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8章 則天妹子一計驚滿朝

第(1/2)頁  寧軒閣內人員進進出出,自然是瞞不了侍衛。

  太子很快就得到消息了,這可為他傷神了。

  他以為這小子本事再大,那也不過是才來不足一月。

  以自己的實力,要拿下他,就好比是碗里夾菜。

  可老劉有歌唱得好,那是自以為…

  聽到張豐數著那一連串的名字時,太子爺一聲驚叫。

  “哎喲!哎喲喲!”

  原來太子爺這一激動,竟又想著要下床!

  動了傷口,痛得他叫媽媽娘。

  張豐心思,就這樣子了還不長記性,非要去招惹這十皇子。

  你找死不要緊,可不能讓老子也跟著陪葬。

  太子叫了半天痛,才吩咐其離開。

  命人把紇干承基、張思政找來。

  二人至,太子馬上傳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李安儼、趙節(長廣公主之子)來見。

  眾人忍著藥味和污血腐敗的氣味立于床前,太子將情況說與大家聽。

  侯君集不過是收了太子的巨額錢財而已,加上他與李世民有些積怨,所以從了太子。

  可他也是一代名將,真心不想為此而丟命。

  一拂衣袖,躬身抱拳道:“太子爺膽兒也太肥了,明知此事不可為而為之,那是要掉腦袋的。”

  “李將軍不說說自己的意見么?”

  李安儼名氣不大,可作用就還真不小,太子非常看重他。

  李安儼是頓丘人,本來是隱太子李建成的屬官。

  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敗亡后,李安儼為李建成拼死搏斗。

  李世民認為他非常忠誠,所以特別信任他,命他掌管宿衛,封左屯衛中郎將。

  這可是真正的皇上身邊人,這可是誰都想要巴結的人。

  李安儼與侯君集并無兩樣,只是愛上了太子給的巨客錢財罷了。

  所以他站了出來說道:“此事牽扯出大唐一半名將、重臣事小,關鍵是十皇子進宮,皇上根本沒按程序升殿,而是用老子管兒子的方式,打了頓屁股。”

  此話一出,在場的都知道,這事已經沒有文章可做了。

  太子又道:“杜先生以為如何?”

  襄陽郡公杜荷本是杜如晦的次子,面對太子的問話,這下可犯難了。

  十皇子倒臺,他老子杜如晦是他門人。

  杜如晦若是出事,夷個三族啥的,自己還能獨活?

  太子倒臺,自己性命不保那是小事,一家人也得跟著挨千刀。

  這可真是進退兩難。

  他一聲長嘆道:“事已經出了,現在是想著如何收場的時候了,別想著能把十皇子怎么樣!”

  眾人皆道是,連皇上也讓著十皇子三分,四位國公被其收伏,這么厲害的人物,吃飽了撐著才去惹他。

  “難道這錦繡江山,要拱手讓給一個放羊的小畜生?養了你們做屁用?”

  太子一通大罵,罵著罵著,邊哭邊笑,這會面就此收場。

  魏王李泰密探到消息,將所有人手散開,嚴令除了正常的日常生活外,不得有半點行動。

  吳王李恪隱隱感到此事已經不可收拾,散了食客,關門稱病,不理所有事務。

  李文被困在大營中,守備森嚴,那也大小無事,只得泡茶抄書解悶。

寧軒閣內眾人依舊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愁眉不展,大臣該上朝的上朝,下朝又到這里坐著。

  魏征、杜如晦、程咬金,那是兩夜沒洗腳了。

  武則天和鐘離語以淚以臉,其他宮女們侍衛們,更是大氣也不敢喘。

  可不知什么時候起的,又一首兒歌傳遍了華京的每一個角落。

  “吉星到,木偶跳!皇后興,大唐妙!吉星滅,好人絕!妖風起,路上無行客。”

  李世民散朝回宮的路上,在一拐角處,聽到宮女們悄悄議論兒歌之事。

  連忙傳來問話,宮女們嚇得面如土色,可都說是聽別人說的,

  具體從哪傳來的,她們也不知道。

  前有一首兒歌,直指李文。

  現在又來一首,言里話外,那還是直指李文。

  這小子到底是怎么了?

  李世民心中大疑,擺出一副龍顏大怒,非要一查到底的勢態來。

  可這一路查下去,不到一個時辰,便查出宮去。

  東西兩市,坊里鄉間,四處皆有聽聞,可誰也不知這源頭在哪。

  《西游記》送唐僧也好,魂游地府也罷;斬龍王封門神也好,做七七四十九天水陸道場也罷。

  這些大手筆可都是出自他李世民之手。

  以迷信出名的李世民,對這兒歌民謠,你要他如何不信?

  如果馬上著人去查李文在干什么,摸其底細。

  李文被監視營中,寸步難移,對這一切自是無從得知。

  他還傻乎乎地抄著書,畫著圖,想著以提高生產力來改變天下呢。

  李世民聽了密探的匯報,又聽那張士貴的匯報之后。

  當然認為,李文是不會有任何行動的,因為他分身乏術嘛。

  又有人把寧軒閣的情況報來,李世民更是對李文放心了。

  就在這個時候,有太監前來通報,中書侍郎、黎陽縣公、擔任散騎常侍于志寧殿外候旨。

  李世民一腦子的事,這個于志寧這個時候來,那不是添亂么?

  罵了兩句,可回過頭一想,是不是有什么案情要報?

  難道這事又是太子的搞的鬼?

  想到此處,馬上命人宣見謹見。

  野史中,民間傳言里,知名度不算高的于志寧,那可是有些來頭的人物。

  其本姓萬忸于氏,字仲謐,雍州高陵(今陜西省高陵縣)人,鮮卑族。

  本是北周太師于謹曾孫,中書舍人于宣道次子,地地道道的世家子弟。

  初仕隋朝,授冠氏縣令。

  晉陽起兵后,投奔秦王李世民,出謀劃策,位列秦王府十八學士。

  于志寧至,三呼萬歲,禮畢便奏上一本。

  字里行間,盡是憑直規勸太子的話,并言明其心胸有待放寬廣,要善待兄弟,特別是初入宮的十皇子。

  李世民見其憑直來奏,大喜之。

  賜他黃金十斤、絹帛三百匹,又讓他兼任太子詹事。

  事情查到此處,基本上已經明朗起來,李世民卻是感到無奈。

  昔日玄武門之景還歷歷在目,此際又見兄弟兄弟鬩墻。

  他傷心呀!

  絕望呀!

  趕走所有的太監、宮女,一個人目光呆滯地獨坐著。

  在這個時代里,皇帝就是天,他的一舉一動,萬眾矚目。

  李世民這一通查辦,看似不打緊,這可急壞了三個人!

飛翔鳥中文    大唐熊孩子之皇帝聊天群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