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355章 幕北劇變

  漢正武元年夏六月末,匈奴幕北草原,龍城。

  在經歷長達半個多月的‘蹛林大會’禍害之后,龍城及周邊部族,終于是在一個月前,表面上‘萬分不舍’,實則歡呼雀躍的送走了單于大帳。

  在匈奴,每年五月的蹛林大會,都是草原大多數人的狂歡。

  在這樣的一場‘匈奴內部資源重新分配會議’當中,許多不滿于草場分配,以及因草場過于貧瘠、狹小,而無法供養整個部族的部落,都能痛苦角力、騎射等方面的比試,得到更寬廣、更肥沃的草場。

  當然,得到歸得到,若想把草場守住,還得看這個部落有沒有足夠的武力,讓周邊口水橫流的‘兄弟部落’,在看到自己強壯的肌肉之后,打消‘殺人越貨’的打算。

  草場、水源等生存資源的再分配,顯然是部落頭人,起碼也是部落貴族需要關心的事。

  對于普通的牧民而言,這場每年一度的大型活動,也同樣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不是改變部族的命運,而是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各項比拼中獲得好成績的勇士,自然能在匈奴的叢林法則下,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社會地位。

  除了這種jing神上的滿足,務實的草原牧民所看重的現實利益,也是非常可觀。

  如果成績勉強合格,完成了部落頭人先前下達的任務,那這位年輕、強裝,卻又近乎一無所有的勇士,就將大概率得到自己所能想象到的一切。

  包括女人的青睞、部落貴族的信重,乃至于頭人所恩賜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牛、羊、馬等牧畜。

  原因很簡單:在匈奴,唯一獲取他人尊重的方式,就是證明自己的強大!

  此處的強大,幾乎是單純純粹的指武力強大。

  而草原上的女人,也同樣只信奉一個生存法則:追隨強者!

  只有證明自己足夠強大的男子,才能帶著自己的女人、孩子、牧畜,乃至于部族,在殘酷的草原上生存下去。

  對于部族頭人而言,也只有勇敢者、強大者,才能在自己的率領下捍衛部族,擊退入侵者,并獲得相應的地位和獎勵。

  所以在每一年的蹛林大會之后,草原上都會出現這樣一副景象:在武力比拼中獲得好成績的勇士,但凡是回到原部族的,都會有兩種情況。

  要么,是接受頭人的恩賜,成為一位光榮的部族勇士,得到頭人賞賜的牧畜、草場、奴隸,從此不再需要為生存發愁,也不需要再放牧,只需要每天和部落的其他勇士外出打獵,以磨練自己的戰斗素質,并隨時準備戰斗即刻。

  再要么,就是拒絕‘屈居人下’,登高一呼,獲得一小批擁護自己的牧民家庭,退出部族,成立屬于自己的小部族。

  對于這種‘自立為王’的部族,原部族往往也不會有太大敵意,而是以類似‘同根同源’‘都是血脈兄弟’的邏輯,和這個新興部落達成聯盟,承諾‘雙方互為犄角’,在必要時成為對方的武力支援。

  至于草場,就需要這個新生部落自己去打拼了。

  但想想都知道:作為草原最重要的生存物資,草場和牧畜,是連那些人口數萬、十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強大部族,都要憑借武力才能守護的東西。

  一個看似勇敢的頭人,帶著幾十上百個‘勇士’,就像從別的部落搶到草場,顯然很不現實。

  就算搶到了,這樣一片‘防備力量幾近于無’的草場,也會立即成為各部族爭相討伐的對象。

  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在蹛林大會‘小有成就’的勇士,并不會選擇風險巨大的‘自立山頭’,而是會成為部族的戰士。

  當擁有了部族分配的牧畜,以及崇高的勇士地位之后,女人什么的,也自然而然就會找上門來。

  至于那些在蹛林大會表現出彩,在某一項比拼中才華橫溢,亦或是同時在幾項比拼都有不俗表現的‘高級人才’,則打都會被單于庭吸收,成為光榮的單于庭本部勇士!

  這樣的幸運兒,會被單于親自賜予奴隸、牧畜、女人,甚至有小概率會獲得某一位攣鞮氏貴女的青睞,卻不會獲得草場。

  ——成為單于庭本部勇士的人,將和單于庭一起,從春到東在草原南北巡游!

  單于庭大帳立到哪里,本部的牧畜就吃到哪里!

  籠統的來講,匈奴冒頓、老上統治時期的蹛林大會,在某種程度上,和華夏文明后世的科舉制度,具有相當一部分相似性。

  只是相較于考驗四書五經、儒家經典的考舉,匈奴的蹛林大會,更像是‘武舉’。

  對于蹛林大會所選拔出的人才,匈奴的分配也頗具考據特色:成績一般的在地方(部族)做官,最好的那一批在朝廷(單于庭)做事。

  相應的社會地位、政治地位、財富,也都與后世中原考舉制度后的狀況高度相似。

  如大明朝的‘秀才不交稅’,便是匈奴的‘勇士不放牧’。

  但今年的狀況,顯然和過去幾年有所不同。

  ——去年年初,單于庭提前半個多月抵達龍城附近,離開的時間也同樣比往年晚了小半個月。

  原本只停駐1520天的單于庭,去年卻和整個匈奴的部族頭人、貴族,以及所攜帶而來上貢的牧畜,在龍城左近的草場待了將近50天!

  如此長時間的滯留,對龍城附近,甚至于對整個幕北草原的部族而言,都是無法承受的巨大打擊。

  ——要知道光是單于庭本部,就有足足四十萬人!

  隨單于庭一起前來的牛羊牧畜群,更是高達數百萬!

  四十萬壯年男子、數百萬頭牛羊牧畜人吃馬嚼、人畜糞便,對草場本身就是令人無法想象的巨大傷害。

  再加上滯留時間翻倍,更是讓幕北草場受到的影響,呈指數上升。

  而這個影響所帶來的苦果,基本在去年冬天,被幕北各部族含淚吞下。

  ——整個冬天,幕北餓死的牛羊牧畜,將近十萬頭!

  情況最好的幾個大部族,也承受了牧畜凍死、餓死五分之一,人口銳減四分之一以上的慘痛代價!

  更讓這幾個部族的頭人心如刀絞的是:四分之一的人口損失當中,并沒有將另一個重要的生產工具——奴隸統計在內···

  只能說,經過去年冬天的殘酷洗禮,幕北所有的中、大型部族,都遭受了無法磨滅的巨大打擊。

  至于小部族···

  ——在經歷那樣一個殘酷的冬天之后,幕北草原上,基本不可能會有小部族幸存!

  八成以上的小部族,都沒能抗過冬天的饑餓和寒冷,全族凍死在了氈帳之內。

  當春天到來,河流開化之時,那些小部族的牧民、牧畜被發現的時候,大都還維持著死亡前的模樣。

  母親緊緊將孩子抱在懷里,干癟的胸脯卻擠不出一滴母乳;

  父親帶著匕首走出氈帳,在不遠處的樹邊坐下喘息的模樣,就成了凍死前的最后一瞬間;

  奴隸鉆到了牛羊圈,試圖和牧畜一起報團取暖,但直到和牧畜一起餓死的那一瞬間,奴隸都沒敢去找把刀,從牧畜身上割下一塊肉···

  剩下那兩成勉強熬過這個冬天的小部族,則是在春天到來的第一時間,就帶上了自己所有的家當,找到了一家自己所能來到的大部族,請求‘內附’。

  貴族成為牧主,牧主成為牧民,牧民成為奴隸,奴隸,則成為允許該部族‘內附’的禮物···

  雖然草原一直都有‘報團取暖’的普行價值,但部落之間的合并,卻并非是部族頭人腦袋一拍,找個大部族作為倚靠,就能完成的。

  唯一能促使部族合并,導致整個部族階級下降的,只有生存,以及···

  戰爭!

  在春天到來的時候,那些小部族的頭人們鉆出氈帳,看著凍死、餓死大半的牛羊牧畜,幾乎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加入其他部族。

  沒有任何一個部族頭人,會做出‘自力更生,東山再起’,甚至于‘聯合其他小部族共度難關’的打算。

  因為從小在父親、兄長耳提面命下接受到的教育,在那一刻提醒著每個部族頭人:白災之后,必然會出現戰爭!

  當某一個冬天,對一大片區域的部族都造成不小的損失之后,在第二年春天清洗這片大地的,永遠不會是草原第一場春雨,而是鮮血···

  因為失去生存資源之后的中、大型部族,要想保障部族今年的生存,面前就只會剩下一個選項。

  ——搶!

  和天搶,和地搶,和山林、野獸搶。

  當然,也包括和其他的,同樣遭受白災的部族搶。

  經過一整個春天,以及小半個夏天的血腥戰火之后,幕北草原上的部族,從原本的數百上千,迅速銳減到了一百以內!

  消失的那些部族當中,大部分是被白災團滅的小部族,以及歸附其他部族的小部族;而剩下的小部分當中,也不乏部眾上萬、戰員數千的中型部族。

  至于那些部眾數萬乃至十數萬的大型不足,即部族頭人有資格被稱為‘王’的部族,則大都成了贏家。

  ——通過搶掠其他部族,搶占他們的草場,霸占他們的女人,將部眾吸收為牧奴,這些大部族,基本都撫平了去年冬天的損失。

  過個幾年,當部族中的女人們人手抱著一個嬰孩,牛羊身后都跟個羊羔、牛犢的時候,這些大部族就會恢復元氣,一往如初。

  但在幕北幾十個稱得上名號的大部族當中,有一個極其特殊的部族,非但沒有在這場血腥的盛宴當中,彌補自己在去年遭受的損失,反而因為春天的‘諸部落混戰’,而陷入了更加悲慘的境地。

  ——韓王部!

  草原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一個有五六口人的氈帳(家庭),起碼需要五匹馬、兩頭橐駝、六頭牛、二十只羊,才能勉強保證生存。

  雖然除了單于庭本部,和左、右賢王本部之外,包括左、右谷蠡(lí)王在內的其他部族,都無法保證這個人畜比例,但大多數情況下,也能做到‘差不太多’。

  一個氈帳基本是一個家主,帶著三到五個女人,十個左右的孩子組成(奴隸不算人),這樣一個十五人左右的家庭,基本會擁有五十只左右的羊,二十頭左右的牛,以及十匹以上的馬。

  再算上孩子八成以上的夭折率,以及女人‘平均每生三個孩子就會死于生育’的概率,這樣一個家庭,雖然無法保證吃飽穿暖,卻也能保證不挨餓。

  而韓王部如今的狀況,就算是拿‘奴隸都不愿意繼續活下去’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韓王部原本部眾近五萬,去年冬天餓死、凍死上萬;牛羊牧畜約三十萬頭,馬近十萬匹,凍死餓死數萬。

  現在,經歷過年初混戰的韓王部,其所擁有的牧畜數量,卻還沒有部眾的數量多了···

  在各部族之間的混賬,以及一場‘聯合討伐韓王部’的血戰之后,韓王部的部眾數量,已經驟減到了萬人左右!

  至于草場、奴隸、牛羊牧畜,更是成為了幕北各部族爭相撕咬分食的對象。

  最讓韓王韓昭感到心如死灰的是:當韓昭在蹛林大會聲淚俱下,控訴幕北各部族‘聯合掠奪’的罪行時,身為草原共主的單于冒頓,并沒有站在韓昭這一邊。

  在冒頓拒絕主持公道之后,短短三天之內,韓昭就莫名死在了一塊變質的牛肉干旁。

  韓王部的人畜、人草場比例,原本就遠低于幕北其他部族,如今,先是在冬天造了白災,又是在春夏糟了兵災,還沒有得到單于庭的照顧不說,反倒把部族頭人折了進去···

  如果任由情況繼續惡化下去···

  甚者不需要情況繼續惡化,只要韓王部以如今這近萬部眾、數千牧畜迎接冬天,那明年春天,草原上就不再會有‘韓王部’存在!

  雖然本身是漢人,但韓頹當出身之時,父親韓信就已經在判漢逃亡的路上。

  對于生長于草原上的韓頹當而言,生存,也同樣刻到了他的骨子里。

  如今長兄逝世,而成為部族新頭人的侄子又年紀尚小。

  作為部落唯一一個‘長者’,韓頹當必須為如今,正處于生死存亡之際的部族,找到一條繼續生存下去的路。

  如果是其他部族,或者其他人面臨這種狀況,或許有人會選擇依附其他部族,亦或是搶奪部族掌控權,自立為王。

  作為一個由漢人組成的部族,韓王部卻沒有‘依附其他部族’的選項;韓頹當腦海中,也沒有‘取侄子而代之’的認知。

  但幸運的,也同樣是這一點。

  韓頹當,是漢人···

飛翔鳥中文    少帝成長計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