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本站地址:新.書.網 https:///全網最快VIP章節免費閱讀!
妖魔王的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了,但是許多事情還沒有處理完,還有不少的收尾工作需要做,比如安撫受災民眾,比如呈報各種報告等等等等事情,但這些事情與蘇毅似乎沒有太大的關系。
蘇毅知道,這一次,不管是文廟系統這邊,亦或者天涯海閣這邊,或許都能夠得到不菲的獎勵。
但具體有什么樣的獎勵,需要耐心等待一些時日才能夠知曉。
現在蘇毅比較關心的是院試成績。
院試的成績快要出來了,最近不少人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雖說院試乃是科舉考試之中最不重要,同時也是最為簡單的考試,但是,院試也是有排名的啊。
蘇毅對此還是頗為關注的。
等待院試放榜的日子里面,蘇毅的生活基本上還是頗為單調的。
除了讀書之外,就是前往仙月軒之中陪著云韻下棋,聊天,聽曲,品嘗云韻新做的蛋糕。
亦或者與張興澤等人小聚。
終于,在九月十八號這天,院試正式放榜。
各個縣城的應考書生也早就已經到了,都翹首以盼。
一大清早,蘇毅,周彬便來到了文院之外,張興澤等人已經來到了這里,在文院對面的茶樓之中定下了包廂,蘇毅,周彬到來之后,張興澤的隨從看到了他們,便趕緊走了過來,向二人行禮,然后帶著二人來到了包廂之中。
“咦,景略兄,你也在!”。來到包廂之后,蘇毅看到了一個熟人。
府試第二名的郭景陽,字景略,與蘇毅的關系相當不錯。
他是富陽縣人氏,祖輩這是以打漁為圣,同為寒門子弟,相互之間多了許多的理解,在同年的這些秀才之中,蘇毅與郭景陽走的最近。
之前在會稽的時候,郭景陽曾經建議蘇毅組建自己的文社,他覺得蘇毅已有非凡名望,組建文社,必然有許多人前來投奔。
文社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蘇毅鐵定是要組建文社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之前蘇毅邀請郭景陽幫他一起組建文社,郭景陽欣然應允,只此一點,蘇毅與郭景陽的關系便已經親密無間,因為他們不光是同年,以后還將是同一文社的社友,以及上下級關系,日后在仕途上,鐵定是要相互扶持的。
所以在這里看到郭景陽,蘇毅是頗為高興的。
郭景陽說道,“剛剛過來的時候,見到了燕海兄,因此便一起跟著過來了!”。
郭景陽所說的燕海兄指的是張興明,張興澤的族弟,蘇毅同榜府試第十。
之前他們一起去的會稽凝聚文膽。
不過蘇毅與張興明不是太熟悉。
與張興澤,張興國倒是十分的熟悉。
看來郭景陽與張興明或許比較熟悉一些。
蘇毅說道,“那咱們便在此一起等待著放榜吧!”。
郭景陽笑著說道,“子恒你定然可以取得佳績!”。
蘇毅說道,“希望如此吧,希望大家都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
“哈哈,諸位,來飲一杯狀元茶吧,放榜之前飲一杯狀元茶,一定能夠出好成績!”。張興澤笑著說道,已經為眾人倒好了茶水。
飲狀元茶這件事情也不知道是何時傳下來的一個習俗。
有人對此大概比較迷信一些,逢考試,逢放榜,必飲狀元茶。
但也有不少人覺得這是無稽之談的事情,對此不屑一顧,并不遵從這樣的習俗。
至于張興澤為大家斟上狀元茶,倒也不是迷信這個。
而是今日此地聚集了不少院試的考生,飲下狀元茶,算是討一個好的兆頭。
希望大家能夠取得佳績。
眾人也知道這其中的深意,自然不會拒絕張興澤的好意了,向張興澤道了謝之后,便紛紛端起茶杯,將狀元茶飲下。
這種狀元茶是余杭當地山上載種的茶樹,原來的名字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了,現在就叫做狀元茶樹,味道稍微有些許苦澀,細品卻能夠品味到馨香之感,這種茶用來提神是最好的了。
時間過的很快,很快便到了正午的時間,院試放榜的時間也到了。
文院外面,早就已經被考生,考生的家人,朋友等等人圍的水泄不通。
這時候,文院之中走出來了十幾人,為首的乃是府文院的文官,后面則是衙役。
有幾名衙役手中還都捧著錦盒,大家知道,那些錦盒之中裝著的便是此次院試上榜的名單了。
那名文官四十來歲的樣子,蘇毅之前見過此人,但并不認識他,只聽這名文官說道,“院試放榜正式開始,開錦盒,取九百五十一名到一千名名單,張貼于告示欄之上!”。
“是,大人!”,一名衙役應道,打開了第一個衙役端著的錦盒,取出了第一張宣紙,檢查無誤之后,便張貼了上面。
許多人都張著腦袋查看上榜之人。
這一次單一個余杭府參加院試的考生就有足足兩萬人之眾,但上榜之人才一千人之數。
可見競爭到底有多大。
許多人還是壓力巨大的。
因為這一次院試若是不中,那就要再苦讀三年,才能夠再次參加院試了。
人生,又有多少個三年能夠耽擱?
有文官開始唱名,從九百五十一名開始唱起,一直唱到第一千名。
聽到自己榜上有名,許多的考生激動的渾身都在哆嗦,一些考生則是激動的熱淚盈眶。
每一次科舉考試總是這樣的,競爭太大,壓力太大,許多人的精神都處于崩潰的臨界點,這個時候做出任何事情都不讓人意外。
蘇毅前世古代的時候不就有孔乙已嗎?
而府試放榜的時候,蘇毅則是見到了郭老童生中秀才的鬧劇。
每一次放榜,估計都會瘋掉幾個人的。
甚至還有一些人接受不了打擊,直接自殺的,等等等等,比比皆是。
不過也有一些考生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之后,臉色不太好看。
這類考生大概對自己的才學自視甚高,覺得自己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所以對他們現在的這個成績不太滿意,這種情況,在每一次科舉考試的時候也很常見。
有的人可能是發揮失常,有的人完全就是盲目自信,拎不清自己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