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零九章:潛移默化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五十棍?

  熊大發臉色大變。

  去年的時候,他謀奪一份田產的時候,使了一百兩銀子,就讓縣老爺活活打死了一個人。

  而他讓縣老爺網羅的罪名,也不過是不孝,謾罵老母罷了。

  實際上,那廝只是言語上稍微沖突了一點而已。

  才二十棍啊,就生生打死了一個壯年勞力。

  他這養尊處優的身板…

  五十棍下來,怕是要成了肉餅吧!

  熊大發這么一想,只覺得肚子更加難受了,縱然使勁鎖著菊花,也仿佛有東西正在流出一般。

  “嘖嘖,熊老爺可真的很厲害呢?小子佩服之至啊!”那營正一臉的幸災樂禍。

  熊大發咬著牙,使勁堅持著,他從牙縫里擠出了一句話:

  “你小子最好祈禱不要被我碰上!”

  “呵呵,是嗎?”

  營正輕笑一聲:“你可知道我叫什么名字?”

  “一個當兵的,我管你叫什么?就算你是那些人家的子弟,也不過是一個遠的不能行的偏支罷了!”

  “我叫王銳秋,家父王思安,不知道熊老爺可曾聽過?”

  王銳秋營正輕笑起來。

  “鄧州王家?”

  熊大發當即變了臉色。

  王家上一代家主,只有兩個成年兒子,這小子竟然是王家的嫡系?

  自己剛才竟然在威脅他?

  他只覺得自己是壽星老上吊——活的不耐煩了!

  王銳秋捏了捏鼻子,冷笑道:“您呀,嚇唬不了人,而且我還要告訴您啊,若是不服輸,只管反了就是,看看你們可能撐得住一天時間!”

  他的手上,可是掌握著完整的一個營的兵力。

  莫看只有五百人,但是,他敢橫推一個縣!

  甚至,就算是一個府,也是能夠打下的!

  熊大發臉色大變,冷不丁冒出一個屁來,大堂內頓時臭氣熏天。

  他臉色一變,急忙微微抬了抬臀部。

  “四喜,你給我盯仔細了,若是一滴黃湯落了地,就給我拖下去打五十大板!”

  王銳秋捏著鼻子,后撤了幾步。

  四喜卻是毫不覺得惡心,當真趴在地上,去查看熊大發的洪流,有沒有滴落在地。

  “算你狠!”

  熊大發咬著牙,在心底怒罵一聲,伸手奪過文書手中的協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雙手抱著凳子,一步一挪的朝外走去。

  剛剛通了氣的腚眼,似乎怎么也夾不住,一股股細流,仿佛高壓水槍一般激射。

  熊大發無奈,只得臂彎攬著沾了洪流的凳子,雙手急忙捉住了褲腿。

  “熊老爺啊,這個椅子可是黃花梨的,價值三百兩銀子呢,您可記得讓人來繳納罰款啊!”

  王銳秋笑容兮兮。

  “你在搶劫!”

  熊大發饒是褲襠里的洪流快要端不住了,卻依舊扭頭怒罵道。

  “什么叫做罰款,你都不知道?這沒有十倍的銀子,能叫罰款嗎?”

  王銳秋輕笑,他指了指地面上的紅磚:

  “這些可是御窯燒制的金磚,若是沾污了一塊,那可是一百兩銀子呢!”

  熊大發大怒,賊子太無恥,這就是尋常的紅磚罷了!

  但是,形勢比人強,熊大發急忙抓抓緊了褲腿,不敢讓褲襠里的黃湯落地,狼狽的朝著茅房跑去。

  “哈哈哈,還是營正你的法子高啊!”

  四喜大笑起來。

  在宴請這些人之前,張思源就與留守的官吏商量,看看怎么威逼這些人就范。

  雖然說張家并不害怕這些人的聯合,但是,畢竟能不逼反他們,還是不要威逼的好。

  畢竟,動手平了他們,也是要花費了力氣不是。

  但是,誰曾想,平素不顯山不漏水的王銳秋,竟然提出了用言語逼迫,然后在茶水了下巴豆的歪招。

  要知道這衙門,自古就是朝堂的翻版。

  別看官老爺可以在衙門門口打了罪犯板子,但是,還真的沒有人敢在這里拉屎撒尿的。

  畢竟官本位的思想,已經深入了華夏百姓的靈魂深處。

  連帶著就連衙門也神圣起來。

  果然,形勢的發展,正如王銳秋的判斷,一眾被巴豆催的稀湯滾滾的老爺們,不得不就范…

  臨芳閣內。

  張思源已經在每一個位置前,擺上了一份文書。

  這是紡織作坊的入股知情書。

  雖然說陛下的意思是用這個玩意,捆牢了南陽諸多豪紳。

  但是,在張思源看來,這卻是并不保險的。

  是以,他決定先找機會挫一挫這些人的銳氣,先給了他們一棒子,然后再給了甜棗。

  南陽紡織作坊的利潤有多大,整個南陽豪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現在南陽地面上,就算是尋常婦人,也覺得親手紡織棉紗已經越來越不劃算。

  要知道,現在南陽到處都在招收工人,甚至不說官府了組織的諸多作坊了,就連尋常民間也已經興起了工錢雇傭制。

  華夏幾千年的文化,素來鄉人有了建房等耗費人力的事情,都是習慣了換工的。

  張三家蓋房子,李四來幫10天的忙,等到李四將來有事,張三要再還回去10天勞力。

  這種鄰里互相幫助,卻又互相平等付出勞動力的模式,被南陽新明的蓬勃發展給打斷了。

  現在的南陽上下,不管是窮鄉僻壤的東西山區,還是州府之下的繁盛地帶。

  百姓們都知道若是去做了一天工,工錢足夠家人吃好幾天的。

  如此一來,鄉間原本農閑時大量剩余的勞動力,卻紛紛外出尋找活計。

  將剩余勞動力利用起來的南陽大地,不但更加的富庶了,甚至,還大大的增強了百姓對于朝廷的信任度。

  倉廩足而知禮儀!

  正是因為百姓們日子過得更好,才會擁護新明。

  但是,這種繁茂的背后,卻是華夏穩固了數千年的鄉間道德要求,正在迅速改變著。

  往日里,鄉鄰之間互相幫助,雖然暗地里也有著公平互助的原則,但是,實際上卻羞于談錢的。

  但是,伴隨著外出務工的繁榮,鄉間的勞動力越來越少,不知不覺間,往日以公平的換工時長,來互相幫助的情況,慢慢的演變到了以金錢來作為衡量的標準。

  甚至,在鄉下,更是衍生出了百姓們自發組織的各色團伙。

  比如建筑隊,比如耕地團…

  當然,伴隨著勞動力的稀缺,往日除了成衣坊沒有人用的女子,也有了賺錢的市場。

  比如在秋收的時候,就會有人組織摘辣椒的團伙、摘棉花的團伙…

  甚至,還有人專門和棉紗作坊合作,在閑時,組織婦女們前往工廠做工。

  也正因為這樣,農家婦女已經摒棄了自己動手紡織棉布的傳統——因為劃不來!

  《》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手打吧!

  喜歡請大家收藏:()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報送后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

飛翔鳥中文    鋤清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