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外鼓角一動。
簾外傳令的軍使高聲一呼:
升帳!
不多時,一眾文武群臣已經步入帳中。
文官首位的便是別部司馬荀彧,隨后便跟著軍師祭酒郭嘉,后有童進、龔新、彥景、廉封等一班老臣。
武將為首的便是廣陽太守曹仁,緊隨其后的是潁川太守夏侯淵。
廣昌亭侯樂進、陷陳都尉于禁、都亭侯徐晃三人也跟在其后。
許褚和曹純、曹休、曹真四人最后步入大帳。
曹操見眾文武已經列好隊伍,便清了清嗓子,厲聲說道:
諸位,袁術僭位稱帝,本帥身為司空,本應早日率王師南征,無奈南陽張繡襲擾邊陲,不得已才拖延至今。
誰曾想那袁術一洗頸待死之徒,竟敢圖謀我豫州!
袁術發軍七萬,已往我豫州陳國而來,諸位有何良策,盡管暢所欲言 曹操說罷,便端坐在首位,冷眼瞧著面前的一眾文武。
別部司馬荀彧率先邁步上前,拱手開口奏道:
主公,袁術稱帝,天人公憤,主公既為大漢司空,自當為國除害,臣懇請主公上奏天子,親率王師滅之。
曹操微微一笑,半開玩笑地說道:
文若啊,你一開口,我倒嚇了一跳,我真是怕你再說出來什么時機未到的話。
荀彧聽曹操一說,心知曹操是在埋怨自己反對攻打瑯琊一事。
荀彧隨即拱手,上奏道:
主公,袁術與諸葛亮不同,袁術僭位稱帝,這是萬萬不能容忍之事,有道是天無二人,國無二主,哪有一國之內竟有兩位天子之事?
出兵剿滅袁術,刻不容緩,不僅主公能夠勝之,臣要諫,就算主公一戰不能得勝,臣也要諫,此事于諸葛亮、張繡等輩全然不同,還望主公明鑒!
曹操高聲一笑,回道:文若啊,你就是太聰明了,這樣不好。
奉孝啊,此事你怎么看?
曹操回過身來,看向一旁的郭嘉。
郭嘉面色凝重,也邁步上前,拜手奏道:
主公,臣和荀大人意見相同,臣以為主公不僅要率軍援救陳國,而且要趁機南下,徹底將袁術擊潰。
哦?奉孝為何如此說?難道此時正是滅袁術的最佳時機了么?
郭嘉聽曹操所言,字里行間似乎隱含著對自己的成見。
郭嘉隨后接道:
主公,所謂時機,也在人為,尋常人看不出時機,就算時機已到,還以為不到火候,但以主公之英明神武,豈能瞧不出這天賜良機?
曹操嘴角一撇,不置可否。
只聽郭嘉接著又說道:主公,以主公之兵力,足以將袁術徹底殲滅,只是一直以來師出無名罷了。
如今袁術不僅僭位稱帝,還出兵襲擊陳國,陳國乃豫州南國,重中之重,又是許昌屏障,主公自然不可放任袁術作歹。
況且許昌如今已是京都,于公于私,主公都應速速出兵。
郭嘉這話倒是說到了曹操的心坎里。
曹操眉眼一挑,接而問道:奉孝啊,你所謂將袁術一舉殲滅,可有良策?
郭嘉忽然變得一繃臉,拱手回道:主公,袁術兵馬雖盛,可此時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何解?
袁術曾發七路大軍攻伐徐州呂布,不僅被呂布殺得大敗,江淮之地也已被呂布劫掠一空。
本就缺兵少糧的袁術剛剛安頓,此時竟然妄圖攻伐陳國,無異于蚍蜉撼樹,主公勿憂。
還真是,真想不到袁術這小兒,竟然愚蠢到如此,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曹操眉頭一舒展,隨即又問道:不知依奉孝之見,本帥該遣哪位將軍為將呢?
郭嘉聽罷,先是略微一沉思,隨即奏道:
主公,臣一介文士,哪里懂兵,調兵遣將,還是深通韜略的主公親自定奪為好。
曹操聽著郭嘉的話很是受用,燦然一笑,正要將手中的令箭擲出。
只聽帳下的郭嘉忽然又奏道:
主公,臣有一策,可解主公之憂。
曹操挑眉一問,嗯?奉孝怎么知道我有何憂慮?
容臣一猜。
郭嘉嘴角一歪,娓娓道來,主公之憂,正是對南陽張繡、瑯琊諸葛亮,甚至是對徐州呂布、沛國劉備之憂,主公,臣猜得可對?
曹操輕哼了一聲,奉孝果然機敏,接著說。
主公,臣以為,此四子之實力雖然不如冀州袁紹那般雄勁,卻也不可忽視。
俚語云好虎難架群狼,主公若是不解決這四人之患,匡扶漢室的大業,恐怕終將難以完成。
曹操聽著略微點了點頭。
只聽郭嘉接著說道:主公何不上奏天子,以天子之詔,命南陽張繡、瑯琊諸葛亮、徐州呂布和沛國劉備四人率軍共擊袁術?
曹操一聽,頓時喜上眉梢。
一石二鳥?不,應該叫一石五鳥 曹操咧著嘴角,漸漸坐直了身子。
郭嘉隨即繼續說道:主公,若是這四人誰不奉詔,那待到主公平定陳國的袁軍,日后便可以此為借口出兵伐之。
而這四人若是奉詔,主公便可坐觀成敗,讓袁術的兵馬和四人之兵互攻,無論誰勝,最后受益的,都將是主公。
驅群狼以襲一虎,奉孝此計果然妙哉!
郭嘉卻忽然輕聲一笑,只道:主公,那諸葛亮、張繡、呂布等輩未必是狼,袁術自然也未必是虎,主公才是雄視天下的猛虎啊。
哈哈哈哈,好!就依奉孝之策!
曹操心情大快,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來。
本帥心意已決!此事無需再議!眾將聽令!
曹操一聲令下,帳下諸位武官紛紛拜手,文臣們也一臉肅穆地立在一旁。
只聽曹操令道:
拜廣陽太守曹仁鎮守許都,別部司馬荀彧任許昌令,總攬政務。
曹仁聽到命令,心里雖然有些不甘,卻也只得領命。
荀彧和曹仁隨即開口,臣領命,
曹操接著又道:
拜陷陳都尉于禁為前軍正先鋒,領兵三萬,開赴陳國!另著人調東郡太守夏侯惇前來,拜為前軍副先鋒!
帳下走上來一位威風凜凜的將領,高聲拜道:
拜潁川太守夏侯淵為中郎將,協領中軍五萬!
拜廣昌亭侯樂進為后軍將軍,領后軍三萬!拜都亭侯徐晃為裨將軍,協領后軍!
曹純、曹休、曹真,命你三人任各部曲校尉,督領兵馬!
末將遵命!末將遵命!末將遵命!
曹操高聲令罷,便將腰間的佩劍唰地一聲抽出。
只見一點寒光乍現,曹操手執白刃,指天一呼:
三軍依令行事,未時開拔!
№Ⅰ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