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八十一章 專用運輸船

  在第二天上午,李建輝特意前往了黃埔航運集團,黃埔貿易集團和東歐的合作逐漸發展,對于航運這邊需求也越來越大,另外因為要與東歐貿易石油、天然氣,也需要專用船只運輸,而這方面黃埔航運比較缺乏。

  “李生,目前我們航運集團旗下船只主要以散裝船和集裝箱船為主,只有兩艘單載貨量為35萬桶的原油船以及一艘載重五萬立方的LNG船。

  而目前我們黃埔造船廠暫時也只是建造散貨船和集裝箱船,并沒有建造原油船和LNG船的經驗。

  尤其是LNG船,對于技術這一塊兒要求相當高,世界范圍內,也只有少數國家的造船廠能夠建造,我們若是需要增加這方面的船只,短時間之內只能夠向外訂購。”

  有著前世記憶的李建輝也了解一些船舶方面的信息,幾十年后,日韓和北邊在世界范圍內爭奪船只建造訂單,尤其是原油船和LNG船。

  雖然清楚自己要建造原油船和LNG船投資會很大,而且有沒有回報還很難說,但李建輝還是希望黃埔造船廠能夠擁有這方面的技術和經驗。

  現在全球船只建造市場主要是日本的天下,尤其是在亞洲市場,韓國造船廠還上不了臺面。

  香江幾大航運企業,有70的船只都來自日本幾大造船廠,尤其是住友財團旗下的橫須賀造船廠,其實力相當雄厚,目前全球載貨量最大的貨輪海上巨人號就是出自這家企業。

  只可惜海上巨人號有些生不逢時,剛剛交付東方海外,就迎來了全球航運寒冬。

  盡管因為黃埔貿易集團的高速發展,黃埔航運集團有為旗下子公司增加原油運輸船的打算,但李建輝和集團高層卻沒有接手海上巨人號的心思。

  這艘巨輪名氣足夠大,載量同樣排在原油船方面的首位,但因為過于巨大,很多運河和海峽都無法穿過,港口也無法停靠,尤其是這次運輸原油主要是在黑海,要穿過的多個海峽和運河,回到新山和臺中,這方面顯然不太適合太過巨大的原油船。

  “豐運,目前航運市場相對低迷,不少航運企業都有出售手里船只的打算,你們這邊根據我們東華會旗下產業的航運需求,盡快拿出一個方案出來。

  至于資金方面,由于黃埔航運集團是上市企業,我也不好直接向里面注資,在計劃完善之后,你直接找德楓、友聯、嘉華、興創四大銀行貸款。”

  想了想香江這些航運企業的情況,李建輝隨即又叮囑林豐運在價格合適的情況下,優先購買香江航運企業手里的船只,以減輕這些企業的負擔。

  至于說將其業務直接給這些航運企業做,李建輝還沒有那么偉大,隨著東華石化和南華石化兩大集團的成立,隨著寶島、香江、馬來市場的打開,未來對于石油以及天然氣的運輸需求將非常大,這會是一個長期的業務,李建輝怎么可能會讓給外人。

  哪怕是和華約成員國的交易黃了,李建輝也會從其它國家購買石油和天然氣,購買這兩種船只并不會出現在港口生銹的情況。

  在船舶制造方面,李建輝也提出了要求,在繼續增加自身在散裝船和集裝箱船技術和建造經驗的同時,也要增加原油運輸船和LNG制造技術儲備。

  同時要求黃埔航運近期考察臺中和高雄,建立一座大型造船廠,主要方向是原油運輸船和LNG研發與制造。

  至于香江黃埔(青衣)造船廠重心不變,依舊主要研發和制造散裝船和集裝箱船。

  作為黃埔航運集團總裁,林豐運聽此內心也是相當高興,這次之后,集團實力又會增長一大截。

  作為欣建系一員,林豐運這些年相當的郁悶,黃埔航運集團是欣建系最早的十大集團之一,第一任總裁是黃埔控股克雷·約翰遜兼任,在那次各大控股浮出水面進行大調整之后,林豐運就一直出任集團總裁。

  這幾年隨著欣建系集團企業不斷增加,黃埔航運集團在欣建系的地位是一滑再滑,現在不要說前十,前三十都進不去。

  曾經與其平級的輝鴻集團市值已經高達1600多億港幣,而黃埔航運集團現在才百多億。

  其集團總裁巖谷徹現在已經是華瑩控股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常務副總裁,而他林豐運現在不過是黃埔控股集團董事局董事副總裁。

  而且林豐運很清楚,要不是因為巖谷徹在游戲開發方面有著極高的天賦,以輝鴻集團的成績,巖谷徹只怕早就進入欣建系執行團。

  林豐運明白,自己如果一直出任黃埔航運集團總裁,想要進入執行團沒有絲毫的可能,就黃埔控股內部,不說目前集團的常務副總裁紐碧堅,就是金鴻珠寶陳慧雅都排在他前面。

  為了能夠獲得李建輝的重視和肯定,林豐運這次準備大干一場,尤其是在新建造船廠上面。

  欣建系高層都知道李建輝的野心,他也不怕自己計劃太大被撐死,這次他要趁著英倫經濟低迷的機會,直接拿下一座頂尖民營造船廠。

  甚至已經想好了找周鵬飛牽線搭橋,必要時候可以由黃埔航運集團與藍楓控股或者是德楓銀行進行聯合控股。

  只要拿下一座頂尖造船廠,那么技術和經驗就不再是難題,黃埔控股旗下幾大造船廠也能夠再次大規模擴建。

  H&W造船廠,這是林豐運一直盯著的一家船廠,目前黃埔船舶公司里面不少技術和技術人員都來自這家船廠。

  在1977年被英倫政府收歸國有,因為全球航運市場行情的影響,現在發展并不如意,而那位鐵娘子的施政方針又是大規模私有化,這讓林豐運看到了機會。

  正好李建輝來到了集團,又有擴張計劃,林豐運哪里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

  在會議結束之后,林豐運特意向李建輝進行了單獨匯報,并且向李建輝介紹了H&W造船廠的大致情況。

  “豐運,我清楚你對于集團發展壯大的急切之心,但你也說了,這家造船廠不僅僅涉及民用船只的建造,還是涉及英倫軍艦的建造,我們拿下這家船廠的希望微乎其微,哪怕拉上德楓銀行和其背后的那些貴族也不行。”

  “李生,我還是希望試一試,這萬一成功了呢,那對我們黃埔船舶公司來說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就算無法收購,我們也可以試著從這家造船廠拿到比較民用船只的建造技術。”

  李建輝也沒有打擊林豐運的積極性,讓其試著和這家造船廠溝通,同時也讓周鵬飛那邊協助。

飛翔鳥中文    穿越香江之財富帝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