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49章 雕像內的意境

  飛馬踏燕?

  馬踏飛燕?

  聽到唐明話語的人,全部蒙圈了。

  “唐先生,這雕像石碑上明明寫著的是飛馬踏燕,怎么變成馬踏飛燕了?”

  “對呀,‘飛馬踏燕’在古代,意味著馬到成功、宏圖展翅等祝福,在華夏有著很深的歷史文化。”

  “確實,飛馬飛馬,意味著前途無量,駿馬本就跑得極快,長出翅膀,更是如虎添翼。”

  “…”周圍的人議論紛紛。

  可顧永清卻是神情一震,看向唐明的眸子,猛地緊縮。

  尚東旭看出好友的面色,驚愕道:“顧永清,雕像的真名,不會真的是馬踏飛燕吧?”

  顧永清沉默不語。

  他深呼吸一口氣,看著唐明凝聲道:“唐先生,還請繼續說下去。”

  “好。”

  唐明回頭看向雕像,淡笑道。

  “飛馬踏燕,馬踏飛燕。”

  “一字之差,蘊意卻是天壤之別。”

  “前者立意在飛馬上,飛馬騰空而起,身形可越過高空中的燕鳥。”

  “而后者的立意則是在飛燕上,渺小脆弱的燕鳥,看似尋尋無常,實則卻是天賦異稟,渺小身軀竟然可以將一匹駿馬馱在背部。”

  唐明指向雕像:“大家看雕像,駿馬栩栩如生,就連鬢毛都細致入微。”

  “可飛燕卻是潦草無比,甚至其形狀都有些模糊,只有一個大概的形狀。”

  眾人順著他的指示看過去。

  果然。

  任何一個看到雕像的人,注意力都會被那匹神駿雄偉的駿馬所吸引。

  頭顱、馬身、身上的鬢發、奔馳而行的肌肉線條、弛聘而行的狂野。

  極為細致。

  反觀馬蹄腳下的飛燕,粗略看過來還以為只是一顆石塊,毫不起眼。

  越是細看,越是覺得飛燕的雕塑隨意。

  這就好比一個正常無比的漢字,你盯著這個字不斷的看,看久了就會發現字形變了,越看越不像是一個字。

  “大家仔細看,是不是覺得這根本不是一只飛燕,倒像是毫不起眼的石頭?”

  唐明笑著詢問。

  “咦,還真的是。”

  尚東旭驚愕開口:“越看越不像,可轉移注意力后,又會發現它變回了飛燕…”不僅是他,其余人也有這種看法。

  “這才是高深莫測之處,在書法上,一個漢字的書寫,可分為兩個階段。”

  “一個是忘形。”

  “一個是忘意。”

  “忘其形則得其神;忘其意則得其韻,形意相通,則神韻兼備。”

  唐明侃侃而談:“書法大家鉆研至極境,簡單的一條橫線,可蘊含意志精華,令人感嘆萬千。”

  “畫道大家亦是如此,國外的抽象派大師,看似駁雜混亂的畫卷,如稚童涂鴉,卻具有豐厚的藝術韻味。”

  “藝術的巔峰,便在于意境。”

  “顧鳴大師在雕刻行業的成就,登峰造極,正如這尊‘馬踏飛燕’,其意境和韻味,皆在毫不起眼的飛燕當中。”

  一番話語完畢。

  全場死寂。

  落針可聞。

  藝術的巔峰,在于意境。

  輕描淡寫的話語,卻如同黃鐘大呂般,敲響在所有人的心頭之上。

  “忘其行得其神,忘其意得其韻。”

  “說得好。”

  尚東旭呢喃兩聲,雙目發亮:“我之前追隨過京都黃楊大師學書法,他就說過類似的話語。”

  “要想筆鋒蘊意,必須要學會拆分字體,忘記其原本框架結構,然后賦予自己本身的蘊意。”

  “當時聽得云里霧里,現在想來,不就正是唐大師您說的那句話嗎?”

  尚東旭滿臉振奮,扭頭看向好友:“顧永清,你怎么看?”

  唰!在場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過來。

  都在等著顧永清的回話。

  身為顧家嫡系后輩,他,也是現場的見證人。

  顧永清沒有說話,而是走上前來,雙手作揖,朝著唐明躬身一拜。

  隨后。

  他起身,神情激慨道:“唐先生所言,正是我爺爺當年留下的蘊意。”

  “我爺爺生于民國,自幼家貧,小時候連吃飯都是困難,小學都沒有讀完,可他肯吃苦,肯鉆研。”

  “當年為了生計,他十二歲就追隨雕刻墓碑的師傅,學習墓碑,也是由此慢慢接觸到雕刻行業。”

  “數十年來,他兢兢業業,就算是戰亂紛飛的年代,也從來沒放棄過。”

  “他老人家吃了一輩子苦,直到甲子歲月的時候才開始出名,他雕刻了一輩子,而這尊‘馬踏飛燕’,也是他最后的遺世之作。”

  顧永清頓了頓,繼續開口:“飛馬踏燕,是華夏近代出土的東漢青銅器,很是出名,寓意馬到成功,飛黃騰達的祝福。”

飛翔鳥中文    重生都市仙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