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412章 戰況不利

  悠久小説網ωωω.Х.,免費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呼”

  經過第三天的攻城未果,折蘭王呼奢和白羊王且居終于意識到,馬邑的守備力量,強大的有些出乎意料。

  在匈奴人先前的預料中,馬邑的守衛兵力最多不會超過五千人,就算加上城內臨時征兆的男丁,也絕不可能超過一萬。

  而根據過往的經驗,匈奴攻打馬邑這種級別的漢人城市,每付出三個奴隸炮灰的代價,就能換得一個漢軍士卒的性命。

  經過三天的慘烈戰斗,折蘭王呼奢帶來的六七千奴隸早已消耗殆盡,就連白羊王且居帶來的過萬奴隸,也已經只剩下不到三千人。

  損失了近萬炮灰,按理來說,馬邑應該也損失了四千左右的守卒,從而元氣大傷,無力再組織起城墻防線才是。

  但實際情況,卻讓呼奢、且居二人的心越發沉重。

  ——隨著戰斗的進行,馬邑城內的守軍非但沒有‘元氣大傷’的征兆,反倒是越戰越勇,甚至隱隱有一絲適應了戰斗的感覺。

  馬邑北墻防線的漢軍將士,也從最開始的吃力至極,到后來一點點穩住陣腳,再到現在,已是有了些閑庭信步的自信。

  這樣的狀況,顯然將一個萬分無奈的可能性,擺在了呼奢和且居二人面前。

  ——馬邑北墻,恐怕是無法攻破了······

  原因很簡單:在奴隸炮灰消耗殆盡的情況下,攻打馬邑,已經成為了折蘭、白羊兩個部落萬分不愿意的事情。

  因為現在,要還想攻打馬邑,就需要折蘭、白羊兩部派出正牌部隊,也就是部族勇士。

  如果是一座防備力量薄弱,一攻即下的小城,那呼奢、且居二人還有可能考慮考慮。

  但在確定馬邑城絕非可輕取之城池后,‘以部族勇士的性命換取馬邑城’的選項,絕對不可能出現在二人腦海當中。

  自然而然,深刻在游牧民族基因中的‘捷徑之道’,出現在了呼奢、且居二人腦海當中。

  “折蘭王。”

  王帳之內,且居深思片刻,不由試探著開口道:“今夜月圓,我等不若偷城如何?”

  “本王的奴隸還有幾千,不妨派去一試;不成也罷,那幾千奴隸,終歸要在明日死在馬邑城下。”

  “萬一要是成了,那折蘭王率領本部勇士沖入馬邑,我等此行,便算是不虛此行了啊?”

  聽聞此言,折蘭王呼奢面色不由一滯,陷入了短暫的沉思當中。

  作為幕南乃至于整個匈奴最為特殊的一個部族,折蘭部族在乎的東西,往往和其他部族不太一樣。

  就拿現在來說,白羊王且居腦海中想的,是用手里僅剩的奴隸換取一個‘攻破馬邑’的可能性,從而用馬邑城內的各式物資,來彌補白羊部此次南下的損失。

  但在折蘭王呼奢腦海中,則幾乎完全沒有‘怎么做才能不虧’‘怎么做才能彌補損失’的考慮。

  ——整個折蘭部族的存在意義,都是為單于庭鎮壓幕南,折蘭部的勇士全都不需要從事生產、勞動,只需要磨煉戰斗技巧即可。

  其他的物資,如食物、武器、戰馬牧畜等,都有單于庭(從其他弱小部族)剝調。

  就算是奴隸,實際上也不是很能引起呼奢的注意。

  ——沒了就沒了唄,等戰后回幕南,逮住個倒霉的小部族來一場肅清,就能補充回來。

  單于庭也不會對折蘭部‘奴隸全部損失在馬邑城下’的情況視而不見,也會相應的給與一些補充。

  在這種‘衣食無憂’的情況下,身為折蘭王的呼奢腦海中所想,只有一點。

  完成單于庭,準確的說,是完成單于冒頓所下達的命令,窮盡一切,攻下馬邑!

  當然,這里的‘窮盡一切’,并不包括拼上本部勇士。

  所以當且居提出夜襲馬邑,準確的說是通過挖地道、摳墻角的手段做出嘗試時,呼奢是有一點心動的。

  天見可憐——這幾日的戰斗,匈奴這邊死的雖然大都是奴隸、炮灰,但作為攻城主力的折蘭部,也同樣遭受了很大的損失。

  毫不夸張的說:僅僅三天的戰斗,折蘭部兩個萬騎近一萬兩千勇士,便有將近一千人長眠馬邑城下,另外有三千人身負各種程度的傷。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三千個失去戰斗力的傷員,將缺席接下來的整場馬邑戰役。

  即便是在戰爭結束之后,這三千人當中,也有一半左右要面臨退役。

  在漢室,軍卒退役意味著退伍返鄉,意味著回歸農民身份;如果有些身手,還有機會和當今國丈何廣粟一樣,重新回到軍中,再續榮光。

  在匈奴的尋常部族,勇士退出作戰部隊,雖然會導致其地位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再不濟,也還能靠著原有的資產過一個相對祥和的生活。

  ——最起碼,也能在兄弟叔伯們的照顧下活到三十歲,然后再迎接草原民族在這一時期特有的人生重點。

  但在一切為了戰爭,所有人都為戰爭而存在的折蘭部族,勇士退役,實際上和陣亡幾乎毫無差別。

  除了極個別傷勢輕到不太影響日常行動的人,會有機會被別的部族請去,作為培養年輕人的教官之外,其他所有的‘退役勇士’,都將被部族拋棄。

  運氣好點,這些人被拋棄在一起,還能抱團取暖,在草原多活一段時間。

  最恐怖的就是折蘭部沿著撤退一線一點點拋下這些傷兵,就會使得這些失去戰斗力的折蘭勇士,失去最后一絲生還的可能性。

  雖然身為折蘭王,雖然對‘戰斗損失’不是很care,但到底還是部族頭人,對于手下武裝力量折損三分之一,呼奢還是頗有些肉痛的。

  倒也不是心疼那些勇士,而是這樣的武力折損,會直接影響到折蘭部在幕南部族心中的震懾威力,間接影響到折蘭部在單于庭的地位。

  ——要說折蘭部族還有什么在乎的,那除了原始薩滿教延伸而出的所謂雕神之外,就只剩下了單于庭的認可。

  要是失去單于庭的認可,甚至只是失去‘三駕馬車之爪’的名頭,折蘭部就將徹底喪失在幕南的威權,自此‘泯然眾部’。

  所以對于且居‘要不想個法子’的提議,呼奢還是頗為動心的。

  但動心歸動心,要說對且居的提議有什么信心,那就完全談不上了。

  ——經過二十多年來的恩怨情仇,漢匈雙方,早就對彼此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了。

  對于匈奴而言,漢室軍卒一旦退下城墻,匈奴人就知道:漢人的援軍來了,漢人要出城,和支援部隊一起夾擊城外的匈奴攻城部隊了。

  對漢室也一樣——一到戰事焦灼,匈奴人對某一座城池久攻不下的時候,匈奴人各種下三濫的招數,也就到了該使出來的時候了。

  對于匈奴人挖墻腳、挖地道的舉動,漢人往往也會早早防備:在城墻內每隔數十步挖一個洞,放一口陶缸,派人十二時辰不間斷監聽。

  這樣一來,一旦有‘老鼠挖洞’,城內的漢軍將士就能及時發覺,片刻之內,城墻之上火把驟然,接踵而至的,就是從墻頭上砸下的局勢滾木、熱油金湯。

  雖然對且居‘反正是奴隸,死了就死了,也不心疼’的說法持認可態度,但對于行動成功的可能性,呼奢還是持有相當高程度的悲觀態度。

  不過······

  “既然白羊王覺得可行,那就試試吧。”

  “今晚月圓之時,本王率本部勇士在外接應,一旦事成,則馬邑必破!”

  面色如常的做出‘愿意配合行動’的承諾,呼奢暗自搖了搖頭,開始考慮起其他切實可行的方法來。

  ——半夜偷城幾乎等同于送人頭是沒錯,但送的都是白羊部的人頭,這和身為折蘭王的呼奢,又有什么關系呢?

  反正試試又沒有成本,失敗的代價也是由且居承擔,呼奢自然愿意做下這個廉價的承諾,以換取一個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如果趁夜繞到馬邑南城門,再發動突襲······”

  暗自盤算著,呼奢又看向眼前同樣滿臉凝重的且居,不著痕跡的退出了王帳。

  ——距離天黑還有一些時辰,呼奢需要招呼最新人的奴隸,帶人去馬邑南墻一試。

  馬邑戰役在不知不覺中,按著漢室站前的規劃穩步進行,駐扎于五路山以北,鹽澤一帶的單于庭主力,也還沒有發現自己的先鋒部隊,已經陷入了漢室量身制作的重圍之中。

  而在明明遠離戰場,與馬邑戰役毫不相關的河套,卻隨著天氣逐漸微寒,而吹起了一股詭異的風。

  “月氏人究竟打算做什么?”

  聽著眼前勇士送回來的情報,奉命前來幕南的左賢王攣鞮稽粥滿臉疑惑。

  自從匈奴人拼死一戰,徹底掀翻東胡部對草原的絕對統治,草原‘三足鼎立’的局勢就被打破,剩下的匈奴、月氏兩家,也呈現出了一邊倒的局勢:匈奴晃晃如日中天,月氏潰如喪家之犬。

  在攣鞮稽粥親自主導下的步步蠶食、擠壓月氏人活動空間的戰略之下,月氏人已然是現出敗亡之事,草原正式被匈奴部統一,也正式進入了倒計時。

  在前年,漢室的女單于死去時,河套地區甚至出現了傳聞:月氏人內部的幾個翁候出了內訌,其中一支已經放出了‘放棄河西,西遷伊犁河’的口風。

  如果一切按部就班,那最早今年,最晚明年,稽粥就有信心蕩平擋在匈奴面前的最后一個敵人,讓匈奴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完全統一草原的游牧政權!

  但讓稽粥感到萬般無奈的是:自從漢人的女單于死后,匈奴的運氣,就好像受到了那個女人臨死前的詛咒一般,糟糕到了極點。

  先是去年草原遭災,導致今年開春之后,幕北陷入了大混戰當中,而后帶來的連鎖反應,便是韓王部背叛單于庭,舉族南遷,回歸漢室。

  作為匈奴歷史上最具威望的單于,冒頓顯然也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發生,自然而然,也就發生了單于鳴鏑,萬族景從南下的事情。

  但這樣一來,匈奴對月氏人的步步蠶食,就出現了一個極為短暫,卻又極為關鍵的空窗期。

  更倒霉的是:一直以來以內訌著稱的月氏人,在這次空窗期卻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迅捷反應,幾乎是在稽粥率兵東進的第一時間,就從河西一帶跑了出來,開始侵擾匈奴掌控下的河套地區。

  偏偏出于‘彼此監督’的考慮,原本駐守河套的右賢王也和稽粥前去和單于庭匯合,就是的月氏人對河套地區的行動,居然還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雖然月氏人的敗亡依舊不可避免,但撐著這一次機會,月氏人時隔三年再度出現在河套地區,無疑是松了好大一口氣。

  等明年開春,稽粥要想再把月氏人趕回河西,就需要重新貫徹蠶食、擠壓的戰略,將過去幾年做過的事完完整整重做一遍。

  要說心里沒有牢騷,顯然不太現實,但要說稽粥心里最為關切的,還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馬邑戰場。

  “但愿單于能從馬邑,能搶回足夠的物資回幕北······”

  暗自祈禱著,稽粥便面色一沉,喚來了自己的副將。

  “月氏人的小股部隊不用管,只要不攻擊河套部族,就任由他去。”

  “如果出現大股部隊,便讓左大當戶率一個萬騎去驅逐,不必激戰。”

  簡單做下交代,目送副將領命而去,稽粥不由陷入了漫長的沉思。

  “幕北諸部之間的爭斗,也不知道結束了沒有······”

  “館陶閼氏在龍城,只怕也不是很老實吧······”

  “如果馬邑戰況不利,只怕明年開春,幕北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暗自思慮著,稽粥長嘆一口氣,不由遙望向北方。

  “父單于,可一定要獲勝啊······”

  “一定能勝!”

  又給自己打打氣,稽粥輕輕拍了拍臉頰,便走出了王帳。

  ——馬邑戰役正緊鑼密鼓的進行,河套地區,絕對不能出任何差錯!

  佰度搜索悠久小說網.Х全集TXT電子書免費下載!

飛翔鳥中文    少帝成長計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