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惠與蕭孝友兩位重臣聽到耶律重元的話,都是心中一震。
與宋國發生沖突,可不是與高麗那樣的小國沖突,很可能瞬息之間便會爆發大戰。
遼國的軍隊不過五十余萬人,這是連一些亦兵亦民的部族兵也算在其中。
若是與大宋的軍隊相比,數量還是少的一大半。
“陛下,宋軍的火器與我軍的火器,誰的更厲害一些?”蕭惠不得不讓耶律重元慎重,但是進諫不能直接反對,而是提醒差距。
蕭惠所提醒的,便是請耶律重元注意,遼國的火器與宋軍的火器相比,還稍有不如。
既然遼軍火器稍差了一些,那么真打起來,結果怕是不會太好。使耶律重元有了這個簡單的判斷,便能起到阻止耶律重元冒進的作用。
耶律重元哈哈一笑道:“卿家以為朕想不到這一點嗎,朕早就令郭喜重賞工匠,令其制出新的火器來。這火器雖是我大遼仿制的宋國火器,但是卻必然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若是沒有這點把握,朕豈不是給我大遼招禍。”
蕭惠與蕭孝友兩人都是兩眼睜大,陛下的這些話可是出乎兩人的預料之外。
“陛下,此言當真!我大遼的火器竟能勝過宋軍的火器不成!”蕭孝友甚為激動,“臣子蕭胡睹,便是喪于宋國神衛軍的火器之下。若陛下已經使人制出更好的火器,臣請為陛下先鋒!國恨家仇一并報之!”https:///
“我大遼的火器,真的比宋國的火器還要厲害嗎,臣等可否一觀?”蕭惠卻是更沉穩一些,要求眼見為實。
“哈哈哈哈,你們不說,朕也是要讓你們一觀的。否則的話,你等心中忐忑,卻如何與宋軍交戰。”耶律重元不由大笑道:“不過,你看觀看之后,卻定要保密不得外泄。這乃是我大遼的重器,不容有失。若是宋國得知,有了應對的辦法,怕是對我大遼有些不利。”
“臣等自然是要守口如瓶,陛下放心便是。”蕭孝友也急忙拱手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