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一六章 應該可以

  有一個詞叫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并不僅僅指自我的暗示,更有外界的暗示。就比如現在的楊玉環對徐義的感覺。

  本來小女孩子就就有英雄情結,在從第一次徐義在灘涂上呵斥李贄,替楊玉環解圍,再到河南府所謂的慶功宴上那般灑脫的帶著她離開,都在楊玉環心里留了痕。

  再加上徐義支持她的愛好,直言叔父為她辯解。

  更有這段時間整個東都市井對徐義的一些傳言,以及首創對聯這種文體,讓楊玉環忍不住的會遐想······

  而且,徐義在對待楊玉環的不同,好像周圍的人都能感覺到,就是叔父······在接待徐義時,都會讓楊玉環在場。

  諸多因素湊一起,難免形成一種外界對楊玉環的暗示:徐義對她有意。

  徐義是對她真有意,不過,在徐義心底僅限于交好,不敢想多了。

  不管會發生什么吧,徐義都讓那些心緒留在了東都,而他,在接到朝廷詔令后,便隨裴耀卿順流而下了。

  這一次,徐義的職銜是江淮轉運使司,他自己也不知道這算是升還是降了。

  自通濟渠往東南,便是徐義隨同裴耀卿南行的路線,就是大運河的路線。

  “關中地狹﹐人口密集,產糧不敷食用﹐需仰給于盛產糧食的江淮。洛陽以東租粟先輸納洛陽含嘉倉﹐然后轉運至長安以充太倉。其時中央職官較少﹐祿廩不多。每年轉運一二十萬石便足。”

  “高宗以后﹐朝廷供養官吏激增﹐加以軍需民食﹐漕運成為迫切問題﹐于是有設專使以負責漕運的必要。舊歷二年﹐朝廷以李杰為陜州水陸發運使﹐此為專門設使之始。”

  “圣人每年不少于四月在東都處置政務,而東都因神龍武后所推崇,并非圣人自愿顛簸,實不得不如此。”

  “圣人于東都,內衙四衛的將士不說,就是朝廷的六部九卿衙門也隨行東都。說起來是勞民傷財,其實朝廷是為維持關中糧價,讓百姓能吃的起糧。”

  裴耀卿跟徐義說的這些話,好像沒什么關聯,還有點摸不著頭腦。

  徐義懂,這段時間也了解了一些。

  裴耀卿沒有明說,徐義也知道他話里話外的意思。千年的關中平原,已經不堪重負,不足以養活生活在關中的百姓了。

  所謂的盛世,其實就差揭開那一層遮丑布了。漕運關乎著大盛朝的穩定,南糧北運關系著整個大盛朝的命運。

  一時間,徐義倒是覺得裴耀卿,或者說世家并不是所謂的爬在王朝身上的吸血蟲,他們雖然不在乎王朝更迭,但是在每一個王朝,他們都在為這個王朝盡心盡力。

  裴耀卿這時候的情緒騙不了人,真有點憂天下事,憂天下勢的情懷。

  這時候裴耀卿是在指教,徐義附和著,悉心聆聽。

  “此船為海鶻戰船改造,雖風浪漲天無有傾側。順風時揚帆,逆風時搖槳。乃是我大盛最為先進的戰船。”

  徐義從登船開始,就已經對船只疑惑了。

  船的體型并不大,船形頭低尾高,船身前寬后窄,船吃水并不深,雖然看不到船底,徐義感覺就跟漂浮著一樣。

  關鍵是這所謂的帆,孤零零的豎著,方方正正的,就跟旗幟一樣······

  這就算最先進的戰船?

  徐義倒是不懂船,更不懂風帆的原理,不過,就徐義所認知的帆船,都是前后左右掛不少帆的。

  他還記得,有嘩眾取寵者,憑著帆船都能橫跨某個大洋。同時,徐義認知中的帆船,完全可以依靠船帆而行,無論順風還是逆風,不記得還需要人力劃槳搖擼······

  不過,他依然沒做什么評論,任由裴耀卿絮絮叨叨的教導。

  還是曾經的徐義時,那時候他就天馬行空的想過,想著組織一支隊伍,從最早的靈渠開始,挖掘歷史上所有的運河遺址。

  也因為這個念頭,徐義查閱過不少的資料······

  那個時候,人們的交通依賴是陸路,乃至航空。水運除了航海,內陸河的運輸已經式微了。

  有幸能領略大運河的風采,徐義還是相當享受的。

  就是鶯娘和自己的隨從,也都對于乘船南下興致勃勃。

  暫時不琢磨那些燒腦的事了,聽著裴耀卿講故事,在這可以用碧波蕩漾的大運河上行船,別有一番滋味。

  “那是纖夫?”

  逆流和風向,并不是一貫的,也就造成了部分河段海鶻船即便是有人力劃槳也很難通行的河段。

  徐義還是不習慣做貴人,當他看到一個個瘦骨嶙峋的纖夫,拖拽著海鶻船緩緩前行時,心里有點堵的慌。

  除了他,整個船上的人,沒有一個人不自然。

  若是風帆可以······想什么呢,什么人什么命,自己真的有點矯情了。

  一直暗暗的告訴自己:我是貴人,我有享受這種待遇的資格。

  但是,夜晚來臨時,徐義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徐義不懂風帆,但是對于最基本的力學他還是懂得。所以,徐義又開始著魔了。

  徐清這時候見徐義這樣,已經不再驚慌了,他知道,只要將主出現一次這樣著魔,就必將有驚人之作。

  “你家將主······”

  “會裴公,我家將主在做學問。”

  徐清說這話的時候相當的驕傲······等著看吧,等我家將主完成了,你就是宰相一樣會驚嘆。

  信安王如何?一樣驚嘆我家將主的本事。

  裴耀卿不確定徐義現在專心的是不是關乎漕運的,不過對于這種專注的做法,他是支持的。

  將主在畫畫,一條線兩條線,這樣一轉,那樣一歪的,徐清看不懂。

  每畫一張畫,將主就開始用那些鬼符文了,徐清一樣不懂。

  徐清這時候需要安頓鶯娘,這時候絕對不可以讓任何人接近將主,除了他伺候將主吃喝······

  很多定理記不清了,徐義只能一邊勾畫,一邊計算,一邊嘗試著找回公式。

  又執著了,或者說自己裝牛角了。當徐義實在無法想起那些公式時,他干脆就只畫力的作用線了,大概、或許、也許應該可以。

  其實,公式不公式吧,這不需要定量,只要能將風向作用不同風帆上的力,通過角度形成一個合力,就應該可以充分的利用風帆了。

  在想通了以后,徐義找來的工匠······

  海鶻船的甲板上,一個頂大的木桶,水面與木桶緣齊平,圍著一圈人。

  徐義將工匠按他的設計做好的小船放在水面:“這樣不行,需要讓它迎風···呃,不是,應該是讓它跟風有接觸。”

  一尺長的小船,三尺長的水桶,被七八人圍著,風都得透過人縫往里鉆,哪能看出風帆的作用?

  于是,人們就都跟著徐義到了一邊,風帆沒調好,畢竟是有風了,就見小船在水桶里滴溜溜的亂轉。

  徐義不得不擰動小船模型上的風帆,對照著自己畫出的合力線路,終于讓小船能直線竄了。

  也就在一瞬間,小船就已經從一頭竄到了另一頭。當徐義再一次調整好風帆,也是一剎那的感覺,小船又竄到起初的那一頭······

  都覺得僅僅是好玩,然而裴耀卿不同:“徐義,這玩意兒能行?”

  “裴公,應該可以,不過還是慎重點。海鶻船上有小舢板吧?用小舢板試試。”

  從船尾放下小舢板,是徐義跟一個船工一起去試驗風帆作用于小舢板的。

  當裴耀卿看著小舢板在沒有劃槳和搖擼的情況下,被徐義隨意擺弄著風帆,便可以任意在河水中航行。前進、后退、轉彎、側移,任何一個方位都可以用風帆助力······

  裴耀卿激動的在甲板上轉圈:“義哥兒,此乃大功一件。老夫必將據實奏報朝廷,為義哥兒請功!”

  徐義真不是為什么功勞,他也知道,現在的他五品了,就自己這歲數,朝廷也不可能再擢升自己的品級和職銜。

  不過,功勞多點應該沒啥壞處:“裴公,小子不敢肯定可行,需要專業的造船廠,多驗證。”

  “這是風帆的位置和如何借風而行的示意圖,相信只要是船工,應該用不了幾時就可掌握。”

  關于力的作用,徐義是不準備說太多了,主要是自己也存在講不通說不清的可能。

飛翔鳥中文    茍個富貴盈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