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章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武周刊刊登了蘇毅所做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前半首詩,氣勢恢宏,仿若要將人拉入古戰場之中,每一個人似乎都能夠感受到戰場的無上殺伐之意。

  下半首詩,寫出了當年戰亂多年,烽火連天的慘烈場景,這是對戰爭的警惕,對當權者的驚醒,特別是最后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仿若是對朝中老臣被罷黜之后的不滿與質問。

  這首詩一出,頓時在金陵皇城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無數人都在傳唱這首詩,許多被罷黜的老臣家人,學生,看到這首詩,更是嚎啕大哭。

  一時之間,金陵紙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一大清早,蘇毅住處,便傳出來了朗朗讀書聲。

  這段話出自這段話出自《禮記·大學》。

  意思是: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知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蘇毅不由自語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圣人說的多好,只是可惜,人終究是有私心的,歷史上出現了多少奸臣當道的事情,雖然他們也熟讀圣賢書,但最多也只是將圣賢書當成了晉升權力中樞的工具而已,發達之后,誰還記得以前自己許下的諾言?”。

  “子恒,子恒”。

  外面傳來了周彬興奮的聲音,蘇毅起身,打開房門,便看到周彬急匆匆的走來。

  “怎么了?”。

  蘇毅好奇的問道。

  “子恒,快看大武周刊!”,周彬將大武周刊交給了蘇毅。

  蘇毅打開大武周刊,便看到,第一版刊登了他之前作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詩。

  之前楊廣孝告訴蘇毅,他將會舉薦蘇毅的詩,看看是不是能夠登上圣刊。

  圣刊現在還沒有發行,還需要過些日子,倒是未曾想到,這首詩竟然提前登上了大武周刊。

  難怪蘇毅感覺自己的才氣增加的幅度快了許多。

  現在已經隱隱約約要達到童生四轉的層次了。

  原來是因為這首古詩,登上了大武周刊的原因啊。

  “這首詩登上大武周刊之后,最先在金陵城發行,因為這首詩,這一期大武周刊特別熱銷,一時之間,金陵紙貴!”。

  周彬笑著說道。

  看到蘇毅這么厲害,他也有與有榮焉的感覺。

  下午的時候,周彬說有人前來拜訪。

  蘇毅詢問周彬是何人前來拜訪他。

  周彬說是一名老儒,具體身份不得而知。

  蘇毅點了點頭,來到了前院的一座客廳之中。

  他便看到一名身材看著有些消瘦的古稀老者,站在客廳之中,欣賞著客廳正墻上掛著的一副山水畫。

  老者聽到了背后的腳步聲,轉頭朝著蘇毅望來。

  “老先生,學生便是蘇毅!”

  蘇毅作揖道。

  “果然是一表人才!”。老者捋了捋胡子笑著說道。

  “不知道老先生如何稱呼?”。蘇毅好奇的問道。

  他并未回答他是什么人。

  而是問道,“你認為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蘇毅心里犯嘀咕,這老者也不說自己是誰,上來就問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真是怪人啊。

  最近蘇毅倒是讀了不少這方面的文章,比如早上所讀的《禮記'大學》就闡述了這方面的內容。

  當然還有別的一些著作。

  蘇毅最近一直在思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段話所隱含的各種內容,以及如何才能夠做到古圣賢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蘇毅最近頗有心得體會。

  這老者詢問蘇毅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倒是正中蘇毅下懷,他有很多的想法,想要與人分享一下。

  本來想著是不是找周老夫子聊聊,不過周老夫子身體不好,還是算了吧。

  這老者看著也是儒門中人,應該是一個可以傾聽自己思想之人。

  蘇毅想了想說道,“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是人族之根,只有學好了《弟子規》,才能成為一個孝子,成為一個尊師重道之人;只有學好了儒門文化,才能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才能培養健全的人格,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讀書人”。

  聽到蘇毅這番話,老者的眼睛不由微微一亮。

  蘇毅繼續說道,“我們人族有一個光榮的傳統:就是自古以來的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儒門傳承數萬年時間,出了多少經典文集?出了多少先賢故事?正如曾子在《大學》中所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上自天子,下到百姓都要以圣賢教誨來克服自己的自私自利之心”。

  曾子說:“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人族歷史上的賢君、良臣、名將都是這樣造就的,歷史上出現的盛世也是這樣產生的”。

  “大善!”。

  聽到蘇毅的闡述之后,老者拍了拍手。

  但接著他感慨起來,“可惜的是,許多人讀了圣賢書,飛黃騰達之后,卻變得自私自利起來!禍國殃民,何其悲哉?”。

  蘇毅說道,“這或許就是人性吧,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相信,邪不勝正,黑暗很快就會散去!”。

  “好一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好一個邪不勝正,男兒在世,當有鴻鵠之志,這才不枉紅塵三千走一遭,希望你不忘初心!”,老者說道。

  “學生謹記!”。蘇毅作揖說道。

  老者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即便朝著外面走去。

  蘇毅將老者送了出去。

  老者登上馬車,對著蘇毅擺了擺手,隨即馬車朝著遠處行去。

  不久之后。

  一個震驚大武王朝的消息在士林之中傳播開來。

  原御史臺大夫,武元朝二十四賢臣之一的方敏忠。

  因為彈劾陳康賢十大罪。

  因此被流放到了瓊州。

  這件事情,在士林之中引起一片嘩然。

  流放瓊州,簡直就像是送死。

  方敏忠的許多學生,舊故,聽聞這件事情之后,悲傷難忍,痛哭流涕。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

飛翔鳥中文    儒神在上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