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四十一 神特么的我朋友

  房玄齡聽到魏征這話不由得一愣,臉上也帶著幾分難以訴說的神情開口問道,“玄成,你莫不是在說笑?”

  誰料魏征微微搖頭,看著房玄齡苦笑著說道,“老夫本來也不愿意承認此事,可是如今一切難道玄齡沒有看到嗎?”

  “先是水稻雜交,緊接著琉璃,閹割豬,現在又是以數據數據結合從而尋找問題。”

  “這那一種不是改變我大唐的行為。短短數年,我大唐從一貧如洗變為了現在每年戶部千萬稅收,這若是流傳到他國,老夫實在不敢想會發生什么。”

  這話一出,房玄齡等一眾文官紛紛沉默了下來,而程咬金一群人則是如同丈二的和尚一般摸不著頭腦。

  李二也被魏征這番話震驚到了,心里對格物重新下了定義,此學問乃是國之利器,必須嚴格保密。

  長孫無忌則是不由得眉頭微蹙。

  他心里也不由得提起了警惕,要知道長孫家和那些世家是一樣的,都是依靠儒家立足的。

  若是這格物沖擊的話,那他們豈不是也要被淘汰掉了。

  不過,儒家從漢武立足成為中原王朝的治國思想,格物想要在一朝一夕沖擊其地位不大可能。

  等到格物勢力不斷壯大,他們肯定會沖擊朝堂挑戰儒家的地位,到時候陛下就不得不進行改革。

  即便陛下不進行改革,那下一位皇帝也會進行的。

  要知道李承乾可是受韓元影響最為大的。

  難道真的要變天了?

  “你們瞎想什么呢,格物不過是對于壯大國力有用處,至于治國還需要看儒法并行。”

  韓元看著一群大佬一副頹廢的模樣,生怕他們想不開,連忙開口解釋道。

  “千百年流傳的儒家那里有那么輕易的頂替掉,再說了,我師父曾經說過,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對國家都有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

  “這儒家就相當于文科,文科教育人心智和品德,理科則是著重實際,用來增強國力。”

  “當真?”

  眾人一臉火熱的抬起頭望著韓元。

  “你們愛信不信,騙你們我有什么好處啊?”韓元沒好氣的翻了翻白眼。

  韓元站起身朝著房間走了過去,留下一群大佬大眼瞪小眼的。

  “陛下——”房玄齡看了一眼李二,輕輕開口道。

  李二抬起頭看了一眼房玄齡,輕笑了一聲,“行了,你們的意思朕知道,方才韓元不是說了么。”

  “再者朕也不想把所有的事情全部解決,有些事情就交給兒孫們去折騰吧!”

  李二正說著話呢,一個盒子模樣的東西丟了過來,李二連忙伸手接了過來,“元兒,這是何物啊?”

  李二拿著木盒子翻看了起來,一臉的好奇,難不成這又是韓元新折騰出來的東西?

  “沒什么東西,就是我和孫神醫重新將十八味地黃丸改良了一下,現在變成三十六味。”

  “我們的口號是,他好我也好。”

  韓元眉頭一挑,那臉上的笑容要多淫蕩就有多淫蕩。

  “哈哈哈,好東西,陛下給俺老程來一瓶。”程咬金聽到韓元這話,雙眼直冒光,湊到李二面前憨笑著,那目光卻是離不開李二懷里那木盒子。

  “你著急什么啊,你不是說你身體好的很么!”李二拍了一下程咬金那伸出來的手,沒好氣的說道。

  “陛下,您不能這樣啊,當年老程可是救過你命的,咱們可是兄弟啊!”程咬金見到李二那模樣,連忙開口說道。

  “哈哈哈——”韓元看著兩人的模樣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眾人:“???”

  韓元見到眾人的目光都投到了自己身上,連忙擺了擺手,“我只是想到了一句話。”

  “哦,什么話?”一旁的魏征有些好奇的看著韓元問道。

  “天下哥們四鐵,同過窗,扛過槍,分過贓,女票過女昌。”韓元看著程咬金笑呵呵的說道。

  “啪!”

  “就是,陛下您瞧瞧,韓元說的多對啊,咱們這四件事情什么沒有干過!咱們這關系沒的說!”程咬金立馬也明白了韓元這話,立馬對著李二說道。

  這話一出,李二嚇的渾身一哆嗦,差點懷里的木盒子沒掉到地上。

  “程知節,你胡說什么,朕乃是一國之主,怎么可能做這事情!”

  程咬金聽到這話,也頓時反應了過來,連忙改口道,“沒有,沒有,可能是臣記錯了,那可能是我一個朋友!”

  神他媽的朋友!

  韓元在一旁早就笑的合不攏了嘴。

  李二見到程咬金如此識相從木盒子里取出一瓶直接丟給了程咬金,那程咬金接住之后,如同跟拿著什么絕世珍寶似的,小心翼翼的。

  “陛下,不是俺吹牛,俺這身體雖然沒有您身體好,但是也是數一說二的。”

  “這藥俺可不是自己用的,是給我朋友帶的。”

  程咬金嘴上說著,可那反應很是誠實,直接塞進了自己的懷里。

  “噗!”

  韓元實在是憋不住了,直接笑了出來。

  程咬金還一臉懵逼的望著韓元,“韓元啊,你這笑什么呢”

  “不是,我想到了一個梗。”

  “梗?”

  眾人一臉呆滯的望著韓元,他們今日已經不止一次的懷疑自己的智商了,怎么說的話他們都聽不懂呢?

  韓元看著眾人一臉疑惑的模樣擺了擺手解釋道,“梗就是笑話,或者調侃。”

  “原來是這樣啊。”眾人這才恍然大悟了起來。

  “對了,元兒你有沒有想擔任院長的想法啊?”李二沉吟了片刻,看著韓元開口問道。

  “院長,我看我當怡紅院的院長還差不多,教書育人的話就算了。”韓元連忙擺了擺手,閑著沒事裝個逼就算了,這真要一直教書育人,自己還真堅持不了。

  “韓元,話不能這么說,你這格物在別人看來就是邪魔歪道,難道你不想證明一下給別人看看嘛?”房玄齡也開口說道。

  “無所謂,別人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韓元伸了伸懶腰,一副不在乎的說道。

  “難道你不想見到你師門的東西在大唐大放光彩?”杜如晦看了一眼韓元,開口道。

  “師門啊——”

  韓元嘆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說實話,來了已經快將這么久了,前世的東西也基本忘記的差不多了。

  不過若是把前世的東西搬過來,應該很有意思。

  “再說吧。”

  眾人見到韓元有些松口了,連忙趁熱打鐵道。

  “韓元啊,此事怎么能等呢,你現在把格物壯大起來,也是為大唐出一份力啊。”

  “就算你不愿意上朝堂,這也是一種方法啊!”

  眾人紛紛開口勸解道。

  李二眼神閃爍,自己之所以提議讓韓元自己創辦一所學院是為了大唐,而這些大臣則是心照不宣的支持了起來。

  很明顯每個人都各懷心思。

  不過,對于王朝沒有什么壞的影響,他也不介意施恩于他們。

  “是啊,韓元好人做到底。你都幫朝廷改良了科舉制度,再創辦一所格物學院,到時候我定然全力支持。”魏征看著韓元一臉正經的開口說道。

  韓元望著眾人一臉急切的模樣,無奈的搖了搖頭。

  “行吧,回頭我規劃一下。”

  “甚好,這回頭我把我家那逆子送過來給你當第一批學生。”李道宗立馬笑著摸著胡子說道。

  “某也是,某家老二也閑著沒事。”

  “還有我家的......”

  眾人紛紛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一頓飯吃到了傍晚時分,一大群大佬喝的醉醺醺的。

  程咬金和尉遲恭兩人更是喝的當場跪在地上抱著要學著劉備三兄弟來一個柳樹結義。

  最后還是一群大佬苦笑著把兩人拉開了。

  在和韓元商定好學院事情之后,李二直接把事情丟給了魏征,讓他物色幾塊好地方,專門用來建造學院,總之韓元要什么,李二就給什么。

  不管怎么著,這格物學院必須辦起來。

  那群大佬更是三天兩頭的往韓元家里跑,整天催著韓元盡快拿出來一個章程。

  就在大唐君臣準備擼起袖子大干異常的時候,一份文書直接打亂了眾人的計劃。

  一份邊關的急報送到了李二的桌案上。

  吐蕃派遣來了一堆使者團隊,想要和大唐進行友好交往,互通有無,而且表明了這個使團是吐蕃王朝的使團,手中更是有吐蕃國王的國書。

  現在他們還停留在邊關,等待著李二的發話。

  李二望著面前桌案上攤著的那份國書臉上露出了疑惑,這吐蕃怎么想起來派遣使者了呢?

  前段時間派遣了士卒下山掠奪,被邊關的將士剛打退,這就排遣使者來了。

  難不成來探查我大唐的虛實?

  若書不讓他們來的話,天下諸國如何看待自己,若是放行的話,這群人又不知道懷著什么心思。

  現在邊境突厥覆滅,吐谷渾覆滅,唯一存活的便是這個吐蕃,自己并不是沒有考慮出兵吐蕃,但是他們地理位置太過于優越了。

  大唐的將士登到了一半就已經體力不支了,甚至出現了大面積將士昏迷的情況。

  李二便放棄了出兵征伐吐蕃的想法了。

  “王德,去把齊國公等人傳來。”李二對著站在一旁的王德擺了擺手。

  不過半個時辰,眾人便急急匆匆的來到了御書房。

  李二坐在高堂之上閉目養神,下面先來的長孫無忌等人則是面面相覷,他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讓李二這么著急把他們召集而來。

  等到最后一人李靖一瘸一拐的來到了御書房之后,李二睜開了眼睛,把邊關傳來的急報讓王德傳給了大臣們閱覽一番。

  “諸愛卿對于吐蕃來使,你們可有什么看法?”

  魏征先是整理了一下衣冠隨后站了出來,拱手拜道,“陛下,不管吐蕃此番前來目的為何,我大唐都不該拒之門外,此與禮不合。”

  “我大唐國力蒸蒸日上,萬國來使,我大唐都應當以平等態度對待,自有儒雅氣度,既然吐蕃展現了友好之意,我大唐應以禮待之,方可顯示我大唐上國。”

  李二微微頷首,魏征說的話并不是沒有道理,雖然雙方有些摩擦,但是對方既然展現了友好的態度,自己豈能再拒絕。

  “陛下,臣也是這么認為的,吐蕃不過偏居一偶,即便他們來到大唐有什么想法,也只能放在肚子里。而且臣以為吐蕃此舉絕對不是為了生事端而來的。”

  “我大唐剛滅吐谷渾,吐蕃豈能不懼!”

  李二微微頷首,但還是有些顧慮,“話雖是這么說的,只是朕還是有些不明,數月前,吐蕃襲擊我邊境被擊退,現在突然派遣了使者,實在讓朕有些費解。”

  李二這番話一出,杜如晦便站了出來。

  “陛下的擔憂不無道理,吐蕃此舉確實有些不妥,但我大唐不畏懼,此番他們有何目的,也是未知。”

  “但臣覺得雖然吐蕃派遣了使者,但是邊境仍需多加警惕,若是吐蕃有什么異動,當以雷霆之勢處理。”

  “使者可以來,邊關必須加強。”

  眾人聽聞之后,微微頷首。

  國與國之間的來往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特別是吐蕃,這是大唐第一次和吐蕃進行交流,牽一發而動全身,他們不得不多慮。

  眾人發表完意見之后,把最后的決定權交給了李二。

  李二坐在高堂之上全身放松的靠在椅子上,閉著眼睛一言不發,也不知道再思考著什么。

  “吐蕃乃是番邦大國,如今更是統一建立王國,其勢力不容小覷,而我大唐數年征戰,如今更是穩固發展之際。”

  “不易再生事端,不管其前來為何,萬萬不可懈怠。若是善而來之,則善之報以,若惡而來之,則以雷霆擊之。”

  “是,陛下。”眾人聽到李二這話,紛紛齊聲拜道。

  “既然如此擬制吧。”

  “讓其入唐,同時派遣百人與之同行護衛使團安全,,命令沿途各州府道不得阻攔。”

  “同時傳令給守邊之將,命其嚴加防守,切勿松懈。”

  “任城王負責此次接待之時,在吐蕃使團抵達長安之前務必將一切禮儀安排妥當,不得有誤。”

  “同時命京兆府和金吾衛,確保長安治安問題,若是出了什么差錯,朕定斬不饒。”

  “臣遵旨!”

  群臣行禮拜道。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zhhtxt

飛翔鳥中文    天唐好駙馬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