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74章 出其不意

  龜茲城中原本已經聚集了六萬高昌軍,結果可好,兩天便被新西夏輕松破城。

  這些高昌軍有的逃之不及,被新西夏軍當場殺死,還有一部分則是干脆繳械投降。

  大約有兩萬人,開了龜茲城的東門,一路逃向鐵門關的方向。

  說是逃走,其實這里地廣人稀,即便是要逃到鐵門去,也要跑上個五六百里才成。

  野利仁榮與岡名阿勒兩人,攻下龜茲之后,并不急著再次啟程。

  高昌國土之大,并不是如今的新西夏小多少。

  只不過高昌國大半都是沙漠,其水草豐美之地,就集中在塔里木河和天山南北。

  在龜茲讓軍隊休養了數日,并給疏勒的李元昊去了戰報,野利仁榮這才與嵬名阿勒再次出兵。

  接下來的道路,從龜茲到鐵門關,這是一段一馬平川的道路。而且這里大多宜農耕,而入山則可放牧,實是高昌的jing華之地。

  但是因為龜茲高昌軍的敗退,再加上這一段無險可守,高昌軍已然全都退走。大片的土地上,只留下許多彷徨無主的百姓。

  嵬名阿勒并沒在意,但是野利仁榮卻是很在意。

  雖然出身于黨項,但野利仁榮卻是少有的文武雙全。他知道這些被高昌軍丟下的百姓,對于新西夏的意義。https:///

  若是能將這些人的人心籠絡住,高昌便會真正的成為新西夏的國土。

  因此,野利仁榮在一路上,并沒有橫征暴斂,反而是約束軍隊不得搶掠百姓。

  并且派出軍中吏員,在當地百姓當中組織了鄉老會,并發給信記文書,以之為新西夏的順民,使是安于勞作。

  雖然野利仁榮沒有在這些百姓當中費多少力氣,但是卻也使得這些百姓安下心來。

  大軍前行十日,便來到了天山山口與孔雀河天然形成的一座山口。

  在山口與孔雀河之間的狹窄隘口,這里依山修了一座城關,名為鐵門關。

  如果想到達焉耆城,就要通過鐵門關,或者干脆繞上兩千里的路過去。

  (本章未完,請翻頁)

飛翔鳥中文    大宋安樂侯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