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層天牢內,托塔天王李靖望著與自己一同泡在弱水之中的四大天王,面露悲戚。
自封神大劫以來,他在天庭的地位如日中天。
肉身成圣的自己手握重寶,在天庭算得上上層戰力,人人敬畏,就連那些大羅金仙都要給他三分薄面。
可如今,這算什么事?
“這該死的方毅,讓本天王受此折磨,他日我必百倍奉還!”
李靖咬牙忍受著體內傳來的陣陣空虛感,對方毅的恨意更盛三分。
弱水獄,顧名思義,此獄乃是引天河弱水精粹打造,配一千零八十根萬年寒鐵鎖鏈。
神仙一入獄中仙力便會被弱水消融,連不滅仙軀都會被溶解,一身道果逐漸崩滅,最終化為凡人,痛苦而死。
“方毅,你不得好死!”
李靖感知到自己的道行在不斷消失,他再度破口大罵道。
弱水獄外,方毅使勁掏了掏耳朵,大聲問道,“你說神馬?慘叫聲太大了,我聽不見。”
話畢,方毅揚長而去,留下罵罵咧咧的李靖和四大天王。
“宿主完成任務,發放獎勵中。”
蹭蹭蹭,方毅只感覺自己的修為宛如坐飛機一樣飆升,幾乎要越過了玄靈上仙,直逼金仙境!
霎時間天地失色,雷云涌動,仙道金蓮綻放,天地降下無窮雷光。
九重天雷降!
十二道紫霄神雷落!
三十六道天火鍛體!
七十二重靈泉淬魂!
九十九朵祥瑞云綻放!
晉升,混元金仙!
混元金仙,凝頂上三花,聚胸中五氣,得長生果位,百劫不滅,邪魅難侵!
整座天庭都為之震動,就連兜率宮中坐的太上老君都側目看了一眼方毅。
“我的天吶,進階金仙便天綻九十九朵祥云?這是何等天資?我天庭將大興!”
剛出發的東王公頓時心生感嘆,其余神仙也感慨萬千。
方毅自然不知自己進階引起了如此大的轟動,他此時正在研究手中的五彩神光。
孔宣的成名絕技,曾以大羅金仙巔峰的實力擊敗過準圣陸壓道人!
這是封神大劫中唯一一位無厲害法寶,僅憑神通幾乎達成圣人以下單挑無敵的猛人。
他的本命神通,自然非同一般!
方毅對個獎勵表示美滋滋。
從這一刻開始,原本上班咸魚的他,開始逐漸喜歡上了加班?
咳咳,一切以放假為重!
方毅收回五彩神光與萬千思緒,往凌霄殿而去。
行至半途,他忽然發現有一座金蓮飛至,金蓮之上有一女子。
這女子神態雍容,頭戴寶冠,身披天衣,腰束貼體羅裙,手持羊脂玉凈瓶,瓶中插著一根晶瑩剔透的楊柳枝。
觀音菩薩,這婆娘來做什么?
方毅臉色一沉,這婆娘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多半沒什么好事。
咦?她沖自己過來了?
就在方毅狐疑之際,觀音菩薩來到他面前。
望著身前這一身垃圾的仙卒,觀音菩薩沒好氣地說道,
“小子,本座問你,你可知方毅為何人,弱水獄在何處?”
“不知觀音大士找小神作甚?”方毅雙眸微瞇,道。
“你就是方毅?”
觀音菩薩聞言眸中寒光一閃,她難忍怒意,大聲呵斥道,
“大膽小輩,膽敢關押托塔天王,還不給本座放了他?”
“放了他可以。”
方毅笑著點頭,隨后臉色漸冷,道,
“不知這是陛下的意思,還是觀音大士您自己的意思?”
“那自然是…”
觀音菩薩話說一半,忽然怔住了,這小子話里帶刺啊!
方毅在心中暗笑,跟我斗?你還嫩了點!
隨后,方毅莞爾一笑,又道,
“若是陛下下令,放了也無妨,可若是觀音大士自己的意思,那我可得跟您說道說道了。”
“這天庭,是陛下的天庭,還是你西方教的天庭?”
“小輩,你莫以為本座不敢殺你?”
觀音菩薩惱羞成怒,纖細的玉手凝聚出重重佛光。
方毅見狀,表面上波瀾不驚,實際上心里早已慌得一批。
若這婆娘真不顧面皮強行出手,自己還真不一定擋得住。
就在此時,一道驚鴻自九天垂落,一位紫衫銀發仙人騰云駕霧而來。
方毅打眼一瞅,喲呵,東王公,救星來了!
不過比自己的賣相還差了那么億點點。
來仙一襲紫衫清貴高華,皓皓銀發似青靈凍雪,目奪星輝,風姿絕世。
方毅笑著拱手說道,
“小神拜見東華帝君!”
在他腦海中也瞬間出現了東華帝君的信息。
[法寶開天陰陽二氣(先天至寶),混元珠(先天中品靈寶),紫霞寶衣(先天下品靈寶),蒼霄劍(先天上品靈寶)]
看完這一切的方毅頓感蛋疼,這東王公真富啊,全套先天靈寶,還有一件先天至寶在手。
再看自己,方毅頓時覺得剛剛得到的后天極品靈寶嘯風旗變成了渣滓。
呸,啥也不是!
東華帝君淡淡地睨了一眼觀音菩薩,手中浮現一卷金燦燦的圣旨。
“奉玉帝法旨花果山一戰,方毅力挫妖猴,揚我天威,立下大功!今,著原南天門丁等仙卒方毅,領命天庭大司寇,掌天庭刑罰!欽此。”
“司寇大人,接旨吧?”東王公笑瞇瞇地看著還在發愣的方毅,道。
“謝玉帝陛下隆恩!”
方毅接過法旨,高聲道。
東王公似笑非笑地看著觀音菩薩,對方毅問道,
“司寇大人,你與觀音大士在此可是去看望李天王?”
“正是!”
方毅與東王公對視一眼,皆大笑起來,一切盡在不言中。
一旁的觀音菩薩如坐針氈,銀牙緊咬,頭頂更是泛出陣陣白煙,看起來怕是氣得不輕。
“好一個司寇,好一個天庭!”觀音咬牙切齒地留下這句話,轉身離去。
那架勢,頭也不帶回的。
“這一次,司寇大人可是把西天得罪死了啊!”東王公目視西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有本事,讓他來度我!”
方毅淡然一笑,神色坦然,這一身凜然正氣讓東王公都為之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