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文廟獎勵的三件物品確實很珍貴,不管是妖墨,端硯,亦或者圣頁,都是有錢也很難買到的東西。
特別是圣頁這種東西,據說每年產量才一萬張。
而天下書生何其多?
一萬張圣頁,自然不夠分。
各大家族,各大世家,皇室,再加上附屬國都要分走一部分。
剩下的才會流傳出來。
若非此番蘇毅的詩文登上了圣刊。
曲阜文廟,也絕對不會獎勵下來圣頁這種寶貝。
而且蘇毅甚至聽聞。
哪怕詩詞文章登上圣刊。
也不一定有圣頁獎勵下來。
這一次。
能夠得到圣頁的獎勵,實在是運氣使然。
吳博遠繼續說道,“第二個托盤之中乃是余杭文院的獎勵,里面放著的乃是出入文院圣文閣的令牌,文院圣文閣內,藏書豐富,外面很難見到的孤本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而且里面還有歷代狀元,榜眼,探花高中時期的試卷副本,以及大儒文章,先賢遺著,余杭文廟的圣文閣內,甚至還有圣人孟子的親筆文章!”
蘇毅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余杭文院不得了啊,竟然連圣人孟子的親筆文章都有,這可是無價之寶。
傳聞有儒生屢考不中,心灰意冷,偶得圣人文章,讀之,明悟大道,再去參加考試,高中狀元。
這個故事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有一點卻是真的,如果能夠看到圣人親筆文章,可以開靈慧,聚文氣。
對一名讀書人而言,這就是最大的機緣。
足以讓無數人為之瘋狂。
所以,蘇毅感覺到,無數道目光都盯著那塊令牌。
眼睛炙熱無比。
手持此令牌,可以隨意出入圣文閣借閱。
這個年代。
書籍最貴。
許多人都敝帚自珍。
借書是很難的事情。
特別是孤本,大儒文章,先賢遺著都是傳家寶,根本不可能借到。
圣人親筆文章,就更不用提了。
而現在,蘇毅能夠出入圣文閣。
太讓人羨慕了。
有人則是心里犯嘀咕,以前也有人的詩詞,文章登上圣刊,都沒有得到出入圣文閣令牌的獎勵。
大概是因為之前那些人最起碼都是進士文位,已經屬于大人物。
所以不會缺少書籍。
而蘇毅,正是求學上進的年齡。
這些孤本,大儒文章,先賢遺著對蘇毅自然無比有用了。
“多謝院主大人的獎勵”。
吳博遠笑著點點頭,說道,“你的話,我會帶給院主大人的”。
接著他指了一下第三個托盤,說道,“這是知府大人獎勵你的文寶,乃是一塊鎮尺,這塊鎮尺經過了知府大人文氣十年的滋養,已經通靈,對你定然有很大的幫助!”
蘇毅一驚,十年文氣滋養的鎮尺,絕對是一件至寶了,沒有想到知府大人竟然對他如此的器重。
不過仔細想想。
知府大人為自己賜表字子恒的事情現在已經在余杭府傳開。
自己算是知府大人半個弟子。
所以知府大人,才會如此的器重自己。
“多謝楊大人厚愛!”。
吳博遠問道,“你今年可是要考取功名?”。
“正有這個打算!”
“定要不驕不躁,刻苦讀書才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可因為詩文登上圣刊,而迷失自我!不知上進!”。吳博遠告誡道。
“多謝教諭教誨,學生謹記!”。
吳博遠點點頭,隨即看向了周老夫子,笑著說道,“老夫子培養出子恒這樣的賢才,為我余杭揚名,我余杭有周老夫子這樣的先生教導年輕學子,乃是我余杭之福啊!”
周老夫子也是紅光滿臉的樣子。
他實在是沒有想到,自己的弟子之中,竟然能夠出現蘇毅這樣的賢才。
以前蘇毅并不突出,只是比較刻苦而已。
誰能想到蘇毅能夠做出寒門崛起這樣的勵志詩?
或許這便是所謂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吧?
周老夫子謙虛的說道,“教諭繆贊,老朽愧不敢當,咱們去里面喝茶吧!”
“好!”。
吳博遠笑著點點頭,然后一行人朝著客廳走去。
喝了一杯茶,聊了一會兒天。
吳博遠等人便告辭離去。
蘇毅回到了房間,微微皺眉沉思著。
按理說,他的詩文登上圣刊,江浙省文院之中也會有相應的獎勵。
但是江浙省文院,卻沒有頒發任何的獎勵。
有些不太對勁。
鐵定是哪里出了叉子。
其實蘇毅自然不知道,此次江浙省文院,因為將寒門崛起這件事情呈送給曲阜文廟,貴勛與寒門之間鬧的不可開交。
所以。
院主曹陽,便沒有獎勵蘇毅。
以免進一步刺激貴勛家族出身的這些教授。
蘇毅每日依然都在用功苦讀。
而外界卻因為《寒門崛起》這首詩,鬧的越來越厲害。
許多貴勛世家出身之人,自然十分惱怒。
而對于寒門子弟而言。
這首詩。
則是極大了鼓舞了寒門子弟。
讓許多看不到曙光的寒門子弟。
看到了希望。
這首詩在士林之中掀起了影響,遠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更為驚人。
但是身為當事人的蘇毅,卻兩耳不聞窗外事。
一心只讀圣賢書。
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中自有黃金屋。
讀書使蘇毅快樂。
學習使蘇毅開心。
直到這天。
周彬來找蘇毅。
周彬說道,“余杭府內,大大小小的寒門學社有十幾個,這幾日,十幾個寒門學社的社長,商量著想要舉辦一次聚會,大家都想要見一見你!”
因為寒門崛起這首詩,蘇毅現在在寒門子弟中的名望是極高的。
蘇毅現在的文氣,一直在不斷增長。
就是因為名望高漲的原因,直接促使他的名氣,也不斷增長起來。
而此次寒門學子聚會。
絕對是一次養名養望的好機會啊。
蘇毅當然不會拒絕了。
他問道,“不知此次聚會在何時何地舉行?”。
周彬說道,“在樓外樓!”。
周彬所說的樓外樓,乃是余杭府一處極其出名的酒樓。
因為與西湖挨著。
所以游人墨客很多。
都喜歡坐在樓外樓之中,欣賞西湖美景。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