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九章 糧食問題

  莊稼漢的這段話說的顛三倒四不是很順暢,村口的幾位大宗祠族長卻是聽清楚了。

  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械斗,最終獲勝的不是魚兒鎮所有人以為的青手掌柜。

  反而是那個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王糧長,這件事著實是讓所有的大宗祠族長感覺透著一股子邪勁兒。

  但是再怎么不相信,再怎么覺得透著一股子邪勁兒。

  這件事也已經木已成舟了,青手掌柜也應該死在了械斗里。

  從這以后,魚兒鎮就再也不會有青手掌柜和他手下的那些青手了。

  算是為鄉里除了一個禍害,做了一件很大的善事。

  過去在這些大宗祠族長心里,不過是個泥腿子的王老爺子。

  立刻不一樣了,不僅他的實力得到所有大宗祠族長的認可。

  就是他為鄉里除了一個禍害這件事,就讓所有的大宗祠族長由衷地從心里感激他。

  畢竟,這么多年來他們這些大宗祠,也是沒有少受到青手掌柜的禍害。

  大宗祠族長想到剛才往東去的那輛棉布馬車,堂堂窩家都去送一份干禮了,他們還在這里干愣著做什么。

  二話不說,立即用最快的速度趕回了各自的家里,抓緊讓長子帶上一份干禮親自送過去。

  王家的三兄弟自從結婚以后,就各自分家了。

  王老爺子一直跟著長子住在一起,還是住在那處破舊的土屋里。

  雖說家里現在很有銀子了,一年到頭能夠賺將近兩萬兩銀子。

  但是在王昌沐的堅持下,不管老二王伢人老三王來聘怎么勸說,都是不肯建造一處青磚綠瓦的宅子。

  常言道衣錦還鄉,所要做的第一件事。

  修繕老宅,修繕祖墳。

  王昌沐現在已經不差銀子了,卻堅持不這么做,只有一個原因。

  他創立了毛概學社的初衷,就是為了扳倒那些拿著民脂民膏紙醉金迷享樂的官僚鄉紳階級。

  就像兒子王由楨給他的一本《太祖別傳》里,寫了太多住在窯洞里的艱苦日子。

  如果他這個領頭人沒有和老百姓一起吃苦的決心,又怎么帶著毛概學社的同志們,一直不忘初心的走下去,最終推倒官僚鄉紳階級。

  建立一個永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新中華。

  修繕老宅,不過是一件面子虛偽。

  有這些銀子,還不如拿來給兒子王由楨買做實驗的物料。

  老二老三瞧見大哥王昌沐這么的堅決,心里感慨的同時,也就不再多說什么了。

  前來送禮的管事和各大宗祠族長的長子們,瞧見王家的破舊土屋,沒有一個人露出輕蔑的表情。

  這要是放在以前,放在這場械斗發生以前,他們都懶得看上一眼。

  更不要說親自來給王老爺子送干禮了,對方有那么強大的實力,就算是睡在茅草屋里也會得到他們的尊重。

  沒有相對應的實力,住的是富麗堂皇,只是招來旁人的覬覦罷了。

  王老爺子已經提前知道有人過來送干禮了,他們來到村口的時候,全部被擋在了木橋外面。

  看鹽池村外面的一條小河,經過大半年的挖掘,基本上已經成型了。

  他們想要進入鹽池村,只能從那座吊橋進來。

  但在進來的時候,遭到了十來名青壯鹽丁的阻攔。

  管事和各大宗祠的長子們也沒有當回事,到現在這個年月可不安穩,尤其是孫包戶、糞段、漕口等人接連遭到響馬和海寇的搶劫以后。

  昌邑縣也變得不安慰起來,有這樣的防備心,也難怪王老爺子能夠獲得這一次械斗的勝利。

  王老爺子得到青壯鹽丁的通知,立即帶著老二王伢人回到了家里。

  就在家里接受了窩家親自送來的干禮,并且讓二兒子王伢人一樣樣的記錄在桑皮紙上。

  等到以后對方的家里有了紅白喜事,都要一樣樣的照著禮單還回去。

  等到送走這些管家和各大宗的長子,是三天以后了,這三天來陸陸續續的不停有人來送禮,送的銀子還十分的厚實。

  最少的都有一錢銀子,多的達到了五兩銀子。

  等到所有的管事和大宗祠長子們全部離開了,王老爺子帶著二三十名青壯鹽丁在村子里來回巡視了三四趟。

  確定村子里沒有潛伏過來打聽消息的人,這才放心地回了膠水入海口的小碼頭。

  回到那里也同樣要去收禮,那些商賈們聽說他打敗了青手掌柜。

  一個個的也是被上了一分干禮,慶賀王老爺子成為三個村子的糧長。

  雖然這三個村子的丁口還沒有窩家手底下一個村的多,但是在這些商賈的心里王老爺子的分量已經很不輕了。

  王昌沐王由楨父子二人,這兩天正忙著敲定一件事。

  給那些所有過來參加械斗的鹽丁家里送上一袋糧食,畢竟馬上就要到冬天了,有了這一袋糧食可以讓他們家里不再死人了。

  清點名冊不是一件難事,誰去過誰沒去過,早在械斗以前就已經記錄在冊了。

  三個村子的青壯鹽丁,除了留守三個村的一部分,剩余的全部都是爭先恐后地過去了。

  難就難在,糧食究竟要給多少。

  多了不行,少了同樣也不行。

  經過父子二人兩三天的商量,最終敲定了給糧食的數額。

  一戶人家給一百斤糧食,足夠保證全家在這個冬天不被餓死。

  剛好也能在春天的時候把所有的儲備糧食吃完,繼續滿身干勁的完成毛概學社給他們安排的各種營生。

  名冊確定了,給多少數額也敲定了。

  剩下來的事情就交給王伢人了,讓他親自去安排送糧食這件事。

  王由楨剛剛說出口,王伢人就拒絕了這件事。

  商量著讓王由楨親自送過去,還是每家每戶的親手送到他們手里。

  王由禎明白二叔的意思,二叔這是讓他去收買人心。

  畢竟,在這個距離冬天很近的日子里,送上哪怕一捧糧食都是雪中送炭。

  這一份恩情可大了去了,相當于他們全家的救命恩人。

  王由楨本來是不想去的,他想把所有的時間全部用在發明蒸汽機,用最快的速度研究出來蒸汽機,讓中華盡快進入工業時代。

  這樣的事情不如父親去,這樣也有利于他傳播太祖思想。

飛翔鳥中文    我在古代建工業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