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四八章 共同開發建議

  看把一位使帥憋屈的。

  都是些軍伍中人,玩不了朝堂里的貓膩,就一個留下制鹽工藝,給隴右軍一份基業的話,僅僅因為剛才對人家徐義不信任,這時候就有點開不了口了。

  崔珪自然沒這方面的憂慮,他知道徐義的意思:既然當著他倆的面賣弄,自然就是要留在隴右這邊了。

  安西那邊,聽說倒是石漆不少,沙子不少,雖然也有些鹽湖,卻沒有鄯州這邊富饒。

  見哥舒翰這樣,徐義倒是對哥舒翰這人的看法又提高了不少。

  聽說他在王忠嗣被貶,圣人擢升他接替王忠嗣時,哥舒翰仍然強烈的為王忠嗣喊冤。

  原本徐義以為哥舒翰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現在看來,哥舒翰確實算是性情中人。

  “使帥,你看是我留下工匠,還是你派工匠來學習?還有那些家伙什,我都是從長安帶過來的,不敢相信西域這邊的工匠。”

  “要不你這邊還是重新做一些吧,我帶的這點物事,不夠你這邊的用度。”

  “徐侯,你的意思是,可以將制鹽之術留在隴右?”

  “那還咋?難不成讓我在安西玩這個?不管是鹽礦,還是鹽湖,安西都沒有這邊豐富。”

  哥舒翰都不知道說什么才能感謝徐義了。

  徐義原本的概念里,這時候的鹽應該是屬于官辦管制物品,就是到了后世,食鹽都不是民間可以隨意販賣的。

  事實上,徐義發現,在大盛朝,食鹽并非是朝廷的管制物。

  官辦的制鹽作坊有,應該說官辦的制鹽作坊是中原鹽業的主導。但是,對于食鹽的販賣,并非是由官方管制的,甚至一些商賈,都有專門從事食鹽買賣的。

  大盛朝的疆域廣袤,西域一帶盛產青鹽,而西域一帶偏偏是邊疆,是戰亂地帶。這就造成了如今的青鹽,基本還保留著嘴原始的做法,也就是在鹽湖周邊,牧民們隨意的采集,然后就有商賈收起來販賣的現狀。

  別說規模,就是產業都沒有形成。

  “崔府尊,鄯州這邊如何?是否需要給你增兵?”

  哥舒翰到底是個憨性人,這時候居然能想到鄯州這邊的問題。

  鄯州的大澤以西,也就是后世的茶卡鹽湖,早在西漢時就有采鹽的記載:“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鹽池。

  但是,現在的鹽池,也就是茶卡鹽湖,正處于大盛和吐蕃的交界,整個鹽湖的采鹽,基本上處于停止狀態,偶爾才有牧民零星的采挖。

  對于茶卡鹽湖,徐義記得是就茶卡鹽湖的儲量,足夠地球人幾萬年的食用,具體不太清。所以,徐義不介意現在就開發茶卡鹽湖。

  再說了,徐義這種算不上工藝流程的開發,跟原本的牧民采挖并沒有多大區別。

  “使帥,若是將來制鹽成為產業,鹽池這邊是必須打下來,并徹底的守住,增兵恐怕是必須的,甚至還需要哦在周邊建立堡壘······”

  青鹽本來就是如今鄯州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鄯州商賈往來首先采買的物品。

  崔珪清楚,一旦細鹽出產,用不了多久,必將是貴人們的餐桌上的必須品。不管是大盛,還是吐蕃,乃至大食、波斯,甚至遠到大秦,貴人們都會選擇細鹽。

  隴右、河西本就是東西往來客商的通道,鄯州正處于這條通道的中線,真的不愁見細鹽銷出去,倒是應該考慮如何增產的問題。

  “崔叔,即便是營建堡壘,筑起長城,也沒法避免鹽池一帶是戰亂地區的本質。營建堡壘,筑起長城,只會將整個戰事都集中在鹽池一帶······”

  干嘛非得打打殺殺呀?都是一家人······哦,現在還不是一家人,還整天打生打死呢。

  “哪有怎樣?鹽池是這一帶最大的鹽池,不管是采挖還是運輸,都相對要容易些。大不了我將作坊建在鄯州城內······”

  “若不是有氣疫在,直接向西南推進五百里才安全!”

  這就是現在的大盛邊軍,哪怕是崔珪這樣的文人刺史,說起來也是推進幾百里,他們的心里就沒有協調協商這些概念,就想著打過去。

  “崔府,實在不行老夫就帶隴右主力來一次大戰,先將他們打怕了,打殘了,最起碼打出百十年的穩定來!”

  哥舒翰更是要以發動一次大戰來維護鄯州這邊的安定。

  徐義無奈的搖了搖頭,有些話他真的不知道能不能說。

  似乎大盛和吐蕃,在西域這邊一直就是這樣打來打去的,算是世仇了。

  “義哥兒,你可有什么建議?”

  崔珪見徐義搖頭,倒是多問了一句。

  徐義怎么說也算是百戰名將了,還是從未輸過的名將。

  “崔叔,使帥,聽聞吐蕃算是共主的模式,也就是說,吐蕃的統治,是多處部落首領共同推舉出來的大統領統治整個吐蕃的模式?”

  “是也不是。說是共同推舉,倒不如說是被打怕了,不得不接受邏些的統治。”

  吐蕃的統一時間,幾乎和大盛朝建朝時間差不多,而吐蕃的統一也是在松贊干布時代統一的。

  這些年一直保持著巔峰的戰力,依仗這氣疫和環境,始終能跟大盛對峙抗衡而不落下風。

  “崔叔,使帥,我就是提個建議呀。你們看這樣成不成,就是將吐蕃在鹽池一帶的部落首領拉攏進來,不涉及隴右道的其他事務,僅僅在鹽池開發的問題上達成一致。”

  “以共同開發,互利共贏的原則,在鹽池開發上,以利益換和平,將鹽池一帶成立一個雙方都享受利益的區域。”

  “哪怕是在其他地方可以打生打死,在鹽池一帶雙方都保持克制,不挑起戰爭······”

  “大盛和吐蕃,這么多年的戰事,幾乎就沒有停止過,可相互的商貿往來也是從來沒有停止過,讓戰爭歸戰爭,鹽池歸鹽池。不知是否可行?”

  “當然,開發鹽池,制鹽工藝自然是我方的,甚至說,可以將吐蕃拋棄在制鹽產業之外,象征性的給點收益,確保整個鹽池開發成功。”

  “從目前的狀況,鹽池一帶基本上從建朝以來,都屬于吐蕃占領區,隴右軍能在鹽池一帶為我大盛謀利益,即便是雙方有協議,也算不上喪權辱國······”

飛翔鳥中文    茍個富貴盈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