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零一章:表里如一于少保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黃易天地]

  /最快更新!無廣告!

  大同城前,太上皇端坐在明黃色的馬車當中,對著于謙疾言厲喝。

  在場的一眾官員,都默契的低下了頭,這種層次的爭端,不是他們可以參與的,只能靜待結果。

  但是這些人中,不包括郭登。

  作為大同城的總兵官,在場上萬官軍事實上的指揮官,他沒有坐看風云的資格。

  所以,他依舊按劍而立,一層層圍堵使團的官軍,也未曾散開,目光落在于謙的身上。

  郭登能夠馬上封侯,成為如今朝中威望僅次于楊洪的武將,可不單單靠的是武勇和戰功。

  他心里比誰都清楚,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擺正自己的立場。

  而他的立場就是,大同官軍,只聽從來自朝廷的命令!

  在這個場上,也就是,代表朝廷提督軍務的,于謙的指令。

  這一點上,他從無猶疑。

  至于被他注視著的于謙,面對太上皇的呵斥,既未說話,也未挪步,只是沉默站在原地。

  無言,亦是一種抗爭!

  這一舉動,對于剛剛歸朝的太上皇來說,顯然冒犯的意味濃重。

  當下,朱祁鎮的臉色變得難看無比,險些便要暴怒出聲。

  但是終歸,他不是傻子,盡管曾經做過傻子才會干出來的事。

  朱祁鎮清晰的明白,此時此刻,局面的實際控制權,并不在他的手中。

  但他更加明白,自己不能退讓。

  自從也先徹底下定決心,要將他送回大明之后,便不再拘束使團的行動,也不再限制他們和太上皇的覲見。

  通過對袁彬,朱鑒等人的多次詢問,朱祁鎮大致對這一年之中,大明朝廷發生的各種大事,有了一個粗略的了解。

  盡管只是最粗淺,最表層次的一部分,已經足以讓他看出很多的東西了。

  了解之后,朱祁鎮的心緒的復雜的。

  有驚訝,驚訝于自己素未參政的弟弟,竟能有如此出眾的才能。

  有欣慰,欣慰于大明江山,終于平安保住,沒有因為自己的沖動之舉而毀之一旦。

  自然,也摻雜著一絲淡淡的愧疚。

  但更多的,確實濃重的不安和恐懼!

  和袁彬,朱鑒等人不同的是,朱祁鎮本身就是帝王。

  從這個角度出發,去看待很多事情,得出的結論是不一樣的。

  首先就是,他沒有其他人,對于皇帝的敬畏之心。

  這是由他的身份決定的。

  從小到大,他都是尊者,即便如今讓位,他也是太上皇帝。

  論身份,他甚至還要比皇帝更加尊貴。

  所以他不必敬畏。

  其次就是,對于一個帝王,尤其是朱祁鎮這樣的帝王來說,他習慣于只看結果。

  過程如何,細節怎樣,不是他這樣的帝王會考慮的事,他只看結果。

  能夠辦好他交代的事,手段如何他并不關心,中間有多少血腥也不重要。

  如果辦不好,再多的情有可原,都是有罪。

  過去的二十多年,朱祁鎮一直是這么做的。

  所以,他寵信王振,無以倍至。

  因為王振永遠能辦好他交辦的任何事。

  不高興的時候,王振能讓他高興,朝臣聒噪的時候,王振能讓他們閉嘴,自己要出兵北征,王振能第一時間準備好一切。

  帝王者,唯我獨尊。

  我只需考慮“我”便是。

  王振囂張跋扈,劣跡斑斑,朱祁鎮當然知道,但是他不在乎。

  一條老狗而已,忠心得力會辦事就夠了,事情辦的好,何妨給他些恩寵,細枝末節,不需在意。

  以這樣的思維習慣,去看待朝中的大事。

  朱祁鎮很容易就得出一個結論。

  他那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大明如今的皇帝,對他充滿著憤恨和不滿,在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手段,打壓,削減他的影響力和地位。

  這段時間朝局當中發生的事情,他光聽就知道肯定有錯綜復雜的內情,也聽出了皇帝所謂的種種“情有可原”。

  但,他習慣看結果!

  結果就是,他在朝中信任的諸多大臣,以及力主迎歸的大臣,一一被貶被殺。

  尤其是,許彬等人一案當中,他這個弟弟展露的謀算,還有拿到傳訊諸邊的詔旨。

  讓他感到膽戰心驚!

  整整一夜的思索之后,朱祁鎮得出了一個難以置信,但是卻又無法反駁的結論。

  那就是,或許相比回京,呆在瓦剌他反而可能是更安全的。

  這令他感到無比的荒謬,但是,卻是事實。

  至少在瓦剌,雖然苦寒,但是也先不敢對他做什么。

  大明的太上皇,死在瓦剌,無論是以何種形式,都等同于吹響戰爭的號角。

  但是…

  同樣令朱祁鎮感到悲哀的是,是留是走,早已經不由他來決定。

  之前他想要回京是這樣,現在他不想回,也是一樣。

  他的態度,對于也先來說,遠不及大明朝廷和善的態度。

  南歸已成定局!

  那么,他接下來首要考慮的,就是保證自己能平安到達京師。

  雖然知道這個可能性不大,但是歸途漫漫,出現任何的意外,都是他承擔不起的。

  到了京城,文武群臣眾目睽睽下,風險就要小的多。

  唯一讓朱祁鎮感到有幾分安心的是,也先同樣怕他死在路上。

  他送歸太上皇,是要表示對大明的恭順親善。

  大明的條件,是要太上皇平安歸朝,換而言之,朱祁鎮如果死在路上,哪怕是在大明境內,雙方的關系也面臨著破裂的風險。

  所以,當朱祁鎮要求瓦剌派遣小批量的護衛,聽他調動,隨身扈從的時候,也先幾乎是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下來。

  事實上,這才是整個使團有苦難言的地方,開口要人的是太上皇,并不是也先要挾太上皇做什么,他們想要拒絕,也沒有辦法。

  如今的局面,朱祁鎮其實早有預料。

  他知道,于謙是自己那位弟弟的左膀右臂。

  所以,當他到達大同的時候,其實沖突就不可避免了。

  朱祁鎮不能退,一旦退了,他身邊就再無可信的護衛,他不敢去賭,于謙派給他的護衛,有沒有心懷殺意的死士。

  與此同時,他也在爭!

  爭一個屬于自己的,應有的,太上皇帝的權威。

  眾目睽睽之下,朱祁鎮再次厲喝一聲,道。

  “于謙,朕是太上皇,這些人雖是蒙古血脈,但對朕忠心耿耿,難道說,朕連賜予他們身份的權力都沒有嗎?”

  “還是說,當著如此多的官軍文武的面,于謙,你要抗旨?”

  此刻的朱祁鎮,看起來怒不可遏,口氣中帶著濃濃的呵斥之意。

  于是,在他這番話怒喝出聲后,于謙果然,默默的退開了一步,拱手道。

  “臣不敢,請太上皇入城!”

  郭登是個不折不扣的軍人,所以,得到命令的他,毫不猶豫的散去了周圍的官軍,讓開了一條路。

  這場風波,就此消弭。

  但是無人注意到,于謙的臉色復雜之極,不是不甘,也不是生氣或者憤怒,反而意外的,帶著一絲絲的沉重。

  當晚,太上皇駐蹕大同城,城門處,一隊騎士飛快的疾馳而出,朝著京城的方向趕去…

  最新網址:

飛翔鳥中文    皇兄何故造反?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