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061章 商人無國(上)

  戰國末期,秦始皇一掃六合,統一天下,將天下私人持有的書籍典故盡數燒毀,史稱‘焚書’。

  不過,并不是說經過秦朝之后,全天下就沒有書了。

  始皇嬴政在焚書前下令,收集其余六國史書,以及百家經典,藏于皇家檔案室之中。

  到了秦末,劉邦先項羽一步進入咸陽宮,旋即被咸陽宮的奢貴華麗所傾倒,整日醉生夢死,沉迷于酒色之中。

  這時,劉邦手下得兄弟們當中,唯有一人保持了清醒的頭腦,認識到劉邦根本無法得到咸陽城,所以將秦皇家檔案室中的大部分藏書取走,載上了馬車,準備隨時運走。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項羽大軍圍逼咸陽,劉邦從云巔掉落,并在僥幸躲過鴻門宴之后,灰頭土臉爬出咸陽城。

  秦皇家檔案室的書籍,也被劉邦手下那個不懂享受的小弟順利搬走。

  那個只知道‘偷’竹簡的書呆子,長相一般,濃眉大眼。

  他姓蕭,名何。

  劉邦退出關中,項羽大軍進入咸陽,怒焚咸陽宮,大火連綿三月而不止。

  天下所有人都以為,華夏最后的思想精華,被項羽一把大火付之一炬。

  但蕭何卻將取走的書籍保存的極其完好,并在漢開國之后,將那些典故書籍,以及咸陽宮廢墟中取出的書籍殘卷,一同放置到了未央宮中的石渠閣內。

  饒是如此,民間流動的先賢思想、經典卻也因始皇帝戰火的雙重圍剿而驟減,十不存一。

  而民間僅存的那幾片殘卷中,最受執政者廣泛認同的,就是管仲的《管子》。

  《管子·小匡》云:士農工商四名者,國之石民也,不可使雜處。

  在此時,天下人的普遍觀念中,國家的階級,便是管子所說的那樣,分別按士人,農民,工匠,商賈這四個階級,次序排列。

  士人,就是通俗意義上的讀書人,不過天下本就沒剩下多少書,僅存的那部分又被持有者視為傳家之寶,概不外傳;所以與其說,此時的‘士人’階級是文人,倒不如說是‘武夫’。

  舊貴族在戰火中盡皆凋零,新的豪強還沒又長出牙,就被劉邦的‘陵邑’制度拔掉了齒根,貴族階級,就自然而然成為了樊噲那樣的屠狗之輩。

  農民,則是自夏朝開始,便是國家之血脈,政權之根本,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農業是任何封建政權的命脈。

  工匠,其本質依舊無法脫離‘農’的范疇——通過勞動獲得收獲,再加上此時儒家勢微,那句‘奇淫巧技’顯得無比乏力,所以其地位并不低。

  工之所以排在農之后,則是因為工匠做出的東西需要售賣···

  光是因為‘售賣’這個環節,工匠就不可避免的與‘商’沾上了關系,從而排在了農之后;光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此時的價值觀有多么鄙視商人了。

  ——西漢初,商人的社會地位遠低于農民,甚至低于善弄‘奇淫巧技’的工匠,只比身處奴隸階級的‘城旦舂’高那么一丟丟。

  漢初,天下凋零,‘無為而治’的黃老學在蕭何、曹參等巨頭的影響下,逐漸成為了第一顯學,同時也是執政學派。

  黃老學派,此時還不是后世那個整天想著羽化登仙的‘道’教,而是勤勞踏實的實干派。

  不過,由于曹參曾經做的錯誤示范,黃老學派的執政理念,逐漸向著碌碌無為的方向傾斜,‘無為而治’被無限放大,官場充斥著‘寧愿不做,也不能錯’的歪風。

  到景帝朝時,重新復興的法家光是在晁錯這個獨苗的帶領下,便已經能和漢初的巨牛黃老學派分庭抗爭了···

  到武帝朝,黃老學最后的衛道士——太皇太后竇漪房駕崩之后,儒學徹底坐大,黃老學逐漸式微,主體思想逐漸向‘莊周夢蝶’的方向轉變,并最終演變為后世的道教。

  而無論是在此時勢大的黃老學派,還是景帝朝曇花一現的法家,以及最終讓武帝爺罷黜百家的儒家,都對商人持有巨大的敵意!

  黃老學派雖然看上去懶洋洋的,只在嘴邊掛著一句‘法無禁止則無咎’,但正因如此,商人階級在黃老學派看來,是十惡不赦的群體!

  要知道‘黃老無為’,下半句可就是無所不為!

  黃老學派的思想理念,注定了他們一切以規則為準,但凡在規則以內,便不插手的執政習慣。

  可但凡有人挑戰規則,違背律法,黃老出身的官員,就會從之前那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陡然變身為法律的衛道士!

  這,也是景帝朝時,法家逐漸興起,黃老學派卻并沒有多大警惕的緣故——本質上來講,黃老學和法家的執政理念基本一致:維護法律尊嚴。

  只不過,法家過于銳利的改革基因,讓信奉‘無為而治’的黃老學派無所適從,再加上法家身上背著‘暴秦’這么一個污點,才導致黃老學沒有對法家表現的過于友好。

  而在黃老學派看來,商人居無定所,一出門一年半載,根本不利于控制,嚴重違背了‘百姓民各司其業,村野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理想社會。

  儒家,對商人同樣深惡痛絕,或者說,儒家對于一切不符合自己理念的東西,都深惡痛絕!

  儒家的理想社會,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貴族永遠是貴族,老爺永遠是老爺,平民永遠是平民。

  可商人的本質,就注定其財富累積速度,比從土里刨食的農民高很多。

  這就讓儒家很不爽了:要是所有泥腿子都把土地扔下去經商,那老爺們的田誰種?

  不行!

  商人這東西是個禍害!

  不能留!

  與之相比,法家就純粹多了:商人者,盡皆五蠢之輩也!(韓非子言)

  在法家眼中,商人不種地,導致國家沒法收他們的稅,這就是對國家財政的破壞!

  商人游歷天下,有了見識,沒以前那么好忽悠了,這就是對國家管理百姓增大了難度!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商人唯利是圖,無仁義之心,無敬畏之人,無道德之廉恥。

  商人們為了賺錢,可以出賣朋友,出賣親人,乃至于出賣國家。

  所以,在信奉‘富國強兵’的法家眼里,商人最大的原罪是:心中無國。

  本站發布的作品№Ⅰ№Ⅰ轉載于互聯網,旨在提供書友閱讀參考。若《№Ⅰ第0061章商人無國(上)№Ⅰ》涉及版權問題,請通知我們,收到反饋我們會將相關稿件刪除處理。

  因為本站編輯人手有限,而部分章節出處也無從考究,所以沒注明《№Ⅰ第0061章商人無國(上)№Ⅰ》的出處或轉載到本站請您諒解,感謝各位的包容與支持!

飛翔鳥中文    少帝成長計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