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杰歸劉備

第一百二十九章二杰歸劉備  “玄德兄,非是肅不愿隨玄德兄前往小沛…

  只是,肅既然為漢帝之臣,自當盡忠職守,東城縣雖小,卻也有子民萬眾…

  在下無能,僭居縣吏,幸得百姓相擁,肅實在是不忍心棄他們而去啊!”

  堂上的魯肅沉聲說罷。

  周瑜卻拼命地朝魯肅擠眉弄眼地使著眼色…

  魯肅正看得云里霧里。

  卻聽那劉備忽而和聲勸道:

  “子敬真是仁義之士,如此十萬火急之時,子敬竟然還能將東城縣的黎民百姓掛念在心,備五體投地!

  子敬啊,但請聽備一言…

  那曹操雖然奸詐,但其所謀,卻無怪乎城池子民而已。

  子敬若隨備一道前往小沛,不僅可保安身,東城縣的百姓也俱會安然無恙。”

  魯肅一聽,眉眼頓時有些微動。

  凝眉一望,魯肅沉聲問道:

  “哦?玄德兄何以如此確信?

  難道那曹操不會將東城縣的百姓屠戮殆盡么?

  昔日曹操攻徐州時,肅曾聽聞,曹操所掠之地,皆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哪里有能在曹操刀下幸存之人?”

  魯肅剛一說罷。

  劉備便又沉聲接道:

  “子敬兄,實不相瞞,在下與那曹操倒是有些交情…

  若子敬和公瑾隨備一同前往小沛,如此一來,任憑那曹操如何暴虐,也自是無法對子敬和公瑾下手。

  備雖然人微言輕,卻也是漢帝之臣,子敬和公瑾二人既然在備的帳下作了幕賓,曹操又豈會為難與你們二人?

  …至于東城縣的百姓,子敬放心,那曹操更是不忍心下令屠戮…

  江淮已陷,曹操急需城池子民休養生息,以供給兵馬錢糧…

  此一節,還請子敬明察。”

  堂上的魯肅聽劉備說得頭頭是道…

  目光略微往堂下的周瑜面上一望,魯肅稍顯猶豫地回道:

  “玄德兄所言確實有理,肅已經了然…

  只是…只是…”

  魯肅垂頭低眉,正吞吞吐吐,似乎還未完全下定決心。

  劉備見狀,面色忽而變得急不可耐起來。

  凝眉一蹙,劉備急聲催促道:

  “子敬啊!

  公瑾與那烏程侯也交情頗深,可無奈眼下壽春陷落,江淮阻絕,橫尸百萬,血流漂杵…

  試問你二人如何能跨淮水,過九江,直往江東與烏程侯相聚呢?

  且那烏程侯也自是深知江東戰事頻發,早已分身乏術,特命備前來相助…

  還請子敬看在烏程侯一片牽掛之心的份上,隨備一道前往小沛吧!

  不過是稍作歇息,來日再圖謀大事,如何?”

  劉備娓娓道罷,堂下的周瑜也面露欣然之色。

  “正是如此啊,子敬!

  明公所言,字字懇切,眼下你我還是要先離開袁術的轄地為好啊…

  徒留此地,不過是殺身成仁,死有何懼,可你我胸中的抱負,豈能就此黯然消逝乎?

  子敬!事到如今,子敬你為何還是猶豫不決?

  如此遷延不定,豈是大丈夫之所為?”

  周瑜話音剛落,只聽“啪”地一聲巨大響動。

  堂下,周瑜聲嘶力竭地嘶吼著,一時情急之刻,周瑜竟不自禁地拍案而起。

  此情此景。

  堂上魯肅終究也動搖了心志…

  微微一聲嘆息,魯肅強顏歡笑地站起身來,支支吾吾地說道:

  “也罷,也罷,既然玄德兄和公瑾如此堅決…

  肅,若是再執迷不悟,恐怕就有失妥當了…”

  堂下的周瑜一聽,頓時面露喜色。

  滿懷期待地聽著魯肅的話語。

  一旁的劉備更是早已喜不自勝,沒想到三言兩語便已將魯肅招攬…

  先不論魯肅是否為誠心相投,但眼下魯肅已經同意跟隨自己前往的小沛。

  想到這。

  劉備的面頰上騰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子敬果然深明大義,備在此謝過了!

  有了子敬和公瑾,備,往后再無憂矣!”

  劉備喜笑顏開,便心急火燎地朝周瑜和魯肅二人連連作揖。

  一旁的周瑜見狀,隨即也起身行禮,朝劉備恭敬地一還,只道:

  “明公切莫如此…

  在下自當拜謝,若非明公不辭勞苦,親往居巢相救于在下…

  恐怕此時此刻,在下已經成了那曹操的刀下之魂了。”

  魯肅看著周瑜忽而對劉備如此畢恭畢敬,心中雖然疑惑。

  但自己也算答應了劉備要隨其前往小沛,轉而,魯肅便也隨聲附和道:

  “玄德兄多禮了…

  在下一介小吏,承蒙烏程侯與玄德兄如此掛心,在下實在是…實在是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堂下的劉備早已心花怒放。

  一想到烏程侯孫策口中的周瑜和魯肅二人,英姿勃發,才華橫溢,劉備的心中便一陣忍不住的激動。

  說話間。

  劉備已經躬身下去,在桌案上排開著三盞酒樽。

  眼神略微一示意,劉備身旁的女侍便心領神會地欠身斟酒。

  “子敬,公瑾啊,往后你我三人便是為同道中人了…

  來來來,請盡飲此樽!

  備權且借花獻佛,以抒懷心中之感念!”

  劉備說罷,便邁開步子,朝大堂正中走去。

  手中端著三盞酒樽,劉備眉目淺笑地望著周瑜和魯肅二人。

  周瑜和魯肅二人見狀,急忙也起身迎了上來。

  東城縣的府衙大堂之上。

  劉備、周瑜和魯肅三人,正各自執著酒樽,圍在當中。

  三人相視而笑,各自一昂首。

  樽中清酒,一飲而盡…

  筵罷。

  周瑜伴著魯肅,二人便往衙署的后堂收拾行裝去了。

  劉備則匆匆告退出城,命令自己麾下的一眾百余輕騎整裝待發。

  此時。

  周瑜和魯肅正并身走在衙署后堂的游廊里。

  魯肅心思沉重,腳下的步伐也略微緩慢。

  倏爾。

  魯肅心事重重地望向周瑜,隨即和聲問道:

  “公瑾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咱們不是已經在信上商議好了么?

  不日便要前往江東,咱們投奔烏程侯的麾下,今日你怎么…怎么?唉…”

  周瑜和魯肅因借糧而相識,自此便情同手足。

  當初烏程侯孫策東渡,過歷陽時,周瑜曾率兵馬相迎,后又其麾下將兵,便也曾向孫策舉薦過魯肅。

  對于孫策,這個總角之交的兒時玩伴,如今的少年英才,周瑜早已傾慕不已。

  周瑜便在予魯肅的書信之中,與魯肅約定共同前往江東,投奔孫策。

  此時的魯肅與周瑜久別重逢,卻沒想到周瑜竟然要拉上自己一道,隨那劉備前往小沛。

  對于一個未曾謀面,甚至聞所未聞的豫州牧劉備,魯肅的心中自然是忐忑不安。

  忽而。

  聽到魯肅疑問的話語,步履輕快,已經走到游廊之前的周瑜旋即轉過身來。

  玉面白眉,俊逸儒雅。

  周瑜的冠玉一般的面龐上,神秘一笑。

  宛如涂脂的兩唇一彎,周瑜云淡風輕地說道:

  “子敬兄,子敬兄切莫心急,瑜自有打算…”

飛翔鳥中文    三國:開局我成了諸葛孔明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