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陽,吳府。
院中四處掛滿白布,中間擺著一口棺材,里面放著小姐吳韻兒的尸體。
嗩吶嗚咽,泣聲四起。
吳庸請來了大悲寺的高僧,來為女兒念經頌法,愿其能順利入輪回,轉世投胎到好人家。
作為后娘的趙娘子,倚靠在門邊,看著院中忙碌而悲傷的眾人,只覺得好笑。
此時只聽一陣喧嘩,卻是有人大步流星闖進了靈堂。
疲憊的吳庸抬頭一看,便看到了偉岸挺拔的李云霄。
“李小緝,你這是?”他停頓了一下,哀嘆一聲,“我早說過,等女兒的后事辦完,我便會向朝廷請罪。”
他以為李云霄是來追究他害死楊大年的事。
李云霄搖了搖頭:“我并非為此而來。”
“那李小緝是來吊喪的?”
吳庸此話方說出口,心里便盤算了一下,不等李云霄回答,便自己否定了。
李云霄眼眸沒有波瀾地道:“我是來驗尸的。”
聽到這話,吳庸大吃一驚,瞪大了眼睛盯著李云霄,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你說什么!”
按大昭的風俗傳統,尸體入了棺材,念了往生經后,再開棺會讓亡靈散逸,乃是大忌。
“驗尸。”李云霄神色鎮定,又重復了一遍。
吳庸又看了看李云霄身后的范達。
范達和他是老相識,現如今提出這種要求,范達也覺得有點過分,于是把視線一轉,不敢與吳庸直視。
吳庸氣得漲紅了臉,用枯瘦的手指了指李云霄:“這案子已經結了,我要讓女兒入土為安,你這時候來驗尸,是存心找我吳庸的不痛快是不是?”
此言一出,吳府內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吹嗩吶的放下了嗩吶,哭泣的也止住了哭泣聲。
只有大悲寺的高僧還穩如泰山,不受外界干擾,繼續念經。
吳府院內,往生經的梵音在回蕩。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李云霄和吳庸四目相對,誰也不愿意讓步。
眼看局面如此,范達暗自感嘆:這位李小緝辦案是把好手,但人情世故卻差了一截。
他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吳大人,我知道要開棺驗尸,犯了忌諱,但這案子還有蹊蹺,不開棺便無法查明真相。”
“蹊蹺?什么蹊蹺?”吳庸雙手負在身后,站到了棺材之前,將其擋住,“你們有蹊蹺可以去別處調查,不準打擾我女兒的清靜。”
吳韻兒是他心愛的女兒,若不是遭遇到這次劫難,他便要將吳韻兒許配給侍郎鄭大人。
鄭大人雖然年紀大了些,有五十多歲,但老成持重,身居高位,深得天后的器重,女兒嫁給他,榮華富貴自不用說。
如今白發人送黑發人,侍郎夫人的福分女兒是無緣消受了,可這最后的一程,他無論如何也要讓女兒走好。
李云霄一字一字地道:“棺材里躺著的不是你女兒。”
此話一出,吳府上下一片嘩然。
吳庸先是詫異,隨即驚恐地盯著李云霄,用顫抖而嘶啞的聲音道:“你說什么?”
此時他將信將疑,心中又憂又喜。
憂的是這棺材里躺的不是自己的女兒,那吳韻兒哪里去了?
喜的是如果這尸體不是女兒的,也許她還活于人世。
李云霄分析道:“因為吳小姐是在十王殿前消失的,所以當十王殿前出現穿著吳小姐衣物的無頭女尸時,我們便理所當然地認為尸體是吳小姐的。”
吳庸激動地問:“難道不是嗎?”
李云霄搖頭:“我們落進了兇手設下的陷阱了。而且不僅這尸體不是吳小姐的,連那頭骨也不是。”
他把目光落在范達身上。
范達知道李云霄是要讓自己來轉述了,便將長安周十娘換頭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吳庸。
吳庸聽完這話,怔然了許久。
“這鬼物真是喪心病狂,竟然奪走了我女兒的頭顱。”他作為御史,心思縝密,又問李云霄,“你為何說這無頭尸也不是我女兒的?”
按理說,頭被鬼物奪走,尸體應該還在才對。
李云霄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吳御史,不知吳小姐的貼身丫鬟現在何處?”
“她?”對于一個下人,吳庸并不會留意,他轉而看了管家一眼。
管家回答道:“上回老爺懷疑是那個丫鬟偷了小姐的金銀首飾,便讓小的把她關起來,現在還在柴房里。”
不知不覺當中,吳庸已經越來越信任李云霄了。
他對管家下令:“把她帶過來。”
過了一會兒,管家帶著那位丫鬟過來了。
她的身上傷痕累累,衣服上還帶著清晰可見的血跡,看來這幾日吳府沒少對她毒打。
此時她見自己被拉到了吳庸面前,以為又要來追究百寶箱里金銀首飾的事,連忙跪下來,對著吳庸磕頭。
“老爺,我真的沒有偷小姐的首飾,求求你放過我吧…”
她聲淚俱下,愁容凄苦,不像是在撒謊。
李云霄走到了她身旁,問道:“我問你,你平日伺候小姐,她身上可有什么特征沒有?”
丫鬟不知道李云霄問這個做什么,想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小姐的后背有塊拇指長的胎記,她因為此,還一直很煩惱,擔心會被將來夫家嫌棄。”
聽到這,吳庸便明白了李云霄開棺驗尸的目的所在。
“吳御史,你看?”范達見吳庸態度緩和下來,試探地問。
這棺材中的畢竟是他心愛的女兒。
吳庸猶豫了良久,又用懇求的語氣對李云霄說道:“我一把老骨頭了,經不起事。能不能告訴我,你有幾成把握?”
李云霄目光堅定地道:“我和范總緝以身上的錦衣擔保。”
范達聽了這話,猛一愣神,說道:“喂,李小緝…”
李云霄見吳庸還在踟躕,只好使出了殺手锏。
“有一件事我之前沒有告訴過吳御史,仵作當時在驗尸的時候發現,這具無頭尸已經不是處子之身。”
吳庸聽到這話,幾乎就要站不穩了,管家忙上前扶住他。
院中的人也都小聲議論起來。
這涉及到吳韻兒的清白名聲。
如果吳庸還不肯開棺驗尸,就只能默認無頭女尸是吳韻兒的。
如此兩難的局面,讓吳庸不得不開棺,以還女兒名聲。
他頹唐地長嘆一口氣,用那渾濁的眼睛深深看了一眼身后的棺材,用低微的聲音道:“開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