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54章發展草原

  檢查著首級,項羽很是失望。

  失望的是,啟民可汗太老實了,直接上前認輸,直接跪下叫圣可汗。

  項羽還能如何,只能是接受了。

  無罪而殺,為不仁;投降而殺,為不義。

  在啟民可汗,跪在他腳下的時刻,項羽已經失去動手殺人的機會。

  項羽很希望,啟民可汗寧死不屈,血戰到底。

  可惜,這位可汗不是。

  還有其他大小部落的首領們也不是。

  很多時刻,他們是欺軟怕硬,當隋朝強大的時刻,很快跪下叫爸爸。

  項羽想要殺人,也是找不到借口。

  心中默念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只是下一刻,又是笑了,這是狹隘的民族主義。

  非我同類,不可靠;難道同類就可靠嗎?

  也不可靠。

漢人,自己殺自己人的案例,還少嗎  況且,傲物骨肉為陌路,竭誠吳越為一體。

  只要他做的好,突厥與隋朝會化為一體的,就好似后世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項羽笑道:“這個禮物,我很喜歡!”

  大軍在前進著,陸續有部落前來朝拜。

  不久之后,隆冬降臨,大雪飄飛,厚厚的積雪將一切都覆蓋。

  蒼茫天地,白茫茫一片,視線所及。

  啟民可汗說道:“大雪之下,很多牛羊會凍死,草原百姓過得很苦!”

  項羽詢問著,啟民可汗回答著。

  沒有詢問大大事情,就是詢問普通百姓的生活。

  項羽道:“普通牧民,可是吃羊肉為生!”

  啟民可汗道:“不可能,除非是貴族之家,可能天天吃羊肉。多數牧民,一家三五口人、若是條件好的,可能還有幾個奴隸,他們正常情況下,也就是養二三百只羊,然后養幾十頭牛,再養個幾匹馬,或許會再養幾頭駱駝,養幾條狗,就這樣了,若是天天殺牛宰羊吃,又是能吃多久!”

  “很多草牧民養羊放牛,可舍不得吃。也就是逢年過節,殺一只羊吃而已。或者是冬季之時,羊凍死了才吃。”

  說道這里,啟民可汗道:“草原之所以叫草原,只因草原三多數地區,只能長草,種不出莊稼。人又不可能吃草,于是養牛羊,牛羊吃草,而人吃牛羊的奶。”

  “草原牧民每天都會擠奶,牛奶、羊奶、馬奶駱、駝奶等。牧民們會吃各種奶制品,比如新鮮的奶打出酥油,或者把奶加工制作奶皮子奶豆腐等等。”

  項羽又是詢問著,啟民可汗回答著。

  一般牧民們養的羊最多,其次為牛,馬只養少數,甚至有些人都只養幾匹坐騎。

  他們放羊養牛,吃奶酪為主,一般吃不起肉,若是無戰事,邊市順暢,還能通過出售皮毛奶酷牛羊等,能過上還算勉強的日子。

  如果邊市不穩,或是邊市關閉,鹽、茶、鍋、碗、針線等成本就極高,日子就更苦了。

  此外,草原牧民也一樣要向貴族、大汗們交稅的,稅收頗重。

  草原上以游牧為主,最怕遇大雪災,一旦早霜大雪,牧草枯死,牛羊凍餓死,那么牧民們就連生存也難了。

  要么各部落互相內訌搶奪,要么就只有南下劫掠中原了。

  草原上,也只有貴族過得可以,至于普通百姓過得很苦,還不如中原的農民。

  項羽沉默著。

  他沒有在大草原生存過,自然也沒想到大草原百姓有多苦。

  對于匈奴,選擇殺。

  對于突厥,選擇殺。

  對于蒙古,選擇殺。

  可殺戮,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項羽嘆息道,根本解決不了。

  當初他出手解決了冒頓,可三十年后,又是匈奴南下。

  這一戰,他擊敗了突厥。

  可戰爭結束了嗎?

  沒有!

  根本沒有!

  雖然對他來說不算什么,為殺而殺,又是有什么用?

  軍事解決,只是下策。

  要用政治解決,經濟解決,才是上策。

  唐朝和親,后世看來是恥辱,可是和親,送來大量的嫁妝,帶來工匠等等,又是促進草原經濟發展。

  宋朝送歲幣,后世看來是恥辱,可送歲幣本質是向草原輸血,減緩草原的困境。

  至于清朝時代,減丁令,減少了人口數量,從而也減緩了人口壓力來;又是用聯姻等,緩解了矛盾。

  解決草原問題,關鍵是讓草原百姓吃飽飯,只要吃飽飯,北方的游牧民族問題就很好解決。

  似乎唯有后世新中國,大量往內蒙古輸血,大量建設,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沒有什么是溫飽解決不了的!”

  項羽忽然明悟道:“中原百姓吃飽飯,天下就安穩,皇位就安穩。同樣,只要草原百姓吃飽飯,就能沒有邊患!”

  如何解決草原溫飽問題,首先,要邊關戶市,公平買賣,打擊欺行霸市行為;其次,要發展羊毛紡織,給草原百姓帶來市場。

  想了很多,都是解決草原百姓溫飽的問題。

  既然他當了圣可汗,就要一視同仁,不僅要解決中原百姓溫飽問題,還要解決草原百姓溫飽問題。

  不久之后,項羽也不在多做逗留,班師回朝。

  浩浩蕩蕩的大軍開拔,向長安而去。

  端坐在馬車上,項羽估算著,只見浩浩蕩蕩的氣運匯聚而來,化為濃郁的紫色,在氣運濃郁到極致的時刻。

  項羽感覺,飄飄欲仙,似乎要羽化飛升一般。

  時間流逝著,眨眼之間七年過去。

  自大敗東突厥后,天下少有戰事,大隋一片平靜,項羽在清理著世家,治理著土地問題。

  在一系列手段之后,世家被削弱了很多,百姓的日子好了很多。

  同時,項羽對草原一些政策,也開始實行起來。

  隨著羊毛紡織的發展,很多草原百姓日子好過了很多,即便是遭遇了白災,也能安穩過下去。

  又是打擊奸商欺壓草原百姓,倡導公平買賣。

  草原在發展著,也安穩了很多。

  可項羽覺得不夠,又是讓中原一些圣僧,到了草原不到,于是佛教在草原流傳開來。

  通過佛教,減少了草原人口,實現了減少丁口,控制人口數量,也緩解著人地矛盾,算是古代版的計劃生育。

閱讀本小說

飛翔鳥中文    開局楚霸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