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第四百二十五章我都沒意見七月的夜晚有些炎熱,蘇長青酒店房間的陽臺挺大,穆沐和柳雨菲嫌空調太冷,于是關了客廳燈坐在這一起吹自然風。
杜可可他們都回北京繼續了,她們兩個說要陪著蘇長青,其實是湊熱鬧覺得好玩。
而且距離家也近,有種親切感。
是否像凱哥修建秦王宮拍《荊軻刺秦王》那樣,先做個基地拍自己的電影,這個問題蘇長青當然考慮過。
如果影視城最初建基地能首先拍他的電影,頗具象征意義。
至于什么意義也說不清,有點像開…開光,也像是買了房子自己先住幾天,然后才考慮租給別人。
穆沐恐怕也是這么想的,她其實并不急著蘇長青開新片,之前還抱怨他忙工作春蠶到死絲方盡。
然而接下去想拍什么,這個問題蘇長青已經想了兩個月,心里仍沒譜。
近期大部分打電話給他的朋友都會順帶問一句:“接下去想拍什么?”
什么叫盛名所累,這個就是。
以往大家都覺得他拍電影太拼命了,一年出品兩部,現在手頭沒有拍攝計劃了,又覺得這狀態更加奇怪。
期望太高可不太好,這推高了他的創作層次,一般點的題材都不敢玩了。
另外這也意味著如果不在鼎盛時期宣布息影,那么早晚有一天會像許多大導演一樣,以江郎才盡收場。
許多行業都像運動員,成績會衰減,最終黯然退出,蘇長青可不想這樣。
“還沒想好拍什么,我想放慢腳步,沉淀一下再出發。”
想要原創出頂級的成績并不容易,這個沒有試驗的余地,觀眾的容忍度沒想象的高,容不得失敗,的確需要好好沉淀。
另外平湖基地剛上馬,他并沒有基建的經驗,僅靠四維抽調的人也沒法搞定這么大的工程,得馬上招聘大量專業人員,將平湖影視集團的框架搭起來。
最關鍵的工作是影視城的設計,現在還是搬遷整地搞基礎施工,一兩個月就會完成,相關工作得馬上展開了。
蘇長青要建超大規模影視城的消息已經見報,全國各地有資質的設計團隊都已經紛紛聯絡項目籌備組,非常踴躍,所以得馬上拿出設計要求,然后開始招標發包。
關于設計方案,這段時間大家一直在討論,也提出來許多意見,搞影視久了哪些場景是必須的,業內人士都知道。
比如各種民國街景,廣州的、上海的、北京的,在一個片區內需要同時搞出來,如果沒有這些,諜戰、抗日、時代言情等等都沒法拍。
另外故宮也少不了,不然一半古裝戲也沒法拍了。
這方面社科院也給了蘇長青一份報告,分析了十年來中港臺影視劇里出現各種場景的頻次,很有參考價值。
更有參考價值的是蘇長青的記憶,他記得國內后來都搞了什么樣的影視城,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花架子。
或許他建這個影視基地還有個額外效果,以最專業最大最全的規模,嚇阻一些地方盲目上馬類似的項目。
橫店頗具規模后僅浙江省內仍又建了好幾個電影城,很大原因是前者內容不全,凱哥就以補缺補漏之名又搞了象山的。
無論做哪些項目,蘇長青都打算幾個基地同時上馬,盡快搞出規模來,至少得搞到有資格掛牌國家影視發展實驗基地。
旅游部門的建議也是如此,項目不夠多是無法規劃線路的,資金充裕的話最好大干快上,至少得對得起游客一日游。
另外酒店、專業配套設施也得同時上馬,空殼子就淪為旅游景點了,這可不是初衷。
說起來建酒店和影視后期設施是周期最長的,至少也得兩年多,畢竟都有復雜的功能。
而王宮等景觀建設起來是很快的,這類建筑實際上就是外觀漂亮規格巨大的平房,而且用現代方法建造,已不是古代那種木結構,對施工隊而言屬于沒難度的項目,凱哥搞一片秦王宮只用了八個月。
做這些事都需要時間,影視城建設沒有走上正軌前,蘇長青顯然難以有足夠的空暇時間搞創作。
當然也可能忙著這些事,突然就有靈感拍攝某個題材了也說不定。
黑暗中柳雨菲問:“我和穆沐去過好萊塢環球影城,他們有大量娛樂設施,我們也要那么弄嗎?”
對此蘇長青十分慎重:“那種與電影無關的堅決不要,咱們不是搞游樂場,弄什么云霄飛車海盜船。
不過那種和電影內容相關的浸入體驗式項目可以考慮,但也得適可而止,做這些就像在影視劇里插廣告,一旦太刻意就倒胃口了。”
如果從賺錢出發,影視城不是很好的項目,蘇長青之前做的生意都比這個來錢快,這里面的確有很大情懷因素。
柳雨菲倒也不和蘇長青客氣:“哥,從現在開始我來負責影視城的建設和管理吧,一定幫你管好。”
人的興趣愛好真不好說,絕大多數人羨慕的演員職業,她偏不感興趣了。
其實這在業內是很普遍的事,干一行厭一行是所有行業通病,比如不少明星表演時用替身、念數字,壓根不把這份工作當回事,可不僅僅是偷懶,實際上都是不喜歡干這行但又舍不得高收入和被關注的快感。
還有些男女明星戲演得一塌糊涂,但卻同時經營這十幾二十家公司,沒什么作品資產卻幾十億,其實也屬于類似情況,很難說他們更喜歡表演還是經營。
柳雨菲的快感顯然在經營管理方面,蘇長青也沒和她客氣:“不行。”
穆沐和柳雨菲都有些意外:“為什么不行?”
“大家都我都把你慣壞了,國內有幾個獲得三大電影節獎項的女演員?一棵…一顆明珠非要干軸承的活,不能再這樣了。”
東方寧華說蘇長青把搖錢樹當果樹用,這話不好復述,免得柳雨菲跳腳。
柳雨菲還是跳腳了:“哪個大家說這種話了?他們管我干什么?”
“這個大家也包括我,我是你哥,要對你的未來負責。”
“你怎么負責?”
“經營這種事什么年齡段都可以干,有些角色可不是什么年齡都能演的,你已經浪費一年多時間了,接下去先拍戲,拍好了我滿意了,可以看情況讓你同時也參與經營。”
柳雨菲炸了,說了一大堆擇業自由尊重個人選擇一類的話,穆沐也幫腔:“別強人所難。”
然而蘇長青不為所動:“黃楊的《笑傲江湖》需要個任盈盈,你去吧,或者你和穆沐換也行,去演穿越愛情劇,穆沐去笑傲江湖,我都沒意見。”
爭到最后有了結果,雙方都妥協讓步,柳雨菲答應演戲,蘇長青也答應她參與經營:“有戲的時候你就去演,沒戲的時候回來搞管理,想管什么就管什么,想管誰就管誰。”
接下去半個月密集開會,招聘人員、確定方案、項目招標,忙得不亦樂乎,一直到大衛·蘭道和老金都打來電話:“《殺死那個人》二十五日首映,您是不是來配合一下發行宣傳?”
“《貓鼠游戲》我和派拉蒙高層一起看了,非常精彩,這么強的陣容得重點推出,初步定了圣誕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