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映巧感覺,這個家,其實,也還不錯!
出了這樣的事,大家都在盡力地想辦法,而不是消極地應對。哪怕是她一直都有意見的吳氏,也沒有添亂。
至于老三,雖說人懶,但是,最近干活也挺賣力的。
陳旦旦也加入到了勞作的行列之中。
所以,這個時候,老大傷了,倒還是有勞力的,不至于真的沒人干活了。
接下來的幾日,蘇映巧便讓老大好好養傷,自己也開始下地干活了,怎么勸也勸不動。陳老太太的身體底子還是不錯的,所以,在適應了勞作強度之后,蘇映巧也就覺得沒那么辛苦了。
在陳家,全家老小全部出動,下地干活,倒是難見!
村里的人們見了,也都是嘖嘖稱奇。
連續干了幾天的活,蘇映巧感覺,這樣下去也不行,種地真的只能餓不死,想要掙錢還是挺費勁的。
她必須得想出個什么適合發展的新路子!
民以食為天,她覺得,在這樣的時代,要想掙錢,還是得從吃的入手,至于其他領域,都是很難的。
于是,她想到了美食。
在這邊待了兩個多月,去過鎮上,還有縣城,她發現,這個世界的食物非常單調,很多食材明明有很多種好吃的做法,但是,人們普遍不懂,來來去去就那些做法。
也是,這個時代,人們追求的是溫飽,只要能飽肚子就行,所以,對食材的開發是很有限的。
蘇映巧自己雖然沒做過美食,但是,她見過啊!
在現代,她可是一枚正經的吃貨!
很多好吃的東西,她都有品嘗過!
而且,對美食也算是有一點業余的研究!
盡管沒做過,但是,憑著記憶,一些不是很難的美食,她覺得自己還是可以做出來的。至于那些難度較高的,只要不斷摸索,也不是真的做不出來,可能就是得在這上面多花費點時間與精力。
想法是有了,但,也有難題。
就家里一貧如洗的情況,想要做美食,也得有食材啊!
就菜園子里的菜,也就勉強夠家里吃!
然后,她想到了山上長著的野花生,對她來說,倒是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不需要付出成本!
唯一的問題就是,花生還沒有到收獲的季節,還得等上一段時間。
她覺得,還是等吧。
其實,也不遠了,這都七月下旬了,再等一個月,花生便可以收獲了。到時候,試著將花生拿來做成小吃,然后拿去賣,看看效果怎樣。
她也奇怪,這個世界,居然沒有發現花生能吃,也不知道自己跑到什么朝代來了,印象里,花生好像是明末傳入的?
也就是說,這可能是在明朝?
看服飾,還挺像!
反正,肯定不會是清朝!
畢竟,沒人留那種辮子!
只是,既然是傳入的,應該知道能吃才對啊!
為什么山上長那么多,都沒人發現呢?
給她的感覺,就不像是從外域傳入的,而是這里本身就長有的,只是人們沒有留意,所以也就沒有發現。
她摸索了老太太的記憶,根本看不出來這是什么朝代,好像百姓也根本不關心這是什么朝代?
根據這里使用的文字與服飾什么的,她覺得,是明代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要不,就是平行時空,架空朝代?
這日,到鎮上買鹽,她試探地打聽了一下,“老板,我們現在的這個朝代,是什么朝代啊?”
賣鹽的老板用奇怪的眼神看她,“什么朝代?”
是啊,什么朝代!
想了想,老板竟然也答不上來!
蘇映巧:“…”
看來,和平時代太長了,人們都忘記了,自己是在什么年代了。
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生活的這個地方太偏僻了,人們的見識也是有限的,而且,對百姓來說,只要天下不亂,誰又管你是什么朝代呢?只要日子過得安穩就可以了!
一連問了好幾個人,都沒有回答上來的!
這讓她頗感無奈!
連想弄清楚自己是在什么朝代,都這么難的嗎?
轉了轉,路過一個學堂的門口,剛好碰見黃大材帶著孫子黃越來學堂,不由過去打了招呼,笑著道:“喲,村長,這是帶黃越來念書啊?”
黃大材看了過來,見是她,不由點了下頭,道:“是啊,阿越年紀不小了,也該讓他來念書了。”
跟著問:“張氏,你來鎮上干嘛?”
蘇映巧道:“家里快沒鹽了,來買點鹽回去。”
話說,這里的鹽,真它娘的貴!
一斤都要三十文!
都夠買兩斤肉了!
黃大材跟她叨嘮了兩句,就帶黃越進學堂去了。
蘇映巧在那里看著他們跨入學堂,不由想起了陳旦旦,也不知道那小子有沒有讀書的天分,若是以后掙了錢,可以考慮也送他去學堂念書,不然,家里都是一群文盲,得培養個知識分子才行。
不過,轉念想起入學堂得是五等民及以上,她又頭疼了。
當然,讓陳旦旦入學堂的事兒,她也只是突發奇想而已,考慮到現狀,現在還不是想這種事的時候,先賠了宋家的那二兩銀子再說吧!
等賠了銀子,還得為老二、老三的婚事考慮呢!
她覺得,等辦完這些,陳旦旦估計都已經過了適合入學的年紀了…
此外,想入學,還得把戶籍的等級提上去!
這也是一筆錢啊!
在學堂面前發怔了一下,忽然,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娘,你怎么在這里?”
她抬頭一看,見是個女子,身邊還跟著兩個小孩,不由又是怔了一下,這不是嫁出去的那個女兒,陳小花嗎?
穿越至今,她還是第一次見陳小花!
當初陳老太太“過世”,陳家并沒有通知陳小花,所以,當時,陳小花不在場。
“原來,是小花啊…”想起陳老太太當初是將陳小花“賣”給鄭瘸子的,此刻見了女兒,蘇映巧不由覺得有點尷尬,“我、我是來買鹽的,剛好路過這里,你…”
目光瞥向了陳小花身邊的兩個孩子。
這,她的外孫?
陳老太太的記憶里,是有這兩這個外孫的:一個叫鄭少弘,是哥哥,十三歲;另一個是弟弟,叫鄭少杰,十歲。
“快叫外婆。”陳小花盯了兩個兒子一眼。
很顯然,鄭少弘與鄭少杰并不太情愿,猶豫了一下,才勉強地喊了聲“外婆”。
蘇映巧看得出來,這兩個小孩很不喜歡她這個外婆,大概是陳老太太給鄭家的印象不太好,所以…
蘇映巧干笑一聲,道:“好久不見,都長這么大了。”
兩個孩子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她,讓她有點不大自然,
陳小花看著母親,抿了下唇,道:“跟阿海商量了一陣,覺得孩子不小了,所以,想了想,打算讓他們來念念書,反正在家也沒什么事,不如去學堂念書。因為阿海沒空,所以,我就帶他們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