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看著手中兩份軍情奏報,目光陰晴不定。
如今的情勢有了變化,張溫所部被王保保圍在了蘭州,雖說大勝一場,但終歸是動彈不得。
除此以外,自己的部將于光戰死,當得知蘭州被圍的消息之后,于光顧不得向徐達請示,迅速向蘭州方向靠攏,預備和張溫會合,救助友軍。
結果,這恰恰掉入了王保保的圈套之中。
最終,于光所部盡皆戰死,雖說給予了王保保不小的傷亡,但還是令人心痛。
徐達也因此暫時熄滅了救援張溫的心思。
他知道,現在王保保必然已經設好了圈套在等著自己,自己若是真朝著蘭州方向靠攏,那無疑,自己這場仗就輸定了!
按照敵人設想的路子走,想不輸都難。
徐達選擇了拖延,他在西安一方面積極備戰,一方面又派人火速傳達軍情回京。
現如今,還是耗得起的。
這一點,徐達相信張溫,對于自己的部將,徐達有著足夠的信任和信心。
而此刻,朱標則是帶著文武百官來到了龍江,在碼頭上翹首以待。
沒過多長時間,在江面上,一些船只若隱若現,伴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再模糊,逐漸清晰。
到了這最后,這碩大的戰船更是映入了眼簾。
朱標眼瞅著這些戰船,也是兩眼火熱。這些戰船,雖說在后世那就是不值一提,可在這個時代,那就是天花板一樣的存在。
如此艨艟巨艦,試問當今世上,有誰能擋?
自己待會兒見了面,可要和廖永忠好好聊一聊,畢竟這水面上的事兒,還需要多聽他的意見。
廖永忠下了戰船,一眼就看到了最前方的朱標,連忙走了上去。
朱標見狀,也是帶著笑吟吟的臉色迎了上去。
剛一見面,廖永忠就立即單膝跪地拜道:“臣廖永忠拜見殿下。”
“將軍不必如此多禮。”將廖永忠攙扶起來,朱標笑道:“將軍在外征戰不易,先后平定兩廣,可謂是勞苦功高。”
“臣慚愧。”說著,廖永忠也是低下了頭。
朱標則是笑道:“將軍不必過謙,卿的功勞,父皇一直都記著呢,所以才命我特來此迎接將軍。”
“將軍,父皇還在等著我們,我們還是先啟程回京,莫要讓父皇等急了。”朱標侃侃而談,望著廖永忠的眼神中,充滿著和善。
“臣遵殿下旨意。”此刻,廖永忠還是有些拘謹。
他亦是第一次接觸這位太子爺,以往雖說偶爾見過幾面,可終究是常年在外征戰,對于朱標的性子,亦是不大了解。
不過到目前為止,廖永忠感受下來,亦是覺得朱標頗有儲君氣度,相比較起老朱,可能少了幾分剛硬和老辣,卻多了幾分隨和。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返回京城,朱標在路上,亦是不住的打量著廖永忠,和廖永忠相關的還有一個著名事跡,小明王就是被他弄死的。
直接沉尸江底。
說起來,這老朱能做皇上,還多虧了廖永忠給他背的這口黑鍋。這小明王,前期在老朱手里,那自然是有用的。
這韓山童和劉福通最先起義,論資歷來說,這在天下都是排的上號的,而當時的老朱,說句難聽的,屁都不是。
后來韓山童戰死,而老朱的勢力也是逐漸發展起來,這小明王落在老朱手里,就是一張極好的牌。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大義這等手段,老朱又不是不會。
可是,伴隨著天下的梟雄陸續被老朱打敗,鏟除,這些梟雄們死的死,傷的傷,被活捉的活捉,于是,這天下之主的位置就擺在了老朱面前。
而橫在老朱面前,還有著一樁麻煩,就是小明王。
小明王不死,他這個位置就做不得,真要坐上去了,這可就太尷尬了!
所以,這小明王就在此不出意料,不足為奇的淹死在了江中。
做這件事的廖永忠雖說背了黑鍋,但說句實在話,這一般人想背黑鍋,還沒得背呢!
就這么一樁事兒,不是老朱親信之人,有這個機會去做嗎?
這做了,雖說背了黑鍋,可是也有好處的。
這一次,廖永忠平定了兩廣,又有功勞加身,必定能夠撈到一個好的名爵。
廖永忠亦是第一次來到了紫禁城,他看到不遠處的皇宮,心中也是生出嘆服之情,當初,他走的時候,這皇宮還在建設當中。
如今建成,果真是氣派非凡。
老朱率先在奉天殿召見了廖永忠,大肆獎賞了一番之后,又令朱標送廖永忠回自己的府宅,并且直言已經在武英殿設宴,今晚要他前來。
老朱這般厚待,亦是令廖永忠感動不已。
朱標則是知道,這件事和小明王的關系牽扯極大,若非如此,憑廖永忠立下的這等功勞,還當不得如此地步。
沒看見就連他這個太子,也跑前跑后嘛?
先是帶著文武百官去迎接他,接著又將他送回府宅,這現如今,還未有哪個臣子有這般禮遇,或許徐達、常遇春班師回京了,會比這個更加濃重。
回去的路上,廖永忠驀然間看到了功臣廟,當即眼神看向了朱標。
朱標此刻則是笑吟吟解釋道:“將軍,左右現在不是很忙,先到這功臣廟看看如何?”
廖永忠聞言,也是點了點頭。
兩人下了馬車,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巨大的石碑,這座石碑,莊嚴,雄偉,上面的字跡蒼遒有力,乃是老朱親筆所寫,然后命人拓印在這上面。
廖永忠看了一會兒,朱標在一旁解釋道:“將軍,這英烈碑和功臣廟彼此相連,乃是供奉我大明犧牲的這些英烈將士,父皇也已經下令,文武百官,凡是經過此地,文臣需下車步行,武將亦需下馬…”
朱標望著眼前的功臣廟和英烈碑,心中也是充滿了驕傲和自豪,這功臣廟和英烈碑,可是他負責督造的。
雖說這個過程中,有許多事情李善長他們都給代勞了!
可是,這還有一些關鍵事項,都是朱標自己親自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