到高利半島的后人所有。

  這一切,尚待證明。

  只是,為何自己會對賴尾光賀有熟悉感?難道說腦海中的記憶體本體,是賴尾光賀的弟子什么的?

  但這種熟悉,與賈鄭亭與郭老那種熟悉,又有所不同——不算親昵!

  真正怪哉!

  這次去東瀛,倒是可以去查訪一下橋本雅邦流落在高利的后人資料。

  “高野桑,我這位劣徒,在東瀛也小有產業,過幾天他去,我讓他去德川美術館見識見識,還請高野通融。”李承正在一旁出神,饒老卻在為他鋪路。

  “哦?李君在東瀛也有產業?哪方面?”高野和明抬頭朝李承笑笑問道。

  “回前輩的話,在兵庫縣筱山市立杭地區,我和友人想學習并借鑒東瀛陶瓷制作工藝,開設一家陶瓷窯口。”李承連忙應答。

  “喏,就是這個!”老先生舉起手中茶杯示意。

  這是一套仿宋影青瓷,瓷質極薄、釉細白而青,暗雕花紋,內外都可以映見,故有人叫它為影青。

  “沒想到李君竟然還有這等好手藝!”高野和明撫掌贊道。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下文學手機版閱讀網址:.bxwx123/

飛翔鳥中文    異國獵寶檔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