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六九章 絕好的機會

  真不想回長安呀!

  徐義的祭祖結束了,在曹州府各級官員的大力配合下,徐義的祭祖聲勢浩大,仿佛恢復了高平北祖上房曾經的榮耀。

  然而,就在祭祖結束沒多久,徐義還沉浸在被鄉黨宴請的氣氛中,長安來信了。

  這不是朝廷的催促信,是私人信件。崔瑤的、信安王李煒的、崔渙的、長公主的、包括廣平郡公的等等,還有徐思順一些同僚的,申屠一些戰友的等等。

  甚至徐義還接到了細柳營一些識文斷字的工匠的書信。

  所有的書信都在講述一件事,那就是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因深夜闖宮,被視為行謀逆之事,盡數下大牢了。

  太子等人辯解:說是惠妃娘娘揚言宮中有賊,想請他們幫忙,他們便著甲進宮。

  惠妃娘娘否認,事實上卻是圣人看到了太子等人帶并著甲沖宮了······

  長安的傳聞滿天,說什么的也有。

  崔瑤讓徐義不著急回長安,等事件平息了再回不遲。信安王讓徐義盡快回長安,先把細柳營控制好,避免火藥彈遺失而發生難以挽回的事。

  “族叔,此時不宜回長安。太子及二王謀逆,不管事實如何,這應該是朝廷定論。此時,圣人震怒,朝堂煩亂,族叔此時回長安接管細柳營,會讓人懷疑用心。”

  “就以王忠嗣將軍為例,若此時他回京,哪怕是沒有任何居心,都會讓圣人以為居心叵測。”

  “族叔回鄉祭祖,正好脫開了此次的漩渦,沒必要著急趕回去招惹麻煩。”

  除了徐思順,所有人都沒有任何意見,就是申屠,這時候也不提信安王如何如何。

  統一思想的問題不存在,就是大家的思維始終不能提高到朝堂上,也沒有這樣的基礎。這讓徐義很無奈。

  就目前的狀況,該怎樣決斷,實在是難。

  按說,有正當的理由撇開,對于任何一個朝臣這都是沒有任何負擔的任誰都說不出什么來。

  可徐義就是覺得,越是這時候自己越需要慎重對待。

  不是說要進長安亂什么而是自己的思維好像有點家國情懷。后世對于家國觀念的教化,在徐義骨子里烙印了總有一種使命感。

  原本徐義就是一屁民,從來不曾有過左右大局改變大勢的能力這幾年,一步步到了所謂的高官顯貴的地步,好像內心真有了一份擔當。

  曾經以為楊玉環才是自己奮發圖強的動力,目的是不想看著楊玉環香消云散可當他聽聞朝廷發生的諸多事件時徐義居然有一種參與其中的念想。

  這人的變化,還真說不清。

  剛來這個時代和現在的徐義,完全是兩種心境。

  只是現在······徐思順對朝堂的理解是有深度的,不能說他的建議不合適。

  “大家以為如何?”

  “主公說如何,咱就如何。”

  得相當于白問。說好聽這是絕對的忠誠,說難聽這就是沒腦子。

  徐義是糾結的,在擔當和置身事外之間糾結:“做好隨時回長安的準備······”

  徐思順還想勸徐義擺了擺手,制止了他。

  驛館里雖然徐義這一行人占了幾處院子這并不是自己的家里有些話該說不該說得小心著。

  其實,徐義是看到鶯娘的眼色先這樣停止了討論。

  徐風徐云將驛館徐義的書房轉了一圈,看護好,書房里只有徐義和鶯娘。

  “怎么了?”

  “我看到了門派的標記。”

  “與咱有關?”

  “嗯,標記是襲殺任務,襲殺的目標是咱們,并且有將凌云子帶走的要求,賞金很高,一百兩黃金的酬勞,估計大盛的游俠都朝這邊集中了。”

  鶯娘的消息一時間讓徐義有點懵,是真的懵。

  搞不明白,自己算哪根蔥了,居然有人用百兩黃金的酬勞暗殺自己?

  至于凌云子······還真如徐思順所說的,適當的時候可以扛一下。這叫什么事呀?

  “徐義,不要小看百兩黃金的誘惑,這時候或許還是河南道、都畿道的游俠在集合,待些時日,整個大盛朝的游俠都會往這邊集中。”

  “到時候,除了軍營,任何地方都危險。”

  “鶯娘,你的意思是該如何?”

  “曹州的折沖府沒多少人馬,至于彉騎,不用我說你也知道是群什么貨色。我認為這時候沒時間考慮朝堂,性命攸關。”

  或許這樣的外界環境,對于自己此時的決斷有好處。

  徐義沒有含糊,直接讓所有人準備,天亮后就啟程回長安。

  徐思順不理解,還是遵從了,幾次欲言又止,想勸勸徐義,都被徐義制止了,根本就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徐義是大張旗鼓的離開曹州的,同時,還通過官方的驛站給長安的諸位親近去信,說明了自己回長安的安排。

  不急不躁,卻是在遵旨:祭祖完畢,立刻啟程。

  水路是逆流,徐義直接轉陸路了。

  “咱們的水性都不怎么樣,陸路上應對要比水路容易。更何況,很可能有不少的游俠在水路候著。”

  這是鶯娘的建議。

  很奇怪,對于朝堂的爭端,不管是鶯娘還是公明殿的人,腦子都跟木頭似的,轉都轉不了一下。

  當知道有可能自己的隊伍會被襲殺后,不管是公明殿的人,還是趙仲漢他們,一個個立馬活過來了。

  日程、路線、防御等等,一個個跟打雞血一樣,興奮的嗷嗷叫。

  “主公,沿途州府那些從西域退役回來的軍卒,能聯系的都聯系上了,都會隨著咱們的隊伍伴行。”

  “徐義,我也發了門派暗記,讓宗門的人召集關系親近的,沿途暗中配合保護。”

  趙仲漢聯絡曾經出生入世的戰友,而鶯娘則聯系著游俠······

  徐義若不是擔心出現鶯娘預料最壞的情況,都有心讓自己這些人就這樣闖。

  說實話,這對于自己來說,絕對是個最好的機會。

  一路上若是不停的遭遇暗殺,勢必會拖延自己回長安的速度。挺好,真的挺好,這樣就不存在是否趕回長安的糾結了。

  就這樣一路躲避暗殺,時間上完全可以拖延很長,等自己抵達長安,或許太子及二王謀逆,包括因此而引起的朝堂動蕩就平息了,自己也省去了招惹混亂的朝堂。

  朝堂,從來就不是你想脫開就能脫開的,特別是徐義已經有了在朝堂上的話語權。

  就比如右相李適之,跟玉真公主的關系,跟信安王的關系,都還算不錯;比如張九齡,比如廣平公,比如長公主,比如崔家、裴家、蕭家等等,關系親疏在朝堂的勾連太多。

  當需要表態時,怎樣的態度都決定著后面的事態發展。

  是忤逆圣人,還是背棄情義,都不合適。唯有避開,可沒有理由的避開,故意拖延回長安的行程,會給人留下沒有擔當得印象。

  現在好了,有了遭遇暗殺的借口,對于徐義來說,這簡直就是神來之筆,這群游俠就是來配合自己躲開朝堂混亂的工具。

  至于被殺······徐義沒想過。先不說游俠不是軍卒,不懂軍陣,習慣于獨來獨往,各自為戰。就說自己這群人里玩過游俠的鶯娘和凌風子等人,還有軍伍出身的趙仲漢等人,都未必不能抗住游俠的襲殺。

  更何況,徐義這幾天一直在自己配制火藥彈······

飛翔鳥中文    茍個富貴盈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