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381章 戰略欺騙

  “非常時行非常事,還請梁王切莫介懷。”

  將梁王宮內的所有人員都控制住,柴武便在周灶的陪同下,和劉恒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小殿。

  看著眼前目光凝重,神色滿是莊嚴的柴武,劉恒疑慮的一拱手。

  “大將軍言重,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

  勉強按捺住尚為撫平的驚懼,劉恒便請柴武在面前的筵席跪坐下來,又一拱手。

  “陛下之意,寡人略有不解,還請大將軍明示。”

  聞言,柴武稍一措辭,下意識將上半身前輕了些,輕聲道:“此番出征,吾大軍非為征越!”

  一語既出,劉恒神情劇變,猛然瞪大了雙眼!

  以原南軍,今羽林都尉為骨干,收納關中良家子弟所組成的十數萬大軍同出函谷,更有大將軍柴武親自掛帥,居然不是為了南下?

  短短片刻之內,劉恒腦海中,涌現出了無數種可能性。

  燕王劉信?

  應該不可能。

  劉信這個表親,可是當今劉弘開恩,才終于擺脫了羹頡侯的侮辱性徹侯封號,一舉成為燕王,以為一脈之祖。

  更何況從受封為燕王到就國,劉信成為燕王才一年多而已。

  話說的難聽點:劉信就算是想做亂,估計也還認不清自己王都薊(jì)縣的道兒呢!

  齊王劉遂?

  這就更不可能了!

  且先不提劉遂這個‘趙幽王之子’的身份,能不能為他提供足夠的大義名號,光是如今齊國那區區一郡、九城的封邑,就不可能支撐其劉遂作亂。

  ——在關東各宗親諸侯之間,劉遂的齊國,已經被戲稱為‘齊郡’了!

  作為諸侯王的劉遂,也被淮南王劉長、吳王劉濞等親戚,戲謔地稱為‘齊郡守’。

  當年劉襄、劉則仗著齊國七郡六十余城,都沒能在關東掀起一片浪花來,這劉遂做齊王也才不過一年多,又能做什么?

  將燕、齊兩個目標排除之后,劉恒的心,有些沉重了起來。

  除了燕、齊梁國,剩下幾個關東諸侯,那可都是高皇帝時分封的宗親了!

  吳王劉濞,那是故代頃王劉喜的嫡長子,德侯劉廣的異母兄!

  楚王劉郢客,乃楚元王劉交的嫡次子,名正言順得楚國祚。

  淮南王劉長、長沙王吳臣,則都是漢室南越戰略的重要棋子,幾乎不可能出現問題。

  最為關鍵的是:如果是這二者其中一個出了問題,柴武根本不可能在睢陽這般大張旗鼓······

  等等!

  莫非······

  “阿長·······”

  在劉恒看來,只有一種可能性,能為如今這番局面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淮南王劉長,怕是做出了什么人神共憤的事!

  如若不然,這事又怎么會牽扯到劉恒的身上?

  要知道高皇帝劉邦的八個兒子當中,如今尚在世的,可就剩下現在的梁王劉恒,以及淮南王劉長了!

  其他宗親諸侯,燕王劉信是劉邦長兄,武哀王劉伯一脈;吳王劉濞是劉邦次兄,代頃王劉喜一脈;楚王劉郢客,則是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一脈。

  長沙王吳臣,那是如今漢室僅存的異姓諸侯。

  能在如今‘異姓不得為王’的政治背景下,頂著吳姓安坐諸侯王位,長沙王一脈顯然也不是呆瓜。

  而年不過總角之年的代王劉武,如今又在長安,接受當今劉弘‘請教以詩、書’的待遇。

  只有梁王劉恒,以及去年在征越戰斗中立下不菲功勛的淮南王劉長,是純正的高祖血脈,漢室正宗!

  也只有劉長出事,才會導致當今劉弘出于‘家事不外傳’,亦或是忌憚劉恒看在兄弟手足的情分上幫劉長,而交代柴武先來梁都睢陽。

  “阿長啊阿長······”

  “怎么就這么傻呢?”

  “當今這位,可不是當年的孝惠皇帝了啊······”

  暗地里為同父異母的幼弟劉長哀悼三秒,劉恒隨即面容肅穆的望向柴武。

  “還請大將軍明示,陛下于寡人,可有何差遣。”

  此時的劉恒,已經做好了一切心理準備。

  包括出梁國兵,跟隨柴武討伐自己的親弟弟,淮南王劉長、接受柴武的軟禁,直到劉長被捉拿入京,乃至于被此事牽連,前往長安請罪······

  沒辦法:長兄如父。

  雖然劉恒在劉邦的兒子中,跟‘長兄’這個身份毫不相干,但在如今,高皇帝一脈,二代子孫只剩下劉恒和劉長的現在,劉恒對于劉長而言,就是毋庸置疑的長兄。

  按照此時的價值觀念,就算當今劉弘以此為由,指責劉恒‘沒有起到長兄應盡的義務,沒有好好規勸、指導幼弟’,劉恒也絲毫不會覺得奇怪。

  ——當今劉弘,是干得出這種事情的。

  看著劉恒一副逆來順受,坦然迎接命運的模樣,柴武暗地里點了點頭。

  “如此看來,梁王當是無有作亂之嫌了······”

  沒錯。

  這番機緣巧合,甚至讓劉恒暗自感到絕望的‘巧合’‘誤會’,都是柴武刻意為之!

  準確的說,是柴武在接受劉弘的明確指示之后,奉詔行事!

  至于其中的原因,如今朝堂百官、勛貴公卿之中,除了當年不在長安的柴武、周灶,以及尚未顯貴的欒布、秦牧之外,所有人都清楚。

  對于劉弘的猜忌,柴武雖然在個人情感上有些反感,但從大局的角度來考慮,柴武卻挑不出任何的錯。

  ——如今關東,各宗親諸侯之間的勢力分布,較之兩年以前,已然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富擁齊地六十余城,在宗親諸侯中實力最強大的齊國,如今已經是一個一郡九城的彈丸小國。

  就連齊王王位上坐著的,都已經不再是齊悼惠王劉肥的血脈。

  甚至就連劉肥‘齊悼惠王’的謚號,都被當今劉弘憤然剝奪!

  這樣一來,齊國一脈,已然是徹底變成了關東的‘穩定因素’——非不愿反、不欲反,實乃無力反也。

  北方的燕、趙、代,燕國被恩封給了武哀王獨子劉信,如此‘不計前嫌’的恩惠,足以使得劉信在漢室東北版圖老實本分至少三十年。

  趙國,雖然至今都還沒有被明確封給誰,但劉弘明里暗里偷出來的風,已經讓趙國宗祠的歸屬很明顯了。

  ——當今幼弟,故梁王劉太!

  這也很好理解:劉太的梁國,被劉弘莫名其妙的封給了劉恒,那相應的,自然也要給劉太一個與梁國相差不多的封國,以作為補償。

  而代王,被劉弘封給了前任代王的嫡次子:劉武!

  再加上劉恒自己從代王移封為梁王,楚國、吳國、淮南國等南方諸侯宗祠基本沒有變化,梁王劉恒一脈,已然是隱隱成為了關東諸侯中,最有潛力的一門!

  一門雙王自不必說,在楚元王劉交離世之后,關東諸侯基本都成了老劉家的二代宗親。

  以前作為一代的劉交在,那宗親之間,自然是劉交作為毋庸置疑的長輩。

  現在劉交沒了,大家又都是二代宗親,劉恒‘高皇帝血脈’的優勢,就逐漸顯現了出來。

  要是關東諸侯有十個八個‘高皇帝血脈’也就罷了,偏偏只有劉恒、劉長二人不說,劉恒還是其中年長的那個!

  劉恒又偏偏是‘有不良行為案底’的不穩定因素,而作為皇帝的劉弘,又是老劉家的第三代子弟,在輩分上比劉恒穩穩低了一頭。

  結合此間種種,柴武也就很能理解劉弘的小心謹慎了。

  ——天家無父子,帝王無血親!

  在事關江山社稷是否安穩、宗廟是否安全的事情上,再怎么謹慎、再怎么無情,都不為過!

  從漢室中央重臣、開國功勛的角度上考慮,柴武對劉弘在這個年紀,就能對此有如此清晰地認知,甚至感到一些欣慰。

  即便是在個人情感之上,柴武也挑不出劉弘什么錯。

  ——劉弘是戒備叔叔劉恒沒錯,但戒備歸戒備,該有的待遇地位一點沒少不說,更是史無前例的讓劉恒的兒子都做了王!

  就這份恩遇,別說漢室了,就算是在幾百年前的西周,都是前所未有的一遭!

  一邊戒備,一邊恩寵,恩威并施,將‘天子對諸侯’‘侄子對父親’分的十分清楚。

  對這樣一位成熟的帝王,柴武已然是非常滿意了。

  使命已經達成,劉恒的表現也足夠讓人安心,柴武也就不打算再欲蓋彌彰,嚇唬這位可憐的宗親諸侯了。

  如是想著,柴武就對周灶稍點了點頭,旋即目送周灶領命離去。

  不片刻,劉恒便滿帶的驚疑,看著自己的母親、妻子,帶著許久未曾謀面的幼子劉武,出現在了小殿當中。

  “父王!”

  奶聲奶氣的一聲呼喚,小劉武便掙脫母親竇漪房的懷抱,不顧祖母‘慢些走,別摔著’的愛憐,邁著小短腿一路‘疾馳’,一頭撞進了老爹劉恒的懷里。

  “阿武想父王”

  在劉恒懷中哽咽片刻,又在劉恒衣襟處擦了擦眼淚鼻涕,小劉武似是想起什么般,又從劉恒的懷里掙脫出來。

  而后,便是年僅六歲的劉武,在殿內眾人的姨母笑當中,一板一眼的對眼前的父親拱手一拜。

  “兒臣拜見父親大人,長安一別半載,未能在大人膝下盡孝,兒愧不自已······”

  口齒清晰,語句通常的道出這句讓劉恒目瞪口呆的話,小劉武又緩緩彎曲小短腿,在劉恒面前跪了下來。

  “兒這就給大人賠罪······”

  看著劉武的模樣,劉恒滿是震驚的呆了好一會兒,才僵硬的轉過頭,目光滿是疑惑地望向柴武。

  而一旁的薄太后、竇漪房二人,則是一個被小劉武憨態可掬的模樣惹得滿臉姨母笑,另一個,則是滿含熱淚的望向心愛的兒子,目光中滿是欣慰。

  “這······”

  劉恒下意識一聲輕喃,惹得一旁的柴武淡然一笑。

  “陛下言,代王已得封國祚,以為一方諸侯,不數歲,便當就國晉陽(代都),為吾大漢戍邊。”

  “代王又幼年遠離父母雙親,故平日里,陛下尤重代王之學,更令御史大夫北平侯張公親為師,以授代王《春秋》之義也。”

  聞言,劉恒縱是心中思緒百轉,也終是沒忘對長安的方向一拱手。

  “陛下大恩,臣,無以為報!”

  “唯肝腦涂地,以謝陛下恩德之十一······”

  讓小劉武在祖母和母親的陪同下退出小殿之后,劉恒面上已然不見遲疑、悲戚之色。

  ——此番,劉弘只怕是真有什么事關江山社稷的事,需要劉恒相助!

  見劉恒一副‘我準備好了,請說吧’的模樣,柴武暗自點了點頭。

  “到底是高皇帝之血脈···”

  心語一聲,柴武便阻止了一番言辭,開始將一個事關漢室未來五年安穩,甚至可能關乎漢室國運的大事,在劉恒面前娓娓道來。

  “大軍此番東出函谷,非為南下征越,乃為北上!”

  只一語,柴武便讓劉恒先前的所有猜想全部崩塌。

  就見柴武繼續道:“今歲春,故韓王信之子于匈奴傳信陛下,乃言及歸漢事。”

  “后館陶主又暗自傳信長安,以言韓王欲引部南歸,自馬邑入代北。”

  說到這里,柴武滿臉誠懇的一拱手:“梁王家風細謹,館陶主身處異國而不忘先祖,誠可敬佩也。”

  “如今大軍號稱十數萬,實則多為民夫鄉勇;及羽林都尉所部將士十萬余,此時已潛行至代北,暗駐山林之間。”

  “陛下以為,若韓王引部歸漢,則匈奴必以此宣戰,故陛下之意,乃言馬邑武州之界設伏,以挫胡!”

  “若戰事無有不虞,則明年開春,陛下或挾兵鋒之銳,傳國書于匈奴,言及館陶主歸漢之事······”

  聽到這里,劉恒已經徹底明白過來,柴武為何要如此大費周折了。

  ——這一戰,說是身系漢家未來二十年,乃至五十年的國運都不為過!

  一旦勝利,則起碼五到十年,漢家再也不會面臨匈奴的大規模入侵。

  而一旦失敗······

  想清楚這些,劉恒的面容也是徹底嚴肅了起來。

  “寡人之女,乃太祖高皇帝之孫也!”

  “還請大將軍轉奏陛下:若寡人之女于胡,可行利漢之事,則不必行歸漢事!”

  略有些驕傲的說出這句話,劉恒稍一思慮,也想明白兒子劉武,為啥會被柴武一同帶到睢陽了。

  ——兒子劉武,已經是名義上的代王了。

  柴武要想在代北馬邑一帶,偷偷開戰一場大規模伏擊戰,那就必然需要代國地方官吏的配合。

  在這其中,兒子劉武作為名正言順的代王,自然能起到無可比擬的作用。

  想到這里,劉恒便再一拜:“既如此,需寡人如何行事?”

飛翔鳥中文    少帝成長計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