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九章 女祭司的法眼

  五天之后蘇長青與李奧乘坐的飛機降落在東京羽田機場。

  過關大廳的電視屏幕上,正播放著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的傳承大典。

  沒想到八幡晴美才培訓了三天,八幡空部就決定舉行移交典禮,幸好一切早已籌備,倒也不至于倉促。

  看來老宮司的身體狀況不樂觀,稍有起色就急于把事情辦了。

  今天她的打扮很特別,穿著白底金花的大祭狩衣,頭戴烏紗額當,化了日式淡妝,顧盼生姿,像個精致的手辦。

  蘇長青心中忍不住贊嘆一聲絕美傾城,而且一股倜儻氣,竟然可甜可咸。

  不過神情肅穆,看上去好像不太高興。

  或許就是這么要求的吧,神職人員不該有表情。

  雖然換裝后變化很大,卻逃不過攝影師銳利的眼睛,李奧還是認出來了:“這不是前田信子嗎,她在拍什么戲,看起來像新聞似的。”

  他不懂日語。

  蘇長青隨口道:“新聞風格的古裝戲吧。”

  “哪有新聞風格古裝戲,這應該是還原某種典禮的紀錄片。”

  真是個聰明的攝影師,自己就找到答案了。

  這大典全日本直播,無疑是個大問題,李奧能認出來,那么看過《移動迷宮》的觀眾以及八幡晴美曾經的同學、同事,當然也能認出來。

  不過其中的大部分可能只會驚訝一句:“真的很神奇,前田信子長得很像八幡晴美。”

  活音剛落,可能馬上就會有人說:“只是長的有點像而已,多看幾眼好像也沒那么像了。”

  日本人恐怕很難相信她們是同一個人,那太荒謬了,一個是神道家族的繼承人,一個是初出道的藝人,判若云泥的人怎么能扯在一起。

  反而是李奧這樣的外國人敢想敢說,蘇長青這樣的外國人敢想敢干。

  但難保就沒人認定她們是同一人,或許后續就有麻煩。

  好在現在網絡還沒有多少社交功能,不然早有人發帖表示質疑,那就一石激起千層浪了。

  蘇長青一邊辦手續,斷斷續續看了點大典轉播。

  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內外可謂人山人海,九月初仍然很熱,觀禮的人卻非常多,都穿著傳統服飾,秩序井然。

  轉播鏡頭始終跟隨著手持兩尺長木笏板的八幡晴美。

  在她的兩旁,是兩大隊由人扮成的白色仙鶴,一路護送著穿過參道,拾級而上。

  這群鶴挺有意思,應該都是男人扮的,戴著紅頂長喙的鶴形大帽子,翅膀仿真度很高,邊走邊翩翩起舞。

  蘇長青看過沈陽故宮清初登基典禮的還原表演,其中也有這樣的鶴人,據說是某種薩滿祝福。

  韓國的薩滿巫師也喜歡扮成仙鶴的模樣,只是裝備簡陋一些而已。

  神道顯然與薩滿教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文化也像電影,翻拍借鑒很普遍,改頭換面之后就能在另一個地方以新品上市。

  在本殿之前,太鼓震天,上百名巫女身披千草,手持神樂鈴整齊地跳著神樂舞。

  一個與八幡晴美同款盛裝的清瘦中年人站在臺階上,身后跟著一群白色狩衣的男女,微微躬身。

  這應該就是八幡晴美父親八幡空部,正攜淺間大社全體班子成員,在本殿門口歡迎新一屆領導到來。

  李奧對這些不感興趣,見蘇長青抬頭看便也跟著看,終于忍不住又問:“鑼鼓喧天跳大神似的,這是什么紀錄片,怎么看著更像像新聞實況轉播。”

  “或許是某種民俗祭奠吧。”

  李奧點點頭:“看著像,可能是。”

  通關花了些時間,去拿行李時本殿外交接儀式已經結束了,八幡晴美宮司正在拜殿內高聲吟誦祝福祈禱辭。

  根據轉播主持解說,新任宮司交接儀式結束后馬上主持了一個祝福祭禱,至于祝福什么人不得而知。

  肯定不是剛剛退隱的父親,他老人家雖然身子骨弱了點,怎么著自己也是法力無邊的神官,用不著別人祝福。

  蘇長青有些感動。

  半個月前在伊豆時,八幡晴美曾經說過,接過宮司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他主持一個祈福祭禱:“屆時我要讓為您祈福的鐘聲、鼓聲、鈴聲響徹富士山。”

  隨著祝福禱辭聲落,太鼓聲再次想起,巫女們搖動神樂鈴高聲唱起了歌。

  八幡晴美回過身,面對鏡頭,或許是偶然,她凝視了轉播鏡頭兩三秒鐘。

  突然之間感覺特別奇妙,蘇長青隔著屏幕仿佛就與她四目相對了。

  “這特么…女祭司大人,您這是開了法眼嗎,我一回來就發現了?”

  八幡晴美終于微微一笑,看來神女也是可以笑的。

  “砰”的一下,蘇長青感覺心臟的某個部位,又被一槍命中。

  太鼓聲、神樂鈴聲響徹了富士山,蘇長青在喧鬧中走出了羽田機場。

  這五天蘇長青馬不停蹄處理了許多事,主要是理順《送行師》在國內的放映問題。

  這片子算日本公司攝制,名額有限,想以國外大片的形式引進是不可能的,只能和三年前的《公主的決斷》一樣,走中外合拍之路。

  當年的相關手續都是丁嘉洛搞定的,現在三年過去,政策已有變化,僅僅取得《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許可證》是不夠的。

  允許拍未必允許公映,發行得有人支持。

  所以蘇長青直接拜訪了韓廠長,把四維打算與日本神野藝能社合作拍攝《送行師》的情況說了,重點當然突出了高倉健主演。

  他主動說了收購神野,但并未說收購完成,還欠著人家錢也的確沒有最終結束。

  對這種私人并購的事韓廠長沒有發言權,他關心的是合作。

  高倉健在國內一直享有相當高的聲譽,《無宿》之后拍的每部藝術片子基本都引進了,《遠山的呼喚》、《幸福黃手帕》等等,八十年代幾乎年年都上映他的作品。

  韓廠長看過劇本后對這個合作很感興趣:“我是支持國內人才走出去的,這是很好的一步。”

  于是很快談妥了,最終達成北影、四維、神野三家聯合攝制,所有手續由北影出面辦理。

  有了北影參與,基本就不用擔心未來國內的發行問題,蘇長青可以全副精力考慮如何按照獲獎片的套路拍好電影,多拿兩個國際大獎。

  杜可可和穆沐一行仍在外地,要跑的地方太多了,這一趟差得出差不多一個月。

  黃楊的劇本還沒成型,蘇長青又提示幾個關鍵點,無非是喜劇中多參入些社會內容。

  九四年春晚有個小品打撲克,黃宏和侯躍文坐火車,一副撲克打出打出很多諷刺,這兩年針砭時弊很流行,不妨放開點手腳。

  公司的事情安排了一圈,李奧的簽證也辦下來了,于是一同前往東京。

  《入殮師》應該盡快開拍了。

飛翔鳥中文    重生光影年代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