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無雙 第479章 殘跡隱現,八方玄機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思路客]
/最快更新!無廣告!
這段矮墻,上次看衛星地圖時,沒有發現;現在卻有了,最大的可能是這幾天被風吹出來的。
這里已經是古羅布泊的湖區,起碼在戰國晚期應該是湖區,原本不太可能有什么建筑。不過,從漢代開始,羅布泊就逐漸干涸,湖區內出現“水陸并存”。這里也可能是漢代以后建造的。
同時,羅布泊是個咸水湖,湖水并不適合飲用;但附近流經的河流應該在羅布泊周圍形成了一些不同于羅布泊的小型淡水湖,還應該有綠洲這樣的存在。
不然樓蘭古國不可能只依靠羅布泊這樣的咸水湖來發展。
這些都是常規的推理,但他們來到這里,卻還有一個非常規的推理。
那就是,這里恰巧是劃定范圍的邊緣,湖區不太可能有什么建筑,島上卻可能有!
難道,這方圓十公里的范圍,真就在曾經藏鼎的小島上?
吳大志在矮墻的內側看得很仔細。
別人也沒閑著,吳奪和葛亮陪著吳大志查看了一番,其他人則在矮墻的外側查看了一番。
除了這矮墻在沙子下面應該還有一截,并沒有什么發現。
這也很正常,當時不可能在沙子上建墻,應該是建在相對有一定硬度的地面,只是后來沙化覆蓋了原先的地面。
吳奪還悄悄把手放到了矮墻上“聽”了一番。
他也聽到了聲音,但是這次卻不能直接“翻譯”!
本來他聽取聲音時,是一種類似旋律的東西,卻能直接從旋律中感知到內容;就如同聽到一首熟悉的歌,馬上就能想起歌詞。
但是這次,有“旋律”,卻感知不出內容!
吳奪暗自郁悶,難不成土墻經過風沙侵襲,“變質”了?
這也沒辦法,他這項“聽力”,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即便能感知到內容的東西,也是有多有少,“播放權”不在他手里。
而化肥下車后,一直很蛋腚地坐在一邊,沒什么表示。
“肥哥,過來看看!”吳奪招手。
化肥站了起來,卻走到了車邊,意思好像是沒什么意思。
“走吧!”吳大志抬抬手,“這里是劃定范圍的東南邊緣,咱們直線開過去,去西北邊緣看看。”
兩輛車繼續前行,直線開了大約十公里,到了劃定范圍的西北邊緣。
結果眾人大吃一驚。
這里也有露出地面的建筑殘跡!
不過這里不是墻,而是兩根石柱,還挺粗,直徑有個二十厘米左右。相距應該不到兩米。
露出地面的部分很矮,還不如之前見到的矮墻高。兩根石柱露出地面的高度也就一尺左右。
石柱的頂端雖然已經風化,但是也能看出有傷損的痕跡。
“這感覺像是個門口,結果門塌了,只留下了兩根門柱。”吳奪一邊說著,一邊又把手放到了石柱上。
還是要聽一聽。
結果和矮墻一樣。
“這里原先不會是個古城池吧?”梅小梅接了吳奪的話,“這里有門、那里有墻的。”
“不是。”吳大志搖搖頭,“古城池的城門,兩邊哪是柱子?再說了,這兩根柱子之間至多兩米,太窄了。”
這時候,化肥卻好像很高興的樣子,在兩根石柱間穿來穿去。
“東南,很平靜;西北,很高興······”吳大志看著化肥,“走,現在去正北邊緣!”
“吳爺爺······”葛亮開了口。
吳大志抬手打斷,“八個方位都得看,先看好的吧。”
接著,他們開車到了劃定范圍的正北邊緣,卻沒有見到什么建筑殘跡。這里視野開闊,周圍也沒看到什么建筑殘跡。
吳奪好像有點兒明白了,既然說八個方位都得看,那就是東、南、西、北加上西北、東北、西南、東南。剛才到過的東南和西北都有建筑殘跡,那么其他幾個“點”,也應該有。
但現在的“正北”,卻沒有建筑殘跡。
“爺爺,既然是殘跡,有些可能殘得徹底點兒,現在未必能看到了。再者,這是風沙吹出來的,八個地方未必那么均勻,說不定這里的沙層厚些。”吳奪說道。
“化肥?”吳大志看了看化肥,“找個你最喜歡的地方吧?”
化肥的情緒依然不錯,聽了吳大志的話,還真是邁開腿跑了起來。
化肥停在了一個略略凸起的沙丘前,轉起了圈兒,還是比較高興的樣子。
“男同志動手挖挖看。”吳大志指揮,“女同志觀察下周圍的情況,小心毒蟲一類的東西。”
吳奪、葛亮、權浩然都拿了工兵鏟,開始動手。
這個沙丘嚴格來說不算沙丘,也就是比周圍高了個半米左右,而且直徑范圍也不大,肯定不到十米。
所以想挖也快。
在沙丘的中心地帶下挖出一個大概一米半的坑之后,吳奪居然發現了一口井!
確切地說,是一處井臺。
井口的直徑也就一米左右,井臺是碎石砌成,已經風化了,散落也比較嚴重,但基本還是能看出是個井臺的。
只不過井里面自然沒有水,全是沙子。
“不用挖了。”吳大志站在吳奪旁邊,“這里原先應該就是一口井,不過后來干涸了,又逐漸被沙子填滿了。”
吳奪點點頭,“爺爺,看來您劃定的范圍是很準確的,就在這個范圍的八個方位邊緣,每處必有建筑!”
吳大志點點頭,“先看完吧!現在去東北方位。”
剛開始他們從東南出發,直線切西北,得走十公里左右;但是從西北到北再到東北,距離就短多了。
吳大志并沒有詳細解釋這些建筑殘跡和方位的關系,其他人也沒著急問;既然有了這個發現,那么現在當務之急是八個方位全部探完再說。
上車,走起。
吳奪心說,幸虧有露出來的,不然怎么也不可能想到這些個玩意兒。
同時,吳奪也想,現在看起來,這里極有可能就是當年的小島了。這些個建筑,島邊環建,目的可能不是為人所用,而是為鼎所用。
尋鼎的關鍵,興許須得破解這八方建筑中隱藏的玄機。
東北方位依然沒有看到什么建筑殘跡。
有勞肥哥。
化肥依然保持了高興的狀態。
吳奪想起老財主說的“先看好的”;第一處東南方位的建筑殘跡是“偶遇”,但是緊接后面三個“方位”,卻是老財主選的。
這說明,這些建筑殘跡肯定是有“好”有“壞”······不,還有中不溜丟的,東南方位就是中不溜丟,因為化肥也沒表現出負面情緒,只是比較蛋腚。
化肥最后“圈定”的范圍,略略下凹。當然,下凹也只是相對周圍而言。沙漠之中,凹凹凸凸本來就很正常,還有更凹的地方。
結果,這次幾個人一起動手,挖了三四米深,累得吳奪氣喘吁吁,還是沒挖到什么東西。
挖沙子和挖土不一樣,沙子有一定的流動性,想深挖確實比較累。
“肥哥,這地方對么?”吳奪拄著工兵鏟看著化肥。
化肥仰頭,“歐——”
“歐你個頭啊,我不想挖了。”吳奪瞪了它一眼。
“方位和建筑配套,應該是存在的,不過化肥的感覺也未必就那么準。”梅小梅笑著開了口。
梅小梅對于化肥的神異還是首次見識,而且吳奪他們不可能對她詳細解釋,只說這狗子特別靈,甚至能聽懂人話、能察覺到很多隱藏的異常情況。
梅小梅并不是很相信,但是她對于“帶狗上陣”也很贊成,因為動物也有動物的優勢。
剛才化肥選中“井區”她吃了一驚,但現在化肥貌似又選錯了,她便又覺得剛才可能有偶然和碰巧的因素。
吳大志抬了抬手,“先不用挖了,我再想想。
墻,門,井······
“要不咱們先休息一下,喝點兒水吃點兒東西?”吳奪提議。
“也好,現在臨近中午,天越來越熱了。”吳大志點頭。
眾人便在車邊鋪了塊塑料布,圍坐著小憩。
吳大志和葛亮挨著坐,他倆一點兒都沒有憩的感覺,喝了幾口水之后,都進入了思索狀態。
其他人也不好聊天影響他倆,只是默默喝水和休息。
“我知道了!”吳大志忽而抬頭,“這里不是建筑,已經沒了!”
葛亮旋即接口,“樹?”
吳大志點點頭,“對。以樹為主,以土為輔,旁邊應該有土圍。但是這里已經沙漠化這么多年,樹早就沒了,土圍又不是土墻,土圍只是簡單培成,肯定也留不下殘跡。”
葛亮點點頭,“老爺子,那下一處,去正南?”
“嗯,等大家休息好了吧。”
“吳老先生,我們不累,抓緊時間吧,等都探完了,還想聽您答疑解惑呢!”梅小梅直接站了起來。
“都這么想?”吳大志笑著看了看大家。
大家點頭。
“其實也可以隨時解釋一下這片范圍的八方玄機,不過我也沒有完全想好,所以還是全都探查完了再討論的好。”
“您老不用解釋,現在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聽您的。”梅小梅哈哈一笑。
“你這孩子,用的什么詞兒啊!”
于是繼續駕車奔向正南方位。
這里也沒有露出什么建筑殘跡。
還是得有勞肥哥。
化肥到了這里,又出現了之前在東南方位的蛋腚狀態。
不過那里有露出來的矮墻,這里啥都沒有,吳奪和吳大志必須“要求”化肥“圈地”。
化肥也沒有不聽,依然很蛋腚地圈出了一小塊。
這次簡單多了。
挖了也就半米多,便露出了石塊壘砌的建筑殘跡。
清理了一番之后,吳奪發現,這應該是一個灶臺。
這個灶臺是梯形體,并不高,也就一米左右;不過比較寬,上邊徑得有一米半,下邊徑少說兩米。
灶臺上方是圓形的“大洞”,這個“大洞”的位置,本來應該是放類似“鍋”的一類烹煮器的,但是現在沒“鍋”。
灶臺一面的下部,有方形的“門洞”,這是放柴火到鍋底的入口。另一面的上部,還有個“圓洞”,當是排煙的。
這個灶臺殘破風化得比較厲害,也就能基本看出來是灶臺的結構。
“好了,這里就這樣了,去下一處吧。”吳大志想了想,“剩下三個,先后由近及遠吧。”
他們現在位于正南,還剩下西南、正西、正東三處方位尚未探查。
先后由近及遠,那就是先去西南,再去正西,最后是正東。這幾處若看完,他們對這個范圍也能算初步探查了一遍了。
開車到了劃定范圍的西南邊緣,這次化肥直接不肯下車了。
吳奪心說,三處好地方,兩處中不溜丟的地方,剩下的三處,怕都是壞地方了。
若是用吳大志他們的業內行話,應該是吉、中平、兇。
化肥在吉地比較高興,在中平之地比較蛋腚,現在到了其中一處兇地,則表現出了很不好的“情緒”。
不過,這處地方,倒是沒用上化肥。
因為有建筑殘跡露出來了,雖然露得不多,只是有一處沙子比較薄,能發現下面有石質的東西。
吳奪習慣性地拿起了工兵鏟。
“你別動,我來。”吳大志也拿起了工兵鏟。
“爺爺,您指揮不一樣嘛!”
“不一樣。”吳大志看了看大家,“都別動,我自己來。”
葛亮上前,“吳爺爺,我不動,但我在您身邊陪一陪。”
“這都多少年了,八個方位的設置都出現了殘損,不會有什么大危險的。而且我也不會全挖。”
“我也想研究研究。”葛亮實話實說。
吳大志略略一頓,“也罷,隨你吧。”
吳大志并沒有下挖,而是順著露出石質的一尺左右的區域,輕輕向周圍滑動工兵鏟的鏟尖,先把表面清理出來,以確定下方石材結構的大小。
吳大志清理了表層和四下的沙子之后,最終露出了一塊長約兩米,寬約一米的石板。
石板的下方的四個豎面,還是石材;不過并沒有和石板連為一體,石板是扣在下方的石材上的。
石板的表面沒有任何紋飾,不過石板不是純平的,而是微微有一個弧度。
“這是一口石棺!”吳大志一邊說,一邊開始“返工”,用沙子重新將石棺掩埋起來。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