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九百一十七章:時不我待
賬號:翻頁夜間第九百一十七章:時不我待第九百一十七章:時不我待→:、、、、、、
楊杰在哪?
這可真是個好問題!
此次楊杰到宣府,明面上是為了遴選府軍前衛,但是實則,是暗中潛入了草原,去尋韃靼濟農阿噶巴爾濟,撬動草原戰局。
這個任務極為艱巨,自然,也須得隱秘。
起碼到目前為止,整個宣府,知道這件事情的,就只有楊信一個人,就連陶瑾,也只是隱約知道,楊杰不在城中,但是具體去了何處,去做什么,他也并不清楚。
因此,聽聞金廉問起此事,楊信下意識的還是謹慎了幾分,道。
“尚書大人,舍弟自然是在府中養病!”
倒不是他蓄意想要欺瞞,而是這件事情若是泄露出去,第一個受到威脅的人,就是楊杰。
所以,哪怕面對的是金廉,楊信也只能選擇否認。
見此狀況,金廉先是一愣,隨即,便明白了過來,他倒是也沒有感到不悅,只是繼續道。
“楊副總兵不必諱言,老夫知道,楊鎮撫使并不在城中,而是帶著陛下的密旨,去了草原上。”
見楊信依舊沉默不語。
于是,金廉從袖中拿出了一封書信,遞到了楊信的面前,道。
“這是當初楊鎮撫使到大同城來見老夫時留下的信,你一看便知!”
楊信的目光落在信封上,‘兄楊信親啟’幾個字映入眼簾,字跡娟秀干凈,正是楊杰的字跡不錯。
在這封信中,楊杰說了兩件事。
一是他到大同去要做的事。
楊杰借道大同,找了兩個人,第一個人是金廉,將搜集到的任禮在甘肅的一干罪證交了出去,此舉是為了徹底按死任禮,解決楊家的后患。
第二個人是代王,是為了說服代王支持整飭軍屯,以恢復楊家的圣寵。
這件事情,楊信是知道的,當初搜集任禮的罪證,還是他派人做的。
但是,楊杰說的第二件事,就連楊信也感到意外了。
按理來說,他應該把罪證交給金廉之后就離開,去做自己的事情,但是,他卻并沒有直接離開,而是將自己到草原上要做的一切,都和盤托出,告訴了金廉。
并且,用說服代王作為交換,希望金廉能夠在整飭軍屯結束之后,繼續留在宣府……
信到這里,就結束了。
楊杰并沒有說,他讓金廉留下來做什么,但是,卻在信中說了,希望楊信能夠配合金廉的一切行動,并保護好金廉的安全。
看完了信之后,楊信沉吟了片刻,方道。
“尚書大人既然知道舍弟肩負重任,也應該知道,這件事情十分隱秘,楊某所做的,也只是替舍弟遮掩行蹤,擋下一切窺測的目光,至于,舍弟如今身在何處,楊某的確不知。”
這話說的十分誠懇,因為……楊信說的就是實話。
楊杰自幼就是個有主意的人,這件事情,又是得了圣上密旨,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甚至于,楊杰會對金廉道出此事,都讓楊信覺得意外。
事實上,自從楊杰離開宣府之后,這幾個月以來,他都沒有收到過任何的消息。
聞聽此言,金廉也皺起了眉頭,顯然,楊信的回答讓他也感到有些意外,憑他的眼力,自然看得出來,楊信并沒有騙他。
可是……
“不瞞楊副總兵,當初楊鎮撫使來尋老夫,我們約定好,最遲八月,老夫會抵達宣府。”
“到時候,楊鎮撫使回派人給老夫回信,可是如今……”
如今已然是八月底了!
楊信的眼中閃過一絲凝重。
如果說,楊杰和金廉約定的時間是八月的話,那么說明,楊杰要做的事,八月便能做完。
但是現在,時間到了,可人卻沒回來,而且,絲毫的音訊都沒有,難道說……
一念至此,楊信直起身子,抬頭望著金廉,開口問道。
“金尚書,楊某冒昧,想問一句,舍弟到底托付給您的,是什么事?”
楊信是個有分寸的人,同時,也是個十分具有政治眼光的人,這一點,恰恰才是楊洪最看重他的。
事實上,看完剛剛的那封信,楊信就知道,楊杰和金廉之間,一定還有什么秘密約定。
不然的話,堂堂的六部尚書,奉旨出京的欽差大臣,會因為楊杰的一個請求,而遷延在邊境這么久?
要知道,剛剛金廉只說楊杰讓他留在邊境,但是,卻沒說為什么要留下來……
之前楊信沒有問,是分寸。
但是現在,涉及到楊杰的生死問題,他必須要獲取最全面的信息,才能做出最準確的判斷。
帶兵打仗之人,鮮少優柔寡斷。
思量清楚之后,楊信便也不顧那么多,直接開口詢問。
果不其然,這句話問出之后,金廉的臉色也有些為難,沉吟片刻之后,他方道。
“當初,楊鎮撫前來與老夫商談時,說是他入草原一事,雖是隱秘,但是,他出京之前得了陛下允準,所以對老夫和盤托出。”
“后來,他希望老夫能夠借整飭軍屯一事在邊境久候些時日,此事非同小可,老夫不敢貿然答應,所以上了密奏,請示陛下。”
“老夫畢竟是刑部尚書,久離京中并不妥當,雖然說整飭軍屯一事繁瑣復雜,但是,在邊境盤桓這么長時間,到底也是因得了陛下的允準。”
這番話看似有些答非所問。
但是,其實卻已然回答了楊信的問題。
楊信問楊杰到底托付給了金廉什么事,金廉卻回答,他之所以能夠在邊境盤桓這么久,除了是要處理軍屯的事務,更重要的是,得了天子的允準,要配合楊杰行事。
這話的意思就是,楊杰托付給他的事,天子是知道的。
正因為是天子的意思。
所以,這件事情沒有天子的準許,是不能透露出來的。
楊信的雙眉緊緊的絞了起來,顯然,金廉的這番話,不僅沒有減輕他的擔憂,反而讓他更加擔心了。
想也知道,天子交托的事情,絕不會是簡單容易完成的,說是千難萬險也不為過。
楊杰素來身子孱弱,長途跋涉本就讓人擔心,現在還肩負著這樣的重擔……
長長的嘆了口氣,楊信起身抱拳行禮,只道。
“多謝尚書大人告知,大人放心,楊某會即刻安排人手,潛入草原各部落探查消息,一有所得,必定立刻通報大人!”
楊信是個明理之人,金廉既然這么說了,他若再問下去,就是為難人了。
不過,不問不代表他不管這件事。
金廉既然不能說,那么,他就自己去查。
當務之急,還是要找到楊杰的行蹤。
雖然不知道楊杰肩負的另一項秘密之事是什么,但是終歸,一定是和草原有關。
至少,楊信能夠確定的是,他此去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挑動草原內部不和。
有這個線索在,想必是能查出些東西來的。
宣府乃是重鎮,楊家在此地經營多年,和虜賊的交鋒,可遠遠不是明面上的守城交戰這么簡單……
見此狀況,金廉眼中也閃過一絲贊許。
不得不說,楊信的確是個知情識趣的人,這么快就洞悉了他的來意。
“既然如此,老夫就靜待佳音了。”
“不瞞楊副總兵,如今邊境各處整飭事宜,已在穩步推進當中,這件事情是國之大政,不可遷延,一旦事畢,老夫需要盡快趕回京師,所以……”
“楊某明白。”
楊信點了點頭,面色有些凝重。
他清楚金廉的意思,不論楊杰肩負的重任是什么,但是總歸,重不過整飭軍屯的大政。
為了整飭軍屯,朝廷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從最開始籌備到現在,足足一年多的時間,上至天子,下至地方官員,巡查御史,都在為此事奔忙。
金廉或許可以坐鎮宣府,但是,他不可能遲遲不回京師,哪怕,這件事情是得了天子準許的。
事實上,到了六部七卿這樣的地位,很多時候,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就算不提金廉出京的這大半年,刑部積壓的政務,單說是長期遠離政治中心,對金廉也不是好事。
何況,將這么一位七卿重臣長久放在邊境,如果沒有重大的政務的話,既是對政治資源的巨大浪費,也會讓朝野上下引起不必要的流言。
而母庸置疑的是,楊杰當初之所以去找金廉,必定是有需要金廉坐鎮,才能處理的了的事情。
一旦金廉走了,那么,即便是楊杰回來,那么,事情恐怕也辦不成了。
擰著眉頭思索了片刻,楊信開口問道。
“敢問尚書大人,整飭事宜大概還需要多久結束?”
“兩個月!”
金廉嘆了口氣,道。
“邊境這邊的事情,攤子頗大,所以處理起來并不容易,但是,有賴前期兵部和都察院做的準備足夠充足,所以,只要下了決心,想要處置起來,并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而且,楊副總兵應該也聽說了,陛下剛剛拔擢了大理寺卿杜寧,命他巡撫陜西,山西等處。”
“他此次前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要和老夫合力,將最后的手尾收拾掉,所以,時不我待啊!”
兩個月嗎……
楊信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抬頭望著窗外一碧如洗的天空,罕見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京城,文華殿。
距離那次鬧得沸沸揚揚的朝會已經過去小半個月了,這段時間,朝堂上倒是平靜的很。
倒也沒法不平靜,殿試一桉,雖然天子只罷免了一個閣臣和一個早就已經注定出局的蕭镃。
但是,這件桉子涉及的大臣,內閣兩個,六部六個,個個都沒逃脫責罰,就連內閣首輔王翱,都跟著受了牽連。
這種狀況之下,自然是誰也不敢再觸天子的霉頭,都老老實實的窩在衙門里干活。
當然,要說這場朝會得利最大的,那自然是前大理寺卿,如今的右都御史陜西巡撫杜寧。
不過,不知為何,這位杜巡撫,最近似乎也十分低調,自從接了旨意,拿到吏部的調令之后,除了交割大理寺的事務,基本上不怎么出門。
有上門道賀的人,也只是簡單招待,甚至連宴飲都不留,倒是引得頗多和他交情不錯的同僚有所微詞。
但是,對于這些聲音,杜寧卻顯然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
站在文華殿外,杜巡撫穿著禮部剛剛送來的,嶄新的二品緋袍,心緒萬千。
不出意外的話,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要遠離這個,象征著整個大明政治中心的地方了。
自從那天和陳循談過之后,杜寧雖然仍然不知道所謂的‘自己的為官之道’到底是什么。
但是,也總算是咂摸出來了一點屬于自己的味道。
應該說,杜寧為官二十多年,他當然是有自己的為官之道和處事原則的。
可既然陳循這么說了,那便說明,他所認為的為官之道,和陳循所說的,并不是一回事。
事實上,這也是杜寧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善于自省。
回府之后,他反復的回想陳循說過的話,最終差不多明白過來。
陳循所說的為官之道,實際上更準確的說,應該是要真正邁入朝廷重臣的行列,所需要秉持的政治原則,以及作為文臣的最頂端,所需要的格局和政治魄力。
某種意義上來說,真正能夠位居高位的人,必定是在某個方面上,做到極致的人。
六部七卿,加上首輔王翱,一共八個人,其實各有各的堅持。
就拿對待太上皇這件最敏感的事情來說,這些大臣們,有些是無條件支持天子,諸如王文,于謙,有些持中立態度,如陳循,沉翼,有些明顯就是在和稀泥,如胡濙等人。
但是,無論是何立場,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懼怕展露自己的立場。
或許,在官階不高的時候,可以和光同塵,左右逢源,但是,一旦想要邁入七卿的行列,就必須要有敢直面一切風浪的決心。
這一點,在上次朝會上,也體現的淋漓極致。
王翱當時面對的局勢,毫不夸張的說,可堪稱是整個內閣的圍攻,但是,他卻能夠從容應對。
這份定力和魄力,就非常人所能及!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人其實都有各自做到極致的地方。
金廉,沉翼,二人實務出眾,刑部和戶部這兩個事務最繁多的衙門,在他們的打理下,井井有條。
別的不說,金廉這已經是第二次長時間出京了,但是刑部已然運轉有序,這就是本事。
至于戶部,更不必說,沉尚書的種種作風,雖然頗受議論,但是,朝野上下至少都認為,戶部尚書一職,換了任何人都不會比沉尚書做的更好。
至于其他人,胡濙就不說了,這位大宗伯的地位,單憑資歷這一條就無可撼動。
王文脾氣壞,但是,卻對天子忠心耿耿,陳循看似和氣,但是門生故舊遍布朝野,于謙忠直,名滿天下,陳鎰耿介,且在科道當中威望甚高
這些,都是他們不可替代的優勢。
所以實際上,陳循所謂的‘屬于自己的為官之道’,其實更多的是在問杜寧,問他有沒有這種魄力。
問他,區別于其他的大臣的,對于朝廷來說,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地方,到底是什么?
最新網址: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