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02章 門檻上,搓雙球

飛翔鳥中文    鑒寶無雙
🔊有聲小說點這里

  吳奪聽葛亮分析完之后點點頭,“此處地氣的改變,影響確實變小了;祭塔的設置,應該能避免人和動物受到直接影響。只是他們或許沒能料到,地氣影響到了植物,而變異的黃荊樹,又間接產生影響,出現了雜交的‘三蟲合一’。”

  權浩然接口道,“除了祭塔,可能和這里的結構方式也有一定關系,三條通道,是通過這間石室相連的。”

  “三條通道的目的地,一個是墓室,一個是祭塔;看來,中間那條通道,通向的就是真正的秘藏雙鼎之處了。”吳奪說著,又不由看了看中間的門口。

  話音剛落,中間的門口內,就傳來了腳步聲。

  吳大志和梅小梅出來了。

  吳大志的臉上古井無波,梅小梅卻帶著探詢的神色,“你們都早出來了啊?這么說,我們的希望最大!”

  吳奪一聽她這么說,便知道他們去的地方和另外兩組人不一樣,應該不是敞開式的,而且沒進去。

  “對,我和寧霜去的地方是一處墓室,權叔和葛兄去的地方是一處祭塔。”吳奪應道。

  吳大志抬抬手,“那好,咱們回去說吧,這里相互介紹之后,回去還是得都給龐局匯報。”

  回去之后,龐統讓大家先洗澡吃飯。

  飯后開會。

  吳大志示意吳奪先說。吳奪介紹完情況之后,葛亮又介紹了他們的情況。

  這倆人也不是單純地介紹,中間龐統會穿插問上幾句,有的地方,大家也會順勢討論幾句。

  這兩處地方雖然不是秘藏雙鼎之處,但是依然存在巨大的考古意義。龐統還有些小興奮。

  吳大志是最后說的。

  “我們能介紹的情況相對簡單,但應該就是秘藏雙鼎之地了。”

  根據吳大志的介紹,他和梅小梅走進的通道,斜著往下延伸了好長一段,隨后才變平。

  斜著往下這段通道,是巖石層;而通道變平之后,出現了土石混雜的情況,不過通道依然是很堅固的。

  同時,他們走的也不是一條直道,也是經過了幾次拐彎。

  從吳大志的描述來看,拐彎的次數不如另外兩組人走的通道拐彎多。而最終的方向,同樣是沖向子午山區中心的子午雙峰的地下。

  根據吳大志的估算,應該就是在子午雙峰之間;而且從通道往下延伸的程度來看,也應該是很深了。

  他們所走的通道的盡頭,則是一道高大的石門。

  石門是兩扇對開,高約四米,寬約三米。也就是說,每扇石門寬約一米半。

  通道是沒有這么高這么寬的,通道和石門銜接的地方,是一間近似正方形的石室,地面邊長只比石門寬度略大,石室頂部也只比石門略高。

  通道到了這里,是土石混雜的機構;而這間石室并不是開鑿而成,而是純粹的石室,石砌而成;能看到石墻是由巨大的石塊疊合,頂部也架設了巨大的石條。

  而且石門和石室緊密相連,其實是一個建筑整體。

  吳大志說的時候,吳奪自不會打斷,暗暗心道,這石門肯定有機關了。

  吳大志繼續介紹道:

  “這道石門,和我們之前見到的都不一樣,是退在門框之后的,大概有二十厘米。

  兩邊的門框都是粗大的石條豎立,上面的橫梁也是一整條大石條;而下面的門檻也是整石,高度在一尺左右。

  開啟機關,就在門檻的頂面。

  石門退在門框之后二十厘米,那么門檻的頂面,也就是二十厘米的寬度。

  門檻的頂面上,有一排凸起的小石球,石球一半露在門檻頂面之上,一半嵌在門檻里,應該是能動的。

  石球一共九顆,露出半球的頂部,還都刻了字,中間是個豫字,其他八個字分別是:冀、兗、青、徐、揚、荊、雍、梁。”

  吳奪聽到這里,心下暗喜,這個機關很簡單啊,此地已經確定秘藏是荊州鼎和兗州鼎,應該是動這兩個小石球即可。

  其他人的表情也都有放松的變化。

  吳大志笑了笑,“看起來,開門應該不難。不過我還是決定緩一緩,想等明天咱們行動組一起前往再開。而且,就算石門開啟不難,這石門之后的情況尚且未知,還是人多一些應對為好。”

  第二天一早,行動組的人就出發了。龐統留下坐鎮;李山隨隊,依然在他們下去之后在井口邊守候;而谷口自然也安排了人手值守。

  六人來到了中間通道盡頭的石室,來到了那道石門前。

  這道石門沖的方向,是正南。也就是說,石門之后的所在,是坐北朝南。

  石門之上,沒有任何紋飾,也沒有輔首吊環。同時根據門框門檻的設置,就應該是往里推的方式開門。

  門檻頂面上露出的一排半球,直徑大概是門檻寬度的一半,在十厘米左右。

  對于石球“動”的方式,吳大志和梅小梅之前已經研究了一番。

  此時六人聚在一起,又討論了一番,而且在討論中也小心進行了嘗試。

  “荊”和“兗”這兩顆石球,往下按是不對的,左右轉也不對。

  最終確定,應該是前后搓。

  南方陽鼎荊州鼎,北方陽鼎兗州鼎。刻有“荊”的石球,是往門前搓,也就是往南搓;刻有“兗”的石球,是往門后搓,也就是往北搓。

  最后還剩一個問題,是同時搓呢,還是分別搓?這個問題還有個分支問題,如果是分別搓,哪個先搓,哪個后搓?

  這個問題就沒法嘗試了,定了就得搓到底。

  眾人一致同意,同時搓。

  石門比較寬,門檻上的“荊”字石球和“兗”字石球的距離也不近,一個人沒法同時正常搓動,得兩個人。

  大家又一致了,推舉吳奪和寧霜兩個人來。

  吳奪和寧霜也不忸怩,吳奪搓“荊”字石球,寧霜搓“兗”字石球。

  結果,兩人同時搓動,搓了不多會兒,兩顆石球居然自己緩緩滾動起來!

  兩人不由都撤了手,兩顆石球非但沒有停下的跡象,反而越滾越快了。

  這有點兒像手搖發動機的感覺,人工助力之后,它自己就能運轉。

  不過,越滾越快只是相對開始很慢的滾動來說的,最后也沒快到什么地步。

  “嘣!”

  兩顆石球的滾動停住了。

  “喀啦啦!”

  兩顆石球的底部傳出了類似碎裂的聲音。

  “咔嗒!”

  兩顆石球同時掉了下去。

  接著石門之后又傳來了一陣“咯吱咯吱”的聲音,安靜片刻之后,一聲沉悶巨響:

  “轟!”

  眾人都感覺到地面震了一下子,仿佛門后有什么重物落地或者砸倒。

  這兩扇石門,好似也都往后晃動了一下。

飛翔鳥中文    鑒寶無雙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