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
/最快更新!無廣告!
“陛下,該上朝了!”
劉公公輕輕敲了敲跋步床,細聲道。
朱慈炯輕輕推開丁潔糾纏在自己小腹的腿,掀開錦被,悄悄起身,他隨手給被子掖了掖。
“唔!”
丁潔無意識的呻吟一聲,隨手搭了過來,想要摟著朱慈炯,卻不想摸了一個空。
她緩緩睜開眼睛,卻見皇帝已經起身了。
“陛下,臣妾伺候您穿衣。”
丁潔雙手一撐,坐了起來。
依照朱慈炯的吩咐,以蠶絲被填充鴨絨的羽絨被,滑落在床榻上。
細膩雪白,顫顫巍巍。
“你睡吧,朕讓侍女穿戴就成。”
朱慈炯扭頭對她笑了笑,轉身披上中衣,走到一邊,打開跋步床特別設置的小房間,掀開馬桶蓋子,嘩啦啦排了水。
打開水龍頭,放了水沖了馬桶,這才轉身出了洗手間。
這些小玩意,都是朱慈炯提供了圖紙,讓匠人們特意制造的,花費很是不低。
赤著腳,走在鋪設了木地板的跋步床走廊內,朱慈炯抓起繩索,敲了敲小金鈴。
“叮當,叮當!”
清脆的金鐘交鳴聲響起。
丁潔對著朱慈炯說了一句感謝,這才放松了自己緊繃著的雙腿,緩緩倒了下去。
侍女紅著臉,開始給朱慈炯穿戴龍袍。
更有侍女雙手捧著玉盆,請朱慈炯清洗臉頰。
正在洗臉的朱慈炯,卻是沒有注意到丁潔在睡下去的時候,下意識的用錦被,墊在了屁股下。
她聽宮中的老嬤嬤說過,若是想要懷上龍種,只有讓身體里的龍液不流失才行。
那經驗豐富的老嬤嬤,更是給丁潔出了一個點子——若是在敦倫之后,用錦被墊在腰下,抬高下半身,形成一個倒流的身體,懷孕的幾率會更大的。
若是能夠在敦倫之后,當場倒立,成功受孕的幾率將會更高!
丁潔自然知道若是在朱慈炯面前,這么做,怕是要被笑話了。
昨天晚上完事后,她都不敢動彈,將自己的一條腿放在朱慈炯身上,好不使得龍液流出。
朱慈炯穿好了衣服,扭頭看了一眼閉著眼睛似乎睡著了的丁潔,也不打攪她。
他轉身出了跋步床,然后坐在尺許大的鏡子面前,任由侍女給他戴上了天子旒冠。
十二綹珠玉互相碰撞,發出呼呼啦啦的聲響。
朱慈炯仔細看了一眼鏡中的自己,只見這一副身體,還是很有一番本錢的。
想來也是應該了。
老朱家近三百年的擇優聯姻,生下來的后代自然沒有歪瓜裂棗。
再說了,朱八八當初能夠以一個乞丐,成為了郭子興的親兵。
這郭子興,卻是與馬皇后的父親馬公乃是生平至交。
馬公死后,郭子興將馬皇后收做養女,待她視為己出。
老朱同志能以一個小吏的身份,娶了郭子興的養女,自然不會長的太寒酸。
胡思亂想之中,劉公公再次低聲提醒:“陛下,時辰到了,該上朝了。”
朱慈炯站了起來,輕聲道:“擺駕!”
“陛下起駕皇漢殿!”
劉公公拂塵一甩,沖著門外吆喝一聲。
皇漢殿是磚石建筑,規模要比北京故宮更大。
實際上,關于故宮有一個誤區。
歷史課本上講述故宮的時候,有一個說法:故宮有9999間半房間,一個人在每一間房間里住一天,需要23年時間…
實際上只要是去過故宮游玩的,都知道這在扯淡。
故宮所謂的間,可不是后世意義上四面圍墻的一間房。
故宮以四根立柱之間的空間,為一間,幾乎每一個四面墻壁之間,都有幾十“間”。
比如說,太和殿面闊11間,進深5間,這樣下來圍合出55間。
同時需要明確的是,走廊的空間也包含在“間”的統計范圍內。
實際上,按照古代的標準計算,明代初年紫禁城大約有8000多間。
明末李自成兵敗“一片石”后,曾在草草即位后西遁,火焚宮室。
后經清順治、康熙兩代的重建,至乾隆時為最鼎盛時期,雖正殿太和殿的規模遠不及明代奉天殿,可宮殿數量上卻是遠邁前人,足足有近20000間!
因為是土木建筑,很容易就發生火災。
實際上自從紫禁城建成之后,火災、雷電引起的火災,一直伴隨故宮左右,到清末民初,大約還有九千多間。
而朱慈炯在南陽建造皇宮的時候,特意點明不要用紫禁城的土木建筑模式。
北京故宮的建筑模式,乃是采用柱承重,而墻不承重,也就是所謂的墻倒屋不塌。
而朱慈炯則是反其道而行,采取了墻承重,而盡量減少木柱的情況。
如此一來,進闊達九丈深,寬達二十七丈的皇漢殿,瓦頂的巨大重量,就需要墻體一丈厚的青石墻才可以承受的了。
然而因為這么巨大的空間,使得縱然朱慈炯在皇漢殿兩側修建了四間隔間,卻也依舊無法完成。
因為這么大進深,木梁根本就承受不起房頂的重量。
當匠人們無法完成的時候,朱慈炯卻是笑了笑。
他對張思源吩咐道:以大明二十帝繪像,制作二十個巨型石雕像,這些石雕全部是采用大青石,以分層雕刻的模式,然后中間留置空洞,以鋼筋灌入水泥固定堆砌。
這些石雕,分做四排,每排五尊,以單手托天的造型,頂起了皇漢殿巨大的承重。
群臣緩緩走入皇漢殿,只見正在排班之中的,就是兩尊最為高大的太祖、成祖雕像。
在兩人的身側,左側為武宗朱厚照的雕像,右側是思宗朱由檢的雕像。
兩人的在外側則是朱聿鍵的雕像。
雕像的一只手,卻是下垂,做拳頭虛握狀。
這個位置正好是用來放入火把、油燈、蠟燭的。
因為沒有亮瓦,使得縱然墻壁上開了窗戶,并鑲嵌了玻璃,大殿內依舊有些昏暗,就算是大白天的,也是需要點燈照明的。
今日是朔望大朝。
朱慈炯剛剛坐定,劉公公一聲凈鞭,群臣彎腰齊拜之后,張思源當即站了出來:
“陛下,府試成績已經出來,臣下與同僚挑選了一千份試卷,列為一等。”
其中在房屋正中,最高的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