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零二章 秋風行動

  捷報急遞走了,神策軍也歇戰了,有意無意的開始帶著薛嵩的嫡系開始神策軍的訓練。

  這算是告訴薛嵩,徐義接受他了。

  又等了多半個月,朝廷的嘉獎來了,除了一些不疼不癢的言辭,就是些黃白之物了。

  徐義不稀罕這個,他想的是回長安。

  說實話,就這一戰,徐義敢肯定,一二十年內,不管是契丹還是奚部,絕對不敢再擾邊了。

  偏偏朝廷對徐義回京的事只字不提。

  而徐清的來信告訴徐義,工部進駐軍城了。

  “大帥,朝廷這是何意?信不過我神策軍?倘若如此,當初有何必組建神策軍?”

  徐義把徐清的來信讓李光弼和薛嵩看了。不看李光弼也知道,他也有自己的渠道。李光弼拉著薛嵩急匆匆的來找徐義,就是為這事來的。

  帶著長安的信函!

  “大帥,你看,這都是長安的議論!”

  朝廷將徐義調離軍城,就是為了軍城。工部接管軍城,以后的徐義就只能長期在邊州了。

  長公主攜玉真公主進宮了。圣人說,不管是誰管理軍城,徐家的,長公主的,玉真公主的收益一分不會少。

  工部揚言,軍城的基礎原本就是工部和將作監,由工部接管是應有之事。

  李光弼清楚軍城是怎樣的存在,那是神策軍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他李光弼封妻蔭子的起點。當得知朝廷讓工部進駐軍城后,急匆匆的來找徐義商量了。

  “倒也說的沒錯,火藥作坊本來就是將作監和工部的人搭的架子,收回去確實是應有之義。”

  “大帥,那可是大帥的心血呀!”

  李光弼想不明白徐義怎么就這樣妥協了呢?

  “那你認為該當如何?”

  “向朝廷請奏,神策軍回長安。神策軍是大盛之利器,本就應該在長安拱衛京師,豈能放置邊州?”

  “光弼兄,若是朝廷真的有這等認識,這次大勝之后,朝廷讓我等回朝的詔令早就該到了。軍城,盡管沒有牽動圣人的心思,也牽動了朝廷某些官員的心思。”

  “這一戰我們贏的太容易了,也太贏得徹底了,火器的效果太驚世駭俗了,也就引起太多人關注了!”

  “誰能掌握軍城,誰就是大盛的股肱!又怎樣能不讓人眼紅?”

  也正是如此,李光弼才著急呢。就是薛嵩也有點著急了。

  自己剛剛找到一個穩妥的靠山,就這樣被人搶班奪權了。

  “大帥,那是大帥的心血,是咱神策軍的基業呀!就這樣落入他人之手,我不甘心!”

  “不甘心又能怎樣?”

  “大帥,必須想辦法回京!”

  薛嵩也插嘴了。

  “稍安勿躁。軍城豈是誰都能掌控的?且待些時日吧。”

  徐義還是有把握的。確實,火藥作坊是在工部和將作監的那些工匠基礎上搭建的,可后期所有的創新,都是他一手調教的神策軍家眷完成的。

  不僅僅是神策軍的家眷,那些新工匠都是自己的門徒,是弟子。這時代的師徒關系是堪比父子關系的存在。

  徐義不覺得工部進駐就能全盤拿下軍城。更何況,在離開軍城時,自己就已經將那些弟子分散了······徐義一直就留手的。

  “大帥,真的不能掉以輕心。有多少人能扛得住朝廷的封賞?在功名利祿面前,有多少人能堅守本心?風險太大了,我們還是有必要做些事的!”

  李光弼也知道軍城里的核心是絕對的嫡系,可面對朝廷的封賞,他不敢相信。哪怕是徐義的教化有深入骨髓的效用,也不敢相信時間長久了,那些嫡系還能守住本心。

  一旦在軍城里的嫡系出現問題,甚至會導致神策軍的將士也可能離心,到時候,就真的是回天乏術了。

  必須采取行動!

  三人都沉默了,鶯娘很想說:那么麻煩干啥,直接殺回去!

  從這一次作戰的情況看,鶯娘也看出來,神策軍現在就是無敵的,殺回去很輕松。不過,她也知道,這話不能說,這事也不能做。

  崔穎還在長安,還是徐義的兒子,還有······好多在乎的人呢。

  “朝廷派神策軍來邊州,是來作戰的······好吧!咱們就作戰!”

  “大帥······”

  薛嵩不懂徐義這是什么意思。

  “兩位,從即日起,神策軍制定秋風行動。就是我們要向秋風掃落葉一般,將整個大盛周邊的部落、王朝、包括藩屬國什么的,一律納入打擊范圍!”

  “神策軍將橫掃過去,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一直殺到入冬。若沒有效果,春天再來一次大掃蕩······”

  自己是不能求朝廷召回神策軍,那就借力!

  只要圣人不在意每年朝貢的部落首領和藩屬國數量減少,朝臣不在意每年收取的禮物減少,那就這樣干!

  徐義做事,這幾年一直遵行有禮有節。比如現在,在啟動秋風行動之前,徐義向朝廷奏報了。

  從前朝的無向遼東浪死歌開始,說到太宗朝三征高句麗,高宗平滅高句麗,一直說到如今年年擾邊,戰死的將士不計其數,耗費的錢糧不計其數,更是讓邊州的百姓民不聊生生靈涂炭······好像不開展這秋風行動,那就是整個大盛王朝的罪人。

  而徐義,如今作為幽州節度副使,主邊州軍政,在神策軍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應該展開對這一帶所有勢力的清剿事宜······

  “力士,這徐小子想干啥?”

  高力士是不插嘴的。一邊是李林甫攛掇著圣人讓工部接管軍城,一邊是信安王以及眾多的朝臣阻攔,他不能摻和的多了。

  本來只是解君王之憂,高力士不落痕跡的把徐義支走了,壽王妃的事也進入了圣人的議程······不干預軍城,高力士對徐義的了解,是會妥協的。

  現在朝廷介入軍城了,高力士覺得自己不能再介入過深了。一旦有什么意外,不管是信安王,還是長公主,包括金城候,他都得不到好。

  所以,裝聾作啞,隨便圣人怎么定。

  “他想打戰,那就讓他打了。這些年奚部契丹之類的,也夠煩人的。若徐小子真的能打,朕就準了!”

  圣人看來,不管是工部,還是徐義執掌軍城,都是大盛朝的,也就都是他的。

  徐義是在長安,還是在幽州,都是他的臣子。

  圣人不知道楊玉環跟徐義有什么,也不在意李林甫的私心和爭權奪利。對于圣人而言,誰怎么玩,都玩不出自己手心。

  臣子們爭,自己這個君王才好做。真要是臣子們一團和氣了,圣人倒是需要擔心了。

  軍城如何,圣人是知道的,工部進駐,也是他恩準的。

  想了想,還是恩準了徐義的秋風行動,怎么想對朝廷都是有利的。

飛翔鳥中文    茍個富貴盈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