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志安排完之后,大家便開始動手了,六個人的六個位置,三個在高地的中央和邊緣一些位置,三個完全在側坡。
這個活兒有點兒碰運氣的意思,或許白挖,或許能挖出什么有用的線索。
因為之前那處山洞和此地并無直接關聯,所以基本參考不上。
能引發關聯的,還是變異的黃荊樹,南龍谷中有入口,所以地氣影響了黃荊樹的變異。
不料,這一挖,還真挖出了情況。
因為每個人都挖到了樹根!
黃荊樹的樹根。
這不科學 這處高地上,并沒有長出黃荊樹,怎么下面有樹根?而且樹根還不是深埋于地下,而是出現在地下一米左右,有的還是橫著長的。
畢竟挖出了六個坑,每個坑都有樹根,所以不難判斷:這處高地下面,應該是盤根錯節,簡直就如同一個樹根編織的大筐子。
而后,大家順著側坡的一處樹根坑往黃荊樹的方向順延挖出一條溝,發現確實是來自周圍的黃荊樹。
同時,只是一部分根系延伸過來了,其他根系的還是扎根地下的。
高地周圍這一圈密密匝匝的黃荊樹林,根系扎下去之后,一部分居然是拐著彎兒又奔高地來了,在高地之下的土層中形成了這種狀態。
吳大志看了看大家,“現在大家的想法,想必都跟我一樣吧?”
大家都點了點頭。
黃荊樹根,如此生長,這高地之下,基本就能斷定是秘藏雙鼎之地的入口了。
正因為入口連通秘藏雙鼎之處,地氣由通道到入口,才會導致黃荊樹的一部分根系延伸過來。雖然這其中的規律一時很難厘清,但基本的因果關系應該就是這樣的。
高地之下,被周圍黃荊樹的根系“筐”住,自然長不出什么樹來,只能在表層土壤長草。
入口的希望有了,但是,想要打開入口,別的難度暫且不提,首先得把這一個黃荊樹根“大筐子”給處理掉。
雖然這處小高地的直徑也就是三十來米,但是除根工作,就憑他們六個,想干完那是要累哭的。
還是得交給龐統來安排。
南龍谷中地勢不平,而且林木茂密,想要開進作業車輛還有點兒麻煩。
不過好在這地方主要不是挖土,而是除根;挖去表層的土之后,如果有那么十幾二十個人,人手一把電鋸,估計干完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往回走的時候,吳奪暫時留在了后面,又問了問化肥,“肥哥,這下面全是樹根?”
這次化肥點了點頭。
看來,樹根確實是籠罩性的,沒啥口子。
“把樹根都給除掉,沒什么危險吧?”吳奪又問。
化肥搖頭,卻又看了看那些黃荊樹。這意思,應該是對人沒什么影響,但這些樹,怕是會出現問題,甚至死掉。
“那,現在你能確定,這就是秘藏雙鼎之地的入口了吧?”
化肥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而是歪著頭好像想了想。
“都到這一步了,還用想?”
化肥一聽,干脆直接走了。
吳奪跟上,將它抱起放進包里,“得,我也不問了。肥哥你越來越善于思考了。這么著,你思考著,我背你走。”
“嚏!”
行動組的人回去之后,先是各自都洗了個澡。
飯后開會。
龐統先是把整個過程詳細聽完,接著表態道,“南龍谷中間小高地的“除根工程”,你們不用管了,我會安排人處理;施工的時候,辛苦你們跟著監工就行。”
吳大志點點頭,“對外還是考古的名義?”
“嗯,正好另一條谷中不是有‘遺址’出現過嘛,對得上。”龐統想了想,“這些早就有準備,這樣,今天你們好好休息一下,明天一早就能開工。”
“那黃荊樹葉,對施工隊也別說能吸血了,就說有毒吧?”吳奪跟了一句。
“有毒可以,但說常見的黃荊樹有毒,也有點兒不妥”龐統的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幾下,“開工前我會強調一定要全力小心避開樹葉,咱們統一口徑,就說這不是黃荊樹,是野生的一種類似黃荊樹的樹種,這樣說葉片上的絨毛能分泌毒素。”
接著龐統又總結了一番此行的工作情況。
眼看他說得差不多了,吳奪順手就把筆記本收了起來,準備散會了。此時,龐統卻拿起了那個白玉圓筒。
“這事兒,就咱們八個人知道,這東西,我建議暫不上交。”
大家都沒想到,龐統會來這么一句。
好嘛,明睜大眼以權謀私啊!
龐統笑了笑,“暫不上交,不代表不上交。我的意思是,等到最后再上交。”
吳大志也笑了笑,“龐局的意思是,如果等到九鼎任務全部結束還沒用上,那就上交。”
龐統嘆了口氣,“我們的尋鼎行動,說沒危險那是扯淡,這幾顆丹藥到底有多大的神效,我也不知道,但是有備無患。萬一以后出現什么緊急情況,說不定真能救命呢?”
眾人一時默然。
龐統又道,“好了,就這么定了,我們也得機動靈活點兒嘛。”
第二天一早,二十余人的施工隊伍攜帶工具進入南龍谷,這次暫不安排作業車輛,李山隨隊。
行動組的人并沒有全去。權浩然得留下,因為兗州鼎和荊州鼎的屬性一水一火,龐統有些不放心,要和權浩然進一步交流下取鼎之后的保護方案。
兩位女組員吳大志也讓她們留下了,只帶著吳奪和葛亮和隊伍一起入谷。
順利到了小高地之后,第一步先是挖土,將樹根之上的土層全部清理掉。
清理掉土層之后,吳奪一看,這樹根的造型,還真有點兒像鳥巢。不過是壓扁了的鳥巢,因為整體高度也就兩米左右。
但這些樹根并不是只有一層,內部不是空的,而是盤根錯節,同時根隙中還有土。
所以接下來的活兒更累。
“這些樹根先不用全部除掉,從這里開始往對面延伸,開一條兩米寬的貫穿通道。”吳大志比著沖向子午峰的方向,選了一處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