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多時,蘇長青在貸切內的日式榻榻米休息房里一覺醒來。
八幡晴美不在,不知去哪了。
泡完了溫泉真是好睡覺,神清氣爽。
早報已經送過來了,票房數據就像西門雄凌晨時說的,沒有出入,更準確的統計得晚些時候才能出來。
票房第一是,第二是劇場版,第三名,第四…第四無所謂了。
當初知道與劇場版同檔,蘇長青還真的很擔心,干不過北野武,再輸給孫悟空那就沒得混了,日本市場就那么大,第三名賺不到什么錢。
后來發行方告訴他從八六年開始,已經上映了十六個劇場版,幾乎一年兩部。
這次上映的是重制第一部,也就是重拍的第一部,橫掃市場的可能性不大。
“很久很久以前流傳著一個古老傳說,這世上存在著七顆名為龍珠的圓球散落各處,只要集齊七顆龍珠并念出咒文,便可召喚出神龍,無論任何愿望都可替許愿人達成。”
蘇長青第一次看已經上大學了,沒想到有一天會和它爭奪票房。
十六部拍完了所有劇情,然后重頭開始再拍一個版本,照樣能賣錢,這就是品牌效應。
即便電影不賺錢也沒關系,反正能連帶著周邊再賣一波,這才是生意的大頭。
報紙上找了一圈,沒有關于八幡晴美身份問題的報道,可能這事的反射弧比較長,消息還沒到記者手里。
雖然趕不上信息時代那么爆炸,但日本媒體已經很發達,這事想瞞住恐怕不太容易。
蘇長青心里明白這一點,八幡晴美心里也明白,于是昨晚抓緊時間瘋狂一把,今天真出事了愛咋咋地,大不了鞠躬道歉。
曝光后以后赤色記者和演員恐怕當不成了,為了這些和家族決裂好像不是日本人的風格,當前時代恐怕只剩下中國人和美國人還在堅持宣揚為了理想信念不顧一切。
蘇長青拍攝期間對日本演員有過認真觀察,他們普遍嚴謹,做事很認真,總是方方面面考慮得很周到,該搜集整理的資料一個不拉,干什么都一路小跑。
奇怪的是,他們經常無法從準備中導出正確決定,最終做的事好像和前期工作沒啥關系。
也因為這個無法揣摩的特性,日本文學、影視創作尤其擅長搞懸疑玩恐怖,什么事都是不確定的,可能發生任何反轉,防不勝防嚇死你。
八幡晴美的事也是如此,沒人知道她怎么想的,接下去如何應對危機。
一個大標題映入眼簾:
呦呵,這是影評嗎?
“這是一未來主義部電影,中國導演講述了一個動作冒險傳奇故事,充滿榮耀、殺戮與陰謀。
同時這個故事也探討了忠誠、領導力、犧牲以及社會責任等問題。”
蘇長青翻到了第一個影評,看完心里有點納悶:“這寫的是什么,這么暴力血腥的電影是浪漫主義?說的反話吧?反戰內核一句沒提,是特么寫嗎?”
八幡晴美委托溫泉店家買了好幾份報紙,翻過去還有不少影評。
“蘇長青導演的作品是商業片中隱晦的,政治片中娛樂化的,抱著給三分的態度去看,回來馬上給出五分好評。
影片節奏掌控極好,配樂活力澎湃,角色設置合理,全片充滿緊張感,對于我這種原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