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3章 冤家路窄

  “看來我這首詩應該過關了!”。

  蘇毅看向了站在懸崖上面的神秘存在。

  這尊神秘存在的目光并不好看,神色陰沉沉的,他這樣的存在,注定被永困學海之中,無法離開學海半步。

  而他的智慧,才學又都是極其之高的,卻無法如同這些學子一樣在外面一展抱負。

  自然對外面這些學子,羨慕嫉妒恨了。

  于是他便會出一些極其刁鉆的問題難為這些學子。

  若是對方答不上來,那可就慘了,而他很樂于看到這樣的事情。

  只是如今,蘇毅答上來了所有的問題,讓他也頗為的郁悶。

  可是,規則如此,他無法再難為蘇毅了。

  “這么多年來,學海之中總算來了一個馬馬虎虎的學子!”。這尊神秘存在冷著臉說道。

  言語之中對蘇毅也有一些輕視之意。

  蘇毅大概能夠猜測出來這尊神秘存在的心路歷程是什么樣子的。

  所以對于他的這番貶低,蘇毅并沒有放在心上。

  這尊神秘存在隨之消失不見了蹤影。

  危機解除。

  蘇毅總算可以長出一口氣了。

  這尊神秘存在給蘇毅帶來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但好在現在一切都已經解決了。

  蘇毅隨即盤膝而坐,開始領悟智之道。

  很快蘇毅便進入了頓悟狀態之中。

  他的精神世界進入了一座奇妙世界之中,在這座世界之中,義之文膽,禮之文膽,信之文膽都凝聚出來了先賢顯影。

  而現在,智之道,也凝聚出來了先賢顯影,盤膝坐在蘇毅對面。

  這尊先賢顯影說道,“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篇第十四》)這里,“智”與“仁”、“勇”并列,可見智已被孔子納入了其道德規范體系中,并把它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予以強調”。

  “智”的作用有如下幾點:第一,“知者不惑”,。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篇第四》)。

  因為“知者不惑”,能把握自己,才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論語·學而篇第一》)。孔子把“智”作為進行道德修養的基本條件而予以重視的,將智視為成為君子的內在因素。

  第二,智者不失人。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失人”即錯過了人才,而錯過人才的原因是因為不能知人。樊遲曾問孔子什么是智,孔子說“知人”,他進一步解釋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論語·顏淵篇第十二》)這就是說,要舉賢必須先知賢、識賢。而知賢、識賢就是智。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面,蘇毅便開始聽這位先賢講解“智”。

  “智”。包含萬千。

  想要完全的理解智之道,鐵定需要漫長時間的積累。

  不過蘇毅現在所要做的只是借助于感悟來的智之道,凝聚智之文膽。

  等凝聚出來文膽之后。

  有的是時間去感悟智之道的非凡與博大。

  蘇毅成功的凝聚了智之文膽。

  五常文膽,蘇毅已經凝聚其四。

  也只剩下了仁之文膽沒有凝聚了。

  仁為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

  儒道發展了三萬年時間。

  現在衍生出來了各種各樣的學派。

  但顯然。

  無論演化出多少學派,仁之道,永遠都是儒家最為核心的思想。

  這是無法挑戰的。

  蘇毅嘗試著去感悟仁之道。

  義之文膽,禮之文膽,智之文膽,信之文膽四大文膽都發出了共鳴之聲。

  隱隱約約。

  蘇毅聽到了圣言之聲,響徹在自己的腦海之中。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里仁》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論語·顏淵》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論語·子路》

  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

  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靈公》

  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論語·陽貨》

  這一道道的圣言之聲,都是儒道傳承下來的經典,每一句圣言,都是大道凝練。

  都是經過了無數真實事情,實踐之后的真理。

  “這是孔子所說的仁啊!”。

  蘇毅不敢感慨起來。

  孔曰成仁的圣音,哪怕數萬年時間過去,依然飄蕩在天運大陸的上方。

  而今。

  蘇毅在學海文島之上感悟到了孔子留下來的仁之道。

  意味著,蘇毅真的有可能要領悟仁之道,凝練仁之文膽了。

  “仁之道的傳承,也在這座文島?”。

  蘇毅感應了一番之后,不由極其的詫異。

  這座文島還真是不簡單,五常圣道之中的三大圣道,竟然都在這座文島上面。

  蘇毅起身之后,循著這種特殊的感應,前去尋找五常圣道之中最為重要的仁之道所在地。

  儒家思想的根源就是“仁”。

  仁者愛人的諄諄教導。

  依然是現在各大學堂,書院,甚至各級別學府重點教學的內容。

  蘇毅也想要看看儒門先賢如何講解“仁”。

  蘇毅一路朝著文島的深處行去。

  他感覺,自己距離仁之道所在的地方,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可是。

  在蘇毅經過一片山林的時候。

  遠處飛來了一群人。

  這些人也看到了蘇毅。

  “蘇毅蘇子恒!”。人群之中的慕容天神色不由微微一沉。

  原來這些人正是慕容世家的一群秀才。

  “他就是蘇毅?”,慕容賢微微有些詫異。

  蘇毅這個名字,他自然聽說過。

  而之前蘇毅所做的《誦汴州》,更是登上了圣刊。

  慕容世家的人,對蘇毅簡直恨之入骨一般。

  特別是慕容天等人。

  當初諷刺蘇毅,周彬,張默等等寒門子弟為窮酸。

  最終卻被蘇毅作詩反諷,這些人也成為了很多人的笑柄。

  不光讓他們在家族之中受到了嚴厲的苛責,在外面的名聲更是臭到家了。

  讀書人養名養望多重要不言而喻。

  他們名聲徹底臭了。

  對蘇毅的恨意,絕非其它族人能比的。

  “沒錯,此人就是蘇毅!”。慕容天的眸子之中閃過森然冷意。

  “真是有意思,咱們這算是冤家路窄嗎?走,過去會會這個蘇毅蘇子恒,我倒是想要看看這蘇毅蘇子恒有何過人之處!”。

  慕容賢冷笑著說道。

  一群人快速朝著蘇毅這邊飛來,他們從天而降,攔住了蘇毅的去路。

  “這不是蘇毅蘇子恒嗎?你是怎么登上的圣島?莫非也有信物不成?”。慕容天冷冷的看向蘇毅問道。

  他們之所以登上中心圣島,就是依靠信物。

  他們本能覺得,蘇毅想要登島,也應該依靠信物才對。

  蘇毅說道,“什么信物?我沒有啊,我是靠自己登的島,登上這座島很難嗎?”。

  聽到蘇毅這番話,慕容世家的一群人,嘴角不由微微抽搐起來。

  他們十分清楚想要登上圣島到底多么的困難,哪怕依靠信物,他們也差點沒有找到圣島的位置。

  而今,蘇毅竟然說靠自己的本事登島。

  確實有一些人,可以依靠自己的本事登島,但這類人,實在是太少了。

  真真正正,萬中無一的天之驕子,才有登島機會。

  如果蘇毅所說的是真的,那么他們絕對有太多的理由嫉妒蘇毅了。

  只不過,一些人覺得蘇毅只是在自吹自擂而已。

  蘇毅說道,“你們不是往屆的秀才嗎?早就入過學海了,怎么又進入了學海?”。

  慕容天一副高高在上的神色看向蘇毅,說道,“我們這些貴勛世家所掌握的手段豈是你這種寒門子弟能夠知道的?”。

  “沒錯,寒門子弟,怎知我們這些大世家的手段?一個高高在上,猶如九天之云,一個則是地上的泥土,這就是所謂的云泥之別”。

  接著又有人譏諷的說道。

  這些大家族大世家的人,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

  這是源自于骨子里面的高傲。

  所以這些慕容家族的人,在蘇毅面前,表現出來的都是這種高高在上的傲慢感,看向蘇毅的目光,帶著輕蔑與鄙夷。

  蘇毅譏諷的說道,“最好收起你們那自以為是的樣子,往前數幾代,你們慕容家族也是寒門出身,發達之后就忘本了?我要是你們慕容家族的祖宗,那非得被氣的從墳墓之中爬出來,狠狠的教訓一下你們這些數典忘祖的不屑子孫!”。

  蘇毅的這番言辭實在是太犀利了,聽到蘇毅這番話之后,慕容家族的這些人,臉色頓時變得極其陰沉起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

飛翔鳥中文    儒神在上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