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0章 正式外交

  外交一開始,雙方的需求信息在那個互聯網窗口上公布。

  地球人類不知道它們能提供什么產品,只能要求讓它們展示它們有的東西。

  反觀它們,對于它們需要的東西,卻很清楚。

  它們在窗口上列出來清單,都是一些用在軍工方面的加工材料,一看就是用來“(喂)瑣發育”的物資。

  比如鈾礦。

  “這一看,用意太明顯了吧?”

  正治家看到它們的清單后,道:

  “一看就是用在制造武器裝備上的,它們好歹同時要一些衣食行之類的產品,多少掩蓋一下啊。”

  “它們是不是在耍心計方面,有點天生缺陷?”

  社會學家猜測道。

  瀏覽了一下,它們展示的產品,卻是有些古怪。

  “這個東西,像手電筒,卻有個壺嘴一樣的口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還有這個,兩根長長的小棒條,像唐國的筷子,可是兩頭為什么又做著刀叉的樣子?這是想讓使筷子的,改成使刀叉的習慣?還是想讓使刀叉的,改成使筷子的習慣?”

  “它們的產品,都不涉及電子領域,全是初級使用工具,完全不透露它們一點的科技信息,和技術含量。”

  “太沒誠意了吧,它們沒誠意就算了,可也用不著表現得這么直接吧?不會掩蓋一下,就這樣赤果果地告訴我們?”

  “那,我們還要不要跟它們交換產品?”

  “要,肯定要,第一次外交,得讓它們嘗到點甜頭。不然,一上來就給它們一個閉門羹,會很打擊它們跟我們外交的意愿。”

  “好吧,就挑它們這些筷子,來換我們的鋼材吧。試試跟它們討價還價一下,確定一下物價系統。”

  經濟學家說完,點開了交流界面,選取了它們那些筷子的圖案,然后勾選了它們需求欄的鋼材項目,用通用語言跟對方說明換算比率。

  國際通用語,它們是能看懂的。

  或者,它們有一套翻譯系統,在后臺同步翻譯。

  因為整個窗口網站,使用的就是國際通用語言,可見它們是做足了工夫的,預先把國際通用語啃掉,開發出對應的翻譯系統來了。

  一千雙筷子,換一塊鋼板(鋼板為十公斤單位)。

  這個換算比率輸入交流界面后,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正治學家,都坐等對方回應。

  交流界面一片安靜,對方久久沒有回復。

  經濟學家與社會學家、正治學家,面面相覷。

  估計對方也是一群怪物,守在這個交流界面之前,一起在商討著應對的策略。

  半天之后,交流界面上出現一個“ok”的手勢圖標。

  “哈哈,簡單而直接,也不討價還價。”

  “它們竟然也會使用顏文字,看來一定是深入了解過,我們地球人類的文化和語言。”

  “廢話,它們在消化東林人的時候,順帶就了解了我們地球人類的文化和語言了。”

  “應該讓它們開張發票…”

  接下來,經濟學家跟對方商討了雙方的需求量,對方的回復讓所有人震驚。

  “十萬噸鋼材?”

  “我的天,它們一下子要這么多?”

  “跟它們說,第一次交易,不需要給這么大的驚喜,咱們細小長流,生意是慢慢做開、做大的,不急。”

  “肯定不能同意這么大的交易量,十萬噸鋼材一交給它們,沒準就造出打我們的飛機、大炮出來了。”

  “不,我才沒有考慮那么遠。我是不能讓咱們吃那么大的虧。想想,它們拿了十萬噸鋼材,能去造武器、造輪船什么的,而我們拿到一百億雙筷子能干嘛?發給唐國人一人一雙,還剩八十六億雙那么多,簡直是浪費啊!”

  “放心,我看它們的筷子一頭,都有刀叉的形狀,估計這些筷子也是鐵制的吧。我們可以熔化成鐵水,再制成鋼材,一樣可以賣回給它們。”

  “它們不同意更改需求量。”

  經濟學家嘗試減少需求量,結果對方回復了“no”。

  “它們辦事風格,很直接啊,好像不喜歡繞彎子。”

  “怎么辦,是同意它們的需求嗎?”

  “同意吧,反正拿到筷子后,就熔成鐵水,再制成鋼材賣回給它們。”

  接下來,是商量交貨期和交貨地點。

  “交貨時間是一個月后,地點是遠離東林國海岸的一個叫流求的小島。”

  一個月后,國際聯合機構的商業部門,把準備好的十萬噸鋼材,用船運到了東林海一個叫流求的小島上。

  上島后,發現對方已經在小島上侯著了。

  根據唐起提供的描繪,這些已經被月球不明生物意識體,侵占的東林人,具備傳染的特質——會中滅活型的失狂病毒,但需要到月圓之月,才會變成它們一分子。

  唐起提醒:跟它們打交道是可以的,只要不被它們咬到就不會傳染。

  “哈嘍,乃死吐密秋!”

  采辦員給個笑臉,嘗試跟它們打招呼,并上前去要跟它們握手。

  但想到這些東林人,已經不是人類了,而是外星生物,采辦員趕緊縮回了手。

  對方十來個人,全程不發一言,表情有些冷峻。

  它們領頭的一個,指了指岸邊上的那些貨柜箱,示意采辦員去驗貨。

  采辦員也指指船上的貨柜箱,示意它們派人上去驗貨。

  “天啊,這是什么材料?不是鐵制的啊,我們上當了!”

  采辦員帶來的助理,走到岸邊那些貨柜前,開啟了箱門。

  開始驗貨,卻發現那些筷子并非鐵制,頓時大呼出聲。

  采辦員趕緊走到貨柜箱前,只見驗貨的助理,指著那一箱箱的筷子,示意采辦員去看。

  “還真不是鐵制,一上手就是塑膠的手感。”

  采辦員從箱子里拿出一雙,掂量了一下:

  “可是感覺有點重啊,這是什么材質的塑膠?”

  對敲一下,發出硬梆梆的鐵制品聲音。

  這讓人疑惑不已。

  采辦員從沒見過這樣的塑膠制品,摸著是塑膠材質,可是拿在手里的重量,卻跟鐵制品相似,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要不要退貨?”

  助理看著采辦員問道。

  采辦員一臉為難的神色,看看那幾個外星人,實在不好當面退它們的貨啊。

  這是代表地球人類,第一次與外星人做外交貿易,原本就抱著“最大的善意”來打開外交的大門。

  再說,當初下單給它們的時候,也沒指定要什么材質啊!

  “能用就行。”

  采辦員從口袋里摸出一包牛肉干,然后用筷子兩端的刀叉,試著切開。

  看著是塑膠的刀口,切在堅韌的牛肉干上,竟然堪比鋼制的小刀,十分干脆利落,一刀就切分開了。

  “咦?”

  采辦員和助理人員,不禁一臉的驚奇。

  這也太意外了!太不可思議了!

  “這到底是什么材質,這么堅硬?”

  剛剛負責驗貨的那個助理,十分好奇地拿上一雙筷子,用手指輕輕地撫摸著刀叉上的刃口,一臉想不明白的表情。

  “骨骨骨…”

  采辦員一臉高興的表情,重新走到那幾個外星人的面前,沖它們豎大姆指表示稱贊,并拍板道:

  “ok!收貨!”

  對方也驗好了輪船上的鋼材,表示沒有問題。

  接下來是用起吊機,把船上的鋼材卸到碼頭上,又把碼頭上的筷子,吊上了船艙。

  采辦員想跟對方握手告別,但馬上縮手,只能沖它們揮手做了個“拜拜”的手勢,就載著那上百億雙的筷子,往東林海對面的棒子國海岸線駛去。

  整個交易過程,都用手機全程拍錄。

  采辦員將貨物交差后,也把這段拍錄的視頻,公布到了國際聯合機構的網站上,供全球民眾觀看。

  “這就是外星人?”

  “沒看出哪里像外星人啊!這分明就是地球人好吧!”

  “這是被月球不明生物意識體,侵占了東林人的身體,借他們的身體,出現在咱們地球上的。”

  “是誰發現這個的?有什么依據嗎?”

  “是唐國一個叫唐起的科學家,發現到的。依據是失狂病毒在患者大腦里失活,又在月圓之夜激活,起到了標靶的作用。月球不明生物意識體,借用日全食的太陽中微子,或者月亮的反射光,以及輻射流,射向了被標靶的患者大腦,進而侵占了患者的身體。”

  “這太魔幻了吧?不會是瞎編出來的吧?有什么讓人信服的證明嗎?”

  “有啊!國際科研時報上,已經發表了關于東林國外星人,侵占東林人大腦的論文。論文的作者就是唐國科學家唐起,他還公布了一個動態模擬視頻,是揭示不明意識體從月球射向東林人大腦的過程,很震撼。”

  “還是讓人難以信服!沒準是造假出來的,用電腦虛擬出來的。”

  “唐起還公布了日全食時,氣象衛星拍攝到的大氣層空氣流動圖,還有發生日全食時東林國大田市,氣象臺收集到的地面空氣數據。不相信的人,可以自已動手進行分析和模擬。正是這份動態模擬圖,證明了意識孤子現象的存在,物理界普遍認為這個發現,會讓唐先生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筷子特殊的材質,馬上引發各國材料學的專家,廣泛的好奇和關注,他們紛紛申購了一些樣品,拿來做研究。

  唐起也拿到了一些樣品。

  硬度堪比鋼鐵的塑膠制品,引發“文明備留”部門同事的極大興趣。

  “有誰對材料學比較jing通的?”

  唐起拿著這些筷子,在手中敲擊著,發出叮叮的清脆的聲音,像珠子零碎的落地聲。

  “太不可思議了。要不是它是透明的,任誰一拿到這樣的筷子,都會認為這是一雙鐵筷子。”

  劉幫震撼地道。

  宋昌把筷子拿在手,反復揣摩著,最后搖頭道:

  “應該找jing通材料學的專家,從分子結構去分析。”

  “那你有認識的材料學專家嗎?”

  唐起問宋昌道。

  “有,我曾經駐廠督導生產的廠家,有這方面的專家。”

  于是宋昌主動承接了這個任務:

  “我去找下他們吧。”

  拿上幾雙筷子,宋昌找那廠家的專家去了。

  陳沖拿著筷子,像打鼓一樣狠狠地敲擊著桌子,最后還用手去嘗試拗斷,結果未能如愿。

  “這樣的硬度,怕是跟鋼材有得一拼了。”

  說到這里,陳沖納悶了:

  “東林國的這些外星人,既然有能力做出堪比鋼材的筷子,為什么它們還要進口十萬噸的鋼材?直接用這些筷子代替鋼材,不更好嗎?”

  陳沖這話,提醒到唐起了。

  “我懷疑東林國的外星人,制造這些筷子的技術,是運用了它們用在核聚變抗高溫材料上的技術。”

  唐起揣測道。

  “我看未必吧?”

  陳沖道:

  “這筷子雖然跟鋼材一樣硬,可也耐不住核聚變上億度的高溫啊。”

  “這就是它們材料學上的技術,嫻熟的表現了,需要怎樣硬度的材料,它們都可以根據需要制造出來。”

  唐起道。

  陳沖一聽,想了一下:

  “太可怕了。如果真是這樣,它們用這個技術,制造飛機、軍艦什么的,豈不是抗擊能力大大提高了?”

  “可這樣的話,會增加額外很多的重量。”

  唐起掂了掂手中的筷子:

  “只是這么小的一雙筷子,就有同體積的鐵筷子的重量…難道這就是它們要進口十萬噸鋼材的原因?就因為它們的技術,制造出來的‘鋼材’太重,無法直接使用到軍工上?”

  “東林國的鐵礦資源微乎極微,進口十萬噸鋼材,就算不是用在軍工上,用來做儲備也是很正常啊。”

  一直在忙的陳虹,這會插話進來道。

  三天后,宋昌帶回來了分析結果。

  “這個結果會震驚所有人,尤其是材料界,甚至是全世界的科學家!”

  宋昌一開口,就用震憾的口吻陳述道:

  “制造筷子的材料,是聚乙烯材料。沒錯,就是不耐高溫的聚乙烯,又軟又脆。”

  “聚乙烯?”

  劉幫、陳沖、唐起三人同聲驚呼:

  “這怎么可能?如果是聚乙烯材料的話,筷子的硬度怎么來的?”

  “這正是東林國的外星人,使用了我們地球人類所沒有的技術。”

  宋昌匆匆倒杯水,猛喝幾口,才接著道:

  “我們發現制造筷子的那些材料,被特殊處理過了。不是從分子結構處理,而是從粒子層次進行了處理。《三體》都看過吧?水滴…”

飛翔鳥中文    科工狂人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