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就比我早生幾天么,威風什么

  就在一群大佬因為坑了程咬金一頓飯正開心的時候,遠在西北邊境的大唐軍隊正在不斷的合攏起來。

  李靖讓隊伍停了下來,他眉頭緊蹙,一連追擊了數天,雖然一路上有吐谷渾的痕跡,但是始終未曾見過人。

  他已經開始猶豫了起來,當然并不是猶豫繼續不繼續追擊,而是猶豫著要不要將大軍分開齊頭并進搜索。

  薛萬徹和薛萬均兩兄弟來到李靖的身邊,開口問道,“大總管,怎么了?”

  李靖望著那連綿起伏的山峰臉上露出一絲的糾結,“無事。”

  兩人聽到這一話猛地一怔,隨后對視了一眼,眼神之中滿滿的無奈。

  這位大總管的確是一代軍神,但是就是太過于謹慎。

  就拿侯君集那一路大軍來說,他們從離開就兵分了數路,同時搜索,而這位軍神,則是帶領大軍一同前往。

  這就導致了大軍行軍速度太慢,而且效率低下。

  正當兩人打算回去的時候,李靖忽然轉過頭,對著薛萬均兩兄弟說道,“去吧,所有的將軍召集過來,我有要事吩咐!”

  “是。”

  兩人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抱拳轉身離去。

  不一會,十幾位將軍便全部聚集到了李靖身邊,李靖環視了一圈,然后開口道,“諸位,這一路上本帥也想了許多,從這里開始,我們便兵分三路齊頭并進。”

  眾人聽到李靖這話頓時露出了喜色,他們早就想這么干了,可惜在這位大總管手下,他們哪敢提議啊!

  “薛萬均,薛萬徹。”

  “末將在!”兩兄弟抱拳站了出來。

  “你二人率領一路軍從左進行搜索,切記不可離另外兩只隊伍太遠。”

  “末將遵命!”兩人鄭重的抱拳應聲道。

  “薩孤吳仁你帶領剩下的人從中行軍,切記不可脫離隊伍。”

  “是將軍!”薩孤吳仁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抱拳應了下來。

  從他的稱呼中就能看出來他便是一直跟隨李靖的將領,而他更是深受李靖信任。

  “其余人隨我從右路搜索。”李靖把目光投下剩余的人身上,然后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諸位小心行事。”

  “是,大總管!”

  眾人抱拳齊聲喊道。

  一番安排之后,大軍立馬兵分三路,分別從左中右齊頭并進。

  薛萬徹和薛萬均兩人帶著人馬沒有絲毫的停留一路狂奔。

  根據他們的經驗來看,吐谷渾應該是兵分數路逃竄,不然他們行軍速度不可能這么快。

  “哥,你說伏允那老東西是不是獨自逃跑了,畢竟那些狗屁大汗都是膽小鬼,這一路而來我也看了,他們留下的痕跡都是新鮮的,應該沒有走多久!”薛萬徹揮舞著馬鞭,望著一旁的薛萬均開口說道。

  薛萬均微微頷首,望著前面一片凹陷的山谷舉起了手臂,他眉頭微皺望著不遠處的山谷。

  “怎么了,哥?”薛萬徹望著出神的薛萬均開口問道。

  薛萬均并沒有言語,而是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面前不遠處的山谷,蹙著眉頭說道,“從離開大軍之后我就心神不寧,如今到了這里我更加不安了,我覺得可能有問題!”

  這話一出,薛萬徹頓時樂了起來,一臉古怪的說道,“哥,你以為你是娘們呢,還感覺呢,伏允這老東西估計都不敢停,早就跑了!”

  “快走吧,這可是搶功勞的機會啊,別耽誤了!”

  薛萬均并沒有聽薛萬徹的話,而是轉身對著一旁的校尉說道,“你去帶幾個人看看前面什么情況!”

  “是,將軍!”那校尉點了點頭,舉著馬鞭說道,“你,你,還有你們幾個,隨我來!”

  被點到名的士卒紛紛揮舞起了馬鞭追隨著校尉的身影直奔山谷而去。

  “哥,不是我說你,現在你怎么變得膽子這么小了,疑神疑鬼的!”薛萬徹望著那離去的探馬,沒好氣的說道。

  “你懂個屁,不會動腦子就閉嘴!”薛萬均望著那山谷正思索著,薛萬均一個勁的在他耳邊嘀咕著,氣的薛萬均轉過頭舉著馬鞭就要抽薛萬徹。

  嚇的薛萬徹連忙拉著韁繩退了幾步,縮了縮脖子。

  哼哼,不就比我早生幾天么,威風什么!

  不過他也就是在心里嘀咕幾句,并不敢明說,自己這位哥可是個狠人,自己都不知道被他揍了多少次了。

  不過一會的功夫,那校尉便帶著一群探馬飛奔而回。

  “將軍,前方安全。”

  “嗯。”薛萬均微微頷首,可是那緊鎖的眉頭始終沒有松開。

  薛萬徹再也忍不住了,再次拍馬上前,“哥,都說了安全,咱們還不走嗎?”

  薛萬均微微搖頭,目光依舊認真的掃描著山谷的每一寸土地。

  “你還記得韓兄弟在我們走時候說的什么嗎?”

  薛萬徹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后摸著頭盔憨笑了起來,“哥,你知道俺這個人,記性不好的!”

  薛萬均狠狠瞪了薛萬徹一眼,然后沉聲道,“韓兄弟提醒過我們,行軍謹慎,一旦感覺蹊蹺,必須查清楚在行軍。”

  “而且還強調是行軍過程中。”

  “可,這不是很正常么,都是這么交代的啊!”薛萬徹一臉不明所然的說道。

  “別人這么說只是客氣,韓兄弟這么說是肯定有所指的。”

  “要知道韓兄弟可是給皇后逆天改命過,而且算出了突厥的事情,既然他告誡我們兩兄弟,那肯定是算到了什么。”

  “俗話說天機不可泄露,韓兄弟想必也是提醒我們!”

  薛萬均還是有些不放心,向薛萬徹解釋之后,便喚過旁邊的向導。

  “可還有別的路,咱們繞過這道山谷!”

  那向導思索了一下,微微搖頭,“將軍,附近就這么一條道路,其他的道路都是懸崖峭壁,無法行軍!”

  薛萬徹看到自己三哥如此的認真,也不由的認真了起來。

  雖然他一向懶得思考,但是他也知道謹慎行軍是好事。

  “三哥,我帶人再去看看!”薛萬徹開口道,沒等薛萬均同意便直接帶著一隊人馬直奔山谷而去。

  “胡鬧!”薛萬均臉上露出一絲的擔憂,但還是忍住了。

  這次就在薛萬徹剛進入山谷的時候,山谷上方忽然冒出了一群人。

  薛萬均瞳孔猛地一縮,急忙大喊道,“老四,撤回來!有埋伏!”

  “嗯?”薛萬徹隱約聽到自己三哥在叫自己,有些疑惑的轉過頭去。

  之間薛萬均正對著這邊大喊著什么,他拉過旁邊的一個校尉,開口問道,“你聽到我三哥喊什么了嗎?”

  那校尉側耳聽了聽,微微搖頭,“將軍,聽不清,離得太遠了!”

  “俺就說這沒有什么事情吧,俺三哥就是被韓兄弟給忽悠到了!”薛萬徹拉了拉韁繩,放慢了步子。

  “嗖!”

  就在眾人逐漸放松警惕的時候,一道音爆聲赫然響起。

  薛萬徹頓時渾身毛骨悚然起來,這聲音他再熟悉不過了。

  他征戰沙場數十年怎么可能不熟悉弓箭發出的聲音呢。

  “快撤,有埋伏!”

  薛萬徹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大聲怒喊道,緊接著手中的長槍掄了起來,在頭頂形成了一個車轱轆。

  那些頭頂的利箭一接觸到那長槍立馬被彈飛了出去。

  一時之間竟然沒有一支利箭從他頭頂穿過。

  可是他身邊的士卒就沒有那么好的功夫了,一陣箭雨直接將其射的人仰馬翻。

  瞬間數十人倒在了地上,還有不少的士卒被利箭射中了手臂和腿。

  “快撤!”

  薛萬徹那雙眼睛瞪得如同銅鈴一般,怒聲吼道,他拍馬往前沖了幾步,替手下的士卒斷后了起來。

  那箭雨一陣接著一陣就如同暴雨一般,不斷的砸向薛萬徹。

  就在薛萬徹快要力竭的時候,薛萬均單槍匹馬闖了進來,揮舞著長槍替薛萬徹擋著箭雨。

  “老四,快走!我斷后!”薛萬均轉頭對著薛萬徹喊道。

  “三哥你小心啊!”

  薛萬徹沒有一絲的猶豫,忍著酸痛揮舞著長槍沖向山谷口。

  他不敢有絲毫的拖延,他知道自己已經快要力竭了,就算留下了也是拖累自己三哥。

  自己早一點出去,自己三哥便能早點離開!

  即便薛萬徹武藝再高強,還是有幾只利箭穿過那揮舞的長槍朝著他身上飛去。

  他眉頭一皺,直接硬抗,直接沖出了山谷。

  他摸了一下臉,被利箭已經擦出了數道口子,身上倒是無礙。

  身上的魚鱗甲可不是擺設!

  就在薛萬徹快要沒有耐心的時候薛萬均如同一道利箭一般沖出了山谷。

  薛萬徹立馬拍馬迎了上去,“三哥,你沒事吧!”

  薛萬均看了一眼薛萬徹并沒有發現有什么致命的傷口這才松了一口氣,“沒事,此地不宜久留,快往后撤!”

  兩人帶著的大軍往后退了數十里,這才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薛萬徹望著身后正在處理傷口的傷兵,一臉的慶幸,“還好三哥你謹慎,要不然我們今日全部要交代這里!”

  薛萬均微微搖頭,臉上露出一絲的敬佩,“不是我謹慎,而是韓兄弟的功勞。”

  “他提醒我兄弟二人,結果我兄弟二人便真遇到了埋伏,想不到韓兄弟竟然算的這么準!”

  要是說之前的薛萬均還有些疑惑,那現在他心里早就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薛萬徹也狠狠的點了點頭,望著不遠處的山谷,長出了一口氣。

  “韓兄弟可算是救了我們一條命!”

  “對,老四記住了,我們兄弟欠韓兄弟一條命!”薛萬均伸手拍了拍薛萬徹認真的說道。

  薛萬徹狠狠的點了點頭,“三哥你放心,俺遲早要還韓兄弟的!”

  薛萬均微微頷首,再次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的山谷。

  “你去通知其他兩路,讓他們小心埋伏!”

  站在薛萬均身邊的校尉點了點頭,立馬翻身上馬,朝著后面直奔而去。

  在青海湖南側有一座形狀奇特的山脈,山上黑石嶙峋,巖脈蜿蜒,周圍巨大的巖石皆成圓形,酷似隕石分布,一條崎嶇小路不見盡頭,這便是曼都山。

  薩孤吳仁自從離開打大軍之后,一路追擊,很快便尋得了吐谷渾的蹤跡,他們一路追擊,終于在曼都山堵住了吐谷渾的主力了。

  看規模至少有一個名王。

  薩孤吳仁望著不遠處紛亂的吐谷渾的隊伍臉上露出了笑容。

  嘿,你們這群狗東西,總算是讓老子逮到了吧!

  薩孤吳仁望著那群已經集合起來的吐谷渾軍隊,召集了手下的將軍。

  “看來那群狗東西不打算跑了,其他的我也就不說了,能不能撈到功勞就看這次了。”

  “根據我推測,這里面至少有一個名王,咱們這次賺大發了!”

  “名王?好家伙,沒想到咱們還能遇到一條大魚!”一聽到這兩個字,那群將軍眼睛頓時綠了起來。

  吐谷渾國的官制有兩個不同的階段《舊唐書,吐谷渾傳》載‘其官初有長史、司馬、將軍,約自夸呂以來“有王公、仆射、尚書、郎中’在夸呂時代以前,吐谷渾最高首領往往自號某某將軍,某州刺史或某王,史書稱之為大人或將。其下有將軍、長史‘司馬、博士、侍郎、別駕等佐官。除最高首領得稱王外,其他人未見有王公之稱,小王除外,僅有別帥、渠帥、部大等。

  但是自從夸呂始自號可汗后,可汗子弟和有功貴族等被稱為王者開始出現,且數量可觀。史書中除籠統稱名王《漢書·宣帝紀》注名王者,謂有大名以別諸小王也外,還有不少冠以地名或雅號的,如南昌王、高昌王、龍涸王、定城王、鐘留王、廣定王、高寧王、趙王、威信王、嵬王、尊王、大寶王、天柱王等等。稱公者僅見洛陽公一例這些王公都率有自己的親兵,領有自己的部落,每個名王所統部落大體千戶左右。

  名王并不是中原王朝中的王爺,而是一個大致的概括,但是對于他們來說,這絕對稱得上是一條大魚!

  “將軍,下令吧!”

  眾人紅著眼,一臉火熱的盯著遠處紛亂的隊伍。

  誰要是能夠斬殺這名王,等到回到了長安,怎么說陛下都要給個爵位!

  這可不是人頭,而是爵位和錢財啊!

飛翔鳥中文    天唐好駙馬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