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古劍修、辛金

  (先發后改)

  這個念頭在許道的心中一閃而過,僅僅是留下些許波瀾。

  雖說他現在身為一介散修,前途渺茫,但也不至于真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撿到什么就想著以什么為主,還是要有點定性的。

  況且通過眼前這方《太白西金劍丸法》,他對劍仙流派頓時有了不少的了解,若是直接轉修劍仙流,也不符合他對未來的規劃。

  許道一邊咀嚼著劍丸煉制法中文字,一邊思忖起來:“原來相比于仙道武道,器修走的是外丹道路。”

  “前兩者都是以自身為爐鼎,在體內煉成大丹,種下長生種子,而后者則是以本命法器為爐鼎,在體外煉制大丹,一旦煉制出一顆劍丸,引頸吞服,就是丹成,也種下了長生種子。”

  通過《太白西金劍丸法》中的啟發,許道結合其此前所學功法,頓時在修道這門學問上又獲得不少新的領悟。

  “難怪無論是仙道、武道、劍仙三種途徑,都有筑基、金丹一說。在不少道書上面,它們有時也會統統以‘丹道’指代。”

  許道心中明悟到:

  “所謂筑基,便是搭建爐鼎。白骨觀中的白骨精金體、冰肌玉骨就是兩種不同的爐鼎類型,其后凝煞煉罡,則是在爐鼎中烹煮金烏玉兔、調和陰陽龍虎,直至煉就一顆圓滿光凈無虧的大丹,此即丹成,可求長生也。”

  霎時間,許道心中歡喜,腦中迷霧驅散,在求長生這條路上看的更加廣遠。

  他捏著劍鞘,在石碓中踱步,面生喜色明顯。

  突地,許道身子定住,他目光低垂,往自己的手中看去,只見被他捧在手里面的劍鞘已然崩裂開來,化作一片片烏黑的碎片,銹蝕般。

  許道輕輕用力,便再也抓不住劍鞘,此物徹底化掉。好在他此時早已經將功法的內容全部記載在心中,無一字遺漏。

  拍了拍手,許道將手上的齏粉抖落干凈,他朝著被自己從石壁中挖出來的那一具骸骨作了個揖,口中呼到:“多謝前輩遺留法訣。”

  稍微想了下,他喚過墨魚劍,就地挖了一個大坑,然后將已經碎裂成塊的前輩尸骨掃進了坑中,掩埋起來,也算是替對方收斂了一番。

  這些事情做完之后,許道看了一眼正在挖掘之中的隧洞,終究是壓制不下心中的好奇,他心道:

  “且先參悟一下法訣,了解個大概,搞懂怎樣才能煉制法器,然后再去尋找龍脈。反正龍脈就在那里,也不會跑。”

  決定坐下,許道當即就在四周找個了個稍微干凈一點的地方盤坐起來,其雙目微闔,開始一字一句的琢磨剛剛背下的功法要訣,領悟大意。

  不多時,他便睜開了眼睛,喚過墨玉飛劍,眼里露出恍然的感覺,口中說到:

  “難怪那劍鞘上面刻下了全篇的功法,卻沒有觀想圖留下,原來我得到的這篇劍修法門更接近古時的劍修傳承。”

  圣唐以前,劍修還只是諸多器修中一種,其代表不了整個器修道路。

  且在當時,外丹一說相比于內丹仙武而言,屬于左道一流,或許各有威能,但是不得長生,無法證道。

  直到在圣唐年間,有劍修證道長生,拔宅飛升,外丹一道才被走通。其后成就劍仙者也不再少數,劍仙一道方才位列正統修行道路之列,和仙武并列。

  至此器修者皆統稱為劍修,其修行道路稱作“劍仙”,以本命法器求得長生。

  至于此道為何不像仙道、武道一般,直接稱作劍道,其中似乎也有點說法,只是許道見識淺薄,尚不清楚其中的緣由。

  而在劍仙一道尚未成形之時,劍修傳承和其他傳承不同,其有箴言流傳:我輩從來往者教來者。

  簡單而言,古時劍修的傳承不列文字、少收門徒、也不開壇授法,多是以劍授徒。

  具體手段便是某位劍修身死,其肉身雖朽,但手中劍器為金鐵之物,可以長存人間,只要有緣者得其劍器,便可從中領悟道理,繼承道統,走上劍修的道路。

  并且不少劍修因為可以繼承上一代劍修的本命法器,初時可以借助劍器中的遺澤迅速領悟道理,后則可以從法器中提取材料,淬煉出屬于自己的本命劍器。

如此一來,相比于其他的道統,劍修在古時雖然人丁稀少,且一脈單傳,不少劍修屢屢死之前也都找不到傳人,但這一脈并未就此消亡,只是經常隔代傳承罷了  就算隔上六七代,劍器被人帶進墳墓中,深埋地底,其傳承也不算斷絕。

  因此,劍修一道在仙秦之前便有,后歷經仙秦、神漢兩大仙朝而未絕,終于在圣唐年間,有人持劍證道,塑造劍仙之名,立下劍仙道統。

  而這時,劍修的傳承也因吸納其他器修傳承的原因,始有門徒行走,開宗立派,直至如仙道、武道一般,形成了以劍法為主的傳承方法,從而發揚光大。

  許道琢磨著腦中的法門,暗道:

  “這《太白西金劍丸法》既有文字傳承,但又沒有觀想圖傳承,后人若是只得其法,不得其配套的傳承劍器,無法修行這方法訣…如此說來,給我留下這法訣的前輩,極有可能是圣唐年間,劍仙一道方興未艾之時的道人。”

  大致參悟完法訣之后,許道發現《太白西金劍丸法》中雖然沒有觀想圖,但實則他手中的墨魚劍器就是其中的“觀想圖”。

  劍器在手,方可入門;無有劍器,法訣無用,其恰好介乎于古劍修傳承手段,和當今劍修傳承法門之間。

  這也是許道會猜測那具尸骸所處年代的原因。

  皆因《太白西金劍丸法》和一般的法器祭煉術不同,在修行的過程中,道人無無須費盡心機的尋找相應的天材地寶,煉入其中。

  而只需要依照法訣不斷的汲取金鐵之氣,純化劍器即可。

  一旦在劍器中提煉出辛金,即類似于仙道、武道在體內種下靈根,可依此筑基,塑造經絡,晉升為真正的法器。

  其后則是繼續不斷的吸收金鐵之氣,又可采用煞氣、罡氣種種進行磨煉,更進一步的純化劍器,直至九條經絡具備,通體化作辛金時,便是爐鼎、大藥齊備,可以煉就長生種子也。

  而想要能夠達到以上的效果,普通的法器明顯是不夠格的,必須以特定手法、丹藥配比,甚至是機緣巧合之下才能煉就出一柄劍胚,合乎使用。

  在劍仙道路未曾徹底的成形之前,其中的關隘別說是后來的傳承者,就算是立下傳承第一任劍修,也不一定能夠煉制出第二柄劍胚。

  這也是古劍修傳承不列文字、少收門徒、也不開壇授法最主要的原因,非是不想,實是無能也。

  直到劍修有證道者,此弊端方才得以解決。

  許道這一通梳理下來,心中暗暗稱奇。

  如此法門說高明也高明,說不高明也不高明,倒是十分符合古劍修的風采,力求精粹,不甚復雜。

  腦中將《太白西金劍丸法》咀嚼再三,許道已然將其中的關竅都了然于心,甚至因為法訣不甚復雜的原因,他或許連無字符箓都用不著使出來。

  皆因墨魚劍已經幫他解決了入門的所有困難之處,其后只是如功法上所描述的不斷汲取金鐵之氣,淬煉劍體罷了。

  這讓許道心中古怪,甚至遐想到:“汲金鐵而化辛金…若不是得其法的第一步,就是散掉墨魚劍內所有的過往痕跡,令道人以精氣煉之,徹底化為己用,我幾乎都要以為這是一門專門提純金屬材料的法門了。”

  世間金屬種類多多,有庚辛之分,其庚金、辛金非獨為某種金屬,而是金鐵之兩面,精粹至極近乎陰陽者。

  其中庚金屬于陽金,性剛質烈,《滴天髓》上有言:“庚金帶煞,剛健為最”。

  辛金者,溫潤而清,其乃陰金,猶如珠玉,光澤耀人,貴重自重,乃柔鋼,亦為針尖、刀剪之器物,光亮銳利,可用于修整怯病,與庚金相對,

  而太白西金劍丸法所煉金屬為辛金,取鋼柔之意,上善若水,為金屬陰陽之陰。

  如此寶物,自然十分難得。

  世間金屬種類多多,有庚辛之分,其庚金、辛金非獨為某種金屬,而是金鐵之兩面,精粹至極近乎陰陽者。

  其中庚金屬于陽金,性剛質烈,《滴天髓》上有言:“庚金帶煞,剛健為最”。

  辛金者,溫潤而清,其乃陰金,猶如珠玉,光澤耀人,貴重自重,乃柔鋼,亦為針尖、刀剪之器物,光亮銳利,可用于修整怯病,與庚金相對,

  而太白西金劍丸法所煉金屬為辛金,取鋼柔之意,上善若水,為金屬陰陽之陰。

  如此寶物,自然十分難得。

  世間金屬種類多多,有庚辛之分,其庚金、辛金非獨為某種金屬,而是金鐵之兩面,精粹至極近乎陰陽者。

  其中庚金屬于陽金,性剛質烈,《滴天髓》上有言:“庚金帶煞,剛健為最”。

  辛金者,溫潤而清,其乃陰金,猶如珠玉,光澤耀人,貴重自重,乃柔鋼,亦為針尖、刀剪之器物,光亮銳利,可用于修整怯病,與庚金相對,

  而太白西金劍丸法所煉金屬為辛金,取鋼柔之意,上善若水,為金屬陰陽之陰。

  如此寶物,自然十分難得。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

飛翔鳥中文    仙箓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