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亨即使心中有這種亡國的擔憂,也不愿宣之于口。
但是現在被皇甫俞義說出來,卻是使得這種擔憂更加深重。
“皇甫相公,孤應如何來做才能將這些契丹奴才趕出我高麗國?這數萬騎兵突入我高麗,四處屠戮村鎮,使我百姓家破人亡游離失所,實是破壞太大。若不能治,則難專心以應對遼軍將至的大軍。”
“臣覺得,此前消息未曾傳來,應是遼國騎兵深入我高麗過快。因此,遼國的大軍應該還遠。”皇甫俞義接著道:“所以,大王眼下所要做的,便是下詔勤王,使東南諸州牧調集精壯男子以為兵馬,聚集于開京。而東南百姓則盡遷于城,或遷于山中。堅壁清野,使遼軍騎兵無所獲取糧草,則其必退回西邊。”
“只要緩得一緩,待各地的精壯男子都集中于開京組建成軍。那么遼軍再想勝我高麗,便不是易事。”皇甫俞義道:“若是不敵遼軍,大王可領軍退于山中。我高麗平原少而山地多,并不利于契丹騎兵作戰。只須抗爭數月,遼軍傷亡增多,便非會退兵。”
王亨也點了點頭道:“卿家說的不錯,此時天氣漸冷,民間業已收獲。退入山中城中,倒也并不會造成多少損失。既然這樣,那便依卿之言而為。孤這便下詔書,要求東南州牧勤王。”
高麗君主一下詔,立時東南各郡無不積極響應。
不響應也不行,否則大家的損失太大,百姓和官府都承受不起。
百姓們得了官府的通知,富裕些的便立時扶老攜幼帶著家中口糧細軟,往城中搬遷。看書室更新最快 手機端:https://
那些窮的,則帶些糧食逃入山中。
高麗東南各州府,除了一些不愿離家的老人還在村鎮之中,精壯男子都被召集往開京集中。
另外還有的婦孺,則大多逃進山中,以易守難攻的山谷為依托,搭建窩篷長居。
不到十日的時間,高麗東南的各州各牧,便已經為之一空。
蕭撒八帶著騎兵,在高麗東南本來橫行無所阻。即便偶爾會有一兩支高麗軍前來阻截,卻也是白白的將性命交待在了遼軍騎兵手中。
只是這樣的日子過了不久,蕭撒八便發現№Ⅰ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